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成长的策略研究

2018-04-03 02:07陈少丽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习型研讨课题

陈少丽

(漳浦县实验幼儿园,福建 漳州 363200)

一、以“魂”立学,以“爱”诱学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儿教育这种创造性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角色承担能力与专业素养,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1]幼儿园教师通过学习《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明确新形势下幼儿教师的职责;学校通过派遣教师到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福州、厦门等优质园参观、学习,使教师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知识的超速更新发展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幼儿园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特别是在工作中,应学会与同事友好相处,修炼游刃有余、胸有成竹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提高人生幸福指数。中国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专家田文兴倡导学习型人生,并将学习型人生分为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创新思维、学习改善心智模式、学习自我超越五个层次。[3]笔者所在幼儿园组织了学习该理论的专题研讨会,倡导“书香气是女人最美的饰品”,从关爱教师人生幸福的角度,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身边的人学,向名师和成功人士学。学习专业知识和生活知识,使教师变得越来越豁达开朗,越来越积极向上。通过教代会建立幼儿园文化内涵,打造团队精神,唱响“快乐与发展”主旋律,构建“开放与互动、合作与分享、关爱与支持”的人际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之间经常分享学习内容与学习感悟,促进共同成长。

二、以“疑”引学,以“难”激学

幼儿园倡导教师尝试反思性教学,树立教学即研究的理念,把每个教学活动都当成研究的部分。让教师收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敢于对他人的经验或论点质疑,然后针对疑点,通过多种学习渠道进行解答,激发自主学习的愿望。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李老师,在“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研究”课题研究中,主动找园长研讨请教如何写好案例的问题,园长送她参加市普教室组织的培训学习,最后其案例研究《小班数学活动图形分类》获得市评选一等奖。又如在省级“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创造性游戏,构建园本课程”课题研究中,教师们对“茶艺表演”是角色游戏还是表演游戏争论不休,查阅资料后仍有疑惑。于是,幼儿园邀请福建师范大学林菁教授到幼儿园为教师研讨指导,并开展专题讲座,使教师明确茶艺表演是角色游戏及其原因。教师的质疑、专家的引领,提高了教师学习的效益,提升了学习的收获感。

在教学、教研、课题研究中设置难点或增加难度,激发教师通过主动学习来解难,并享受解难后的快乐,从而更热爱学习。例如,在整理课题“挖掘地方资源,开展创游,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成果时,幼儿园要求教师把开展游戏的主题、活动准备、使用材料、主要指导过程等用图文整理出来,要有新意、创造性,操作性强,简便易学。教师们在讨论设计的过程中,主动向网络、向有经验的先进园所学习,并主动学习了有关创游活动的理论知识和组织策略、游戏中玩具材料的科学要求、电脑图文制作等相关知识技能,汇编出一本图文并茂、富有创意的课题成果集《活动篇》,得到课题验收组专家的高度评价。

三、以“思”推学,以“论”促学

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养成“反思”的好习惯,不断学习吸取他人的好经验、好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内化。让教师围绕教学就如何推进主题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完成预设目标,留给幼儿生成的创新空间等问题,分析实况,不断学习与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反思—学习—推进—再反思,不断促进专业成长,不断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美国研究学习型组织大师圣吉博士认为:“合作学习具有令人吃惊的潜能,集体可以做到比个人更有洞察力,更加聪明。”合作学习是构建新型学习集体的重要策略之一。注重建立学习共同体,以合作学习中的讨论、争论来促进教师的学习。以教师、幼儿园各阶段在教学和管理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切入点,在班组教研、年段教研、幼儿园教研、园本培训、学术组活动中确立中心议题,进行讨论、辩论、争论,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共同成长。例如,在确立小班举行的“一课多研”观摩研讨前,组织“‘一课多研’的利与弊”参与式培训,把教师按年段分为四组,通过头脑风暴,使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评价他人的观点。教师对“一课多研”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对相关论文、文章、经验更感兴趣,使观摩研讨超出预期效果。通过学习共同体,教师不仅因为同事的相互支持、配合与合作,强化对幼儿的教育效果与效能,而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以“研”深学,以“演”享学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围绕中心议题交流见解,提出困惑与问题,当场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下一次教研解决,经过再学习、再准备后再研讨。为激发教师自主学习、不断自我提高的愿望,在研究课题时,学习并收集了大量相关的理论与资料,然后制订方案,进行研究。例如省级课题“探索教师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体教师都参与了教师评价指标内容、方法的确立、实验与修改,在专家的引领下,最后构建了以教师自评为主、幼儿园与家长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研究成果获得福建省幼教年会二等奖。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因此,幼儿园尝试以“演”享学的策略。在日常工作中分阶段、分范围,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提供实现自我的平台。例如,提供市、县级观摩开放日,通过集中教学、区域活动观摩、研究会经验交流,展示教师参与的“幼儿园教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课题研究成果。专家、幼教同仁的赞许,鼓励与激发了教师更加热爱学习与研究的愿望。再如,每学期期末,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享交流活动,让每个教师在不同范围内将本学期感触最深、最值得交流的经验进行分享,感受实现自己价值的喜悦。幼儿园每年都把教师们探索学习中的反思、教学随笔、读书感想、合作学习中的实况札记、经验交流以及创新学习中的活动小记、工作中的感人事迹等选编成册,增强教师的成就感,使他们的学习更具有自主性、有效性、持续性。

[1]冯晓霞.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A]//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77.

[2]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A]//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2-14.

[3]田文兴,田薪熠.学习型人生[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2-4.

猜你喜欢
学习型研讨课题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