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关于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的思考

2018-04-03 05:57刘明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照相机气压物理

刘明华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215628)

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并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目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到场地、环境、时间、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开展探究性学习往往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甚至有的教学变成了为了探究而探究.另一方面,学生开始学习物理时缺乏探索的能力,导致教学进度缓慢,教学效果不佳.然后,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探索资源进行探索,更好地进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体验探究并感受探究的乐趣.

一、关注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参与探究

1.在物理教学中给学生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

合理的物理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可视化,在物理教育中我们必须把生活带入课堂,特别是向学生介绍课堂的研究和学习,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就是物理.以下是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创建情境指导.学生参与研究的情况.

案例1:《生活中的透镜》探究活动过程

《透镜》一课,探究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成像特征,难点是投影仪、照相机成像特征的探究.为了能让学生们直观了解投影仪结构和成像特征,我几经周折找来一台老式的投影仪让学生“玩”.为了突破照相机的难点,我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但是,如果让学生们在课上一步一步地制作照相机模型的话,那么,45分钟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这也是我本节课最担心的问题.做还是不做?我犹豫不决.做,本节目标很可能完不成,不做,本课又没有亮点,正在我琢磨不定的时候,我偶然发现实验员老师存放在实验室里的纸卷筒,这不正好是照相机模型的镜筒吗?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当即决定“做”,而且一定能完成.

果然,在课堂实践中进展很顺利,学生们很兴奋,由于难点的突破,教学进展非常顺畅.根据课上生成的情况,我又进行了课前预设的评估活动,在评估过程中,大家争先恐后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把课堂气氛再一次推向了高潮!

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在参与,甚至达到了想不做都不行的效果,本节课之所以能够成功,还要归功于提供机会,能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另一方面,通过这次活动,我也发现了学生的潜力,他们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优秀.

2.在物理教学中巧用实验导出问题,引发学生动手探究

物理知识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其本身就很有魅力.物理教师要把物理学知识还原到生活里去,恢复物理知识有用、有趣的本来面貌.下面我列举一典型案例与大家分享.

案例2:公开课上的探究导入

背景:这是教师优秀课大赛,学生和许多专家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上课.

上课的铃声响了几秒钟以后,老师才急急忙忙地拿着电路示教板来上课,或许是因为走得太匆忙,老师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示教板在讲桌上磕碰了一下.学生想.这么重的磕碰不会出什么问题吧?!这可是有很多专家听课的公开课呀.大家都为这位老师捏一把汗.看来老师也在担心这个问题,把示教板挂在黑板上.闭合电键后,小灯泡真的没有发光.哪里出问题了呢?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给老师出主意.老师在学生的帮助下,开始诊断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电压表、电流表、导线都用上了,最后终于用所学的知识把问题解决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电路故障的特征、如何诊断和排除.下课的铃声响起,大家恍然大悟,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电路故障诊断.

老师磕碰示教板原来就是这节课的课堂导入.示教板磕碰了一下,很有可能出现故障,需要进行调试和诊断.小灯泡不发光当然要排除故障.全过程不到一分钟就进入主要授课内容,导入特别自然,甚至让人感觉不到老师有课堂导入这个环节.设计如此巧妙、清新自然,并不多见,大家认为,课堂导入是这节课很突出的一个亮点.

对学生而言,帮助老师在听课老师面前不出丑,赶紧排除故障本身也是一件有趣、有用的事.这种设计恰恰是通过利用师生的相互配合,调动了全班学生的智慧和积极参与.

二、将科学探究的结果应用于生活

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成果是学生智慧的结晶,最终以报告、模型、论文、演讲等形式呈现.如果将科学探究活动结果推广到应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其意义就更加深远.

案例3:高山上煮鸡蛋为什么煮不熟?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探究,我给他们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记录了高原上的主妇们生火做饭的场景,主妇们在煮饭的过程中都会在锅盖的边缘塞上一圈湿毛巾.聪明的小宇马上说出了加毛巾是不让锅内的水蒸气跑出来,从而增大了锅内的气压,于是,很多同学马上就提出问题:水的沸点到底与气压有什么关系呢?马上就有同学猜想气压小,水的沸点全降低,还有的同学说不一定.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准备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通过实验,他们观察到了如下现象:(1)在沸腾状态下,当向注射器内打气时,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水停止沸腾,温度计的示数升高.(2)在沸腾状态下,擞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当向注射器外抽气时,试管内的气压降低,试管内的水又开始沸腾.

根据实验现象,大家很快分析得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于是,困惑的大伟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在高山上煮不熟鸡蛋的道理.

三、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利用

在教学中,我还经常借助家长力量,帮助学生做好探究活动.例如,在讲噪声的来源和控制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兴趣小组到附近的摩托车修理部,请师傅(学生家长)给演示、讲解了装上消声器和拆下消声器的不同效果及其原理.有时,也会请师傅到学校为学生们讲解,学生们对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这些实践活动对同学们探索噪音污染的来源及减弱噪音的方法等内容的学习很有帮助.

在杠杆、滑轮教学中,我还利用工具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对结果的感性认识.

总之,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其目的不是要改变外部世界的目标,而是要用科学的调查活动来理解形成人类科学结论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动手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照相机气压物理
只因是物理
看不见的气压
处处留心皆物理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走进照相机
How photography was developed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自制照相机
我不是教物理的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