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群体特点 提升中年教师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能力

2018-04-03 02:07陈诗琦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电子白板名师教研

陈诗琦

(福鼎市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鼎 355200)

福鼎市于2015年始,在全市中小学的每间教室都配置了电子白板(鸿合),2017年,又在所有学校中逐步配置了希沃5电子白板。然而,由于受白板软硬通用性,以及教师自身年龄、学历、职称、任教学科和所在学校城乡差别等诸多因素影响,教师群体,尤其是中年教师的白板接纳程度和实际使用方面并不理想。通过开展福鼎市中小学电子白板的使用状况巡查和座谈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中年教师缺乏一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信息素养相对较弱,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不太熟悉,而且电子白板更新较快,致使中年教师在接受、使用电子白板上显得滞后;中年教师大多家庭、工作负担较重,而电子白板配套资源不太完善,不能满足他们日常的教学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年教师应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积极性;中年教师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定式影响,缺乏一定交互式的教学设计思想与技能,甚至有的教师就将它作为投影机使用,不能较好地发挥电子白板交互功能。

一、立足教师群体特点,构建适切培训课程

首先要开展有关电子白板应用的培训,从思想意识、应用技能、学科融合等方面进行培训,消除中年教师的畏难情绪,引导他们认识到电子白板的优点,激发应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兴趣,提升应用电子白板的能力,增强应用电子白板的自我效能感。

钟启泉教授认为:在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课程的选择与构建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离开了课程,教师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中年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技能较为娴熟,多数是学校骨干力量或曾经是骨干力量。但他们习惯于原有的思维和教学方式,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不强。他们多用PPT进行辅助教学,没有意识到:传统信息量过大的 PPT教学多半采用单一展播式,有些甚至是印刷教材的电子翻版,课堂师生交流少, 缺少深度思维推演训练。即便PPT课件制作精美,但是教学内容结构高度固化,缺少互动,缺乏课堂教学网络支持,在授课过程中不易随时调整,亦无法提供便捷易用的学习讨论区和随需随享的师生交流平台。因此,要加强对中年教师使用电子白板的培训。

培训课程应注意以下几种特性: 1.简易性。 由于受年龄、习惯的限制,中年教师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相对较慢,信息意识与信息素养相对较弱,因此,应将比较容易掌握的、便于操练的项目作为培训课程的主要内容。 例如对如何利用拖曳、放大、批注、遮罩、蒙层等功能重点强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何利用板中板、电子书包,收集、存贮教学资源;如何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记录和保存课堂生成的资源,为课后反思提供宝贵素材……强调课程的简易性,可以消除畏难情绪,增强对电子白板的接受度。2.侧重性。交互性白板最大的特点是实现教与学的交互,这恰恰是许多中年教师的短板。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将如何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交互的思想意识与设计方法作为培训的侧重点。如教会教师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提升学习效率;如何融合“网络浏览器”“班级优化大师”“反馈器”“授课宝”等白板技术手段,构建起设备与课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对象之间多方位的教学网络…… 通过培训不仅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3.操作性。交互电子白板具有特定的操作方法,教师只有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成为一个自信的使用者后,才能在课堂中应用自如。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运用“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使学习内容两周以后留下75%,而运用“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的方式,则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2]因此,在对中年教师实施电子白板使用培训时应以实践操作为主,以讲教为辅,引导中年教师将经验带到培训中来,发挥动作练习在学习过程中的力量, 并通过在实操中遇到的问题启发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用“体验先行”促进反思性的回顾和整理,以实现最佳的培训效果。

二、构建学研共同体,促进应用能力提升

中年教师大多具备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数已形成一定的教学习惯或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通过培训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能够接受并认同新理念、新技术,已是件不易的事; 而要他们将培训内容整合于自身已有的教学经验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改变原有的教学行为,更是不易。因此,要建构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学研共同体,通过相互引导、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让中年教师在真实的场景中边学习、边实践,逐步将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转变为一种习惯,逐渐提高使用能力。

1. 名师引领,对比触动

中年教师中有一个比较卓越的群体——名师。他们有自己独具风格的教学经验和不寻常的学习经历,总是能走在教育教学的前沿,对新思想、新方法较一般教师来说能更快地接受与应用。专业上,他们有着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信念体系和思维方式。教学上,他们对教材的理解深刻而精辟,他们的课堂教学生动而有趣。他们用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智慧,科学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使用教学工具,能够在课堂上通过与学生充分互动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情绪共享理论认为,在共情状态下,主体能够产生与客体同样的情感体验,与此相关的脑区同样被激活。[3]因此,在引领中年教师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中,应当充分挖掘名师这一区域、学校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发挥名师的模范、辐射作用,以榜样的力量触动中年教师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情绪,带动、促进中年教师应用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

首先,要强化名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创设情境,提供条件,让中年教师与名师零距离接触,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名师无私奉献、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与实际行动,以此来感动中年教师,激发中年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上进心,形成“他行,我也能行”的观念。其次,通过名师专题讲座、名师课堂教学示范、名师课堂教学点评、名师参与课堂教学“磨课”等形式, 指导中年教师准确把握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困惑与不足,学习应用电子白板等先进的教学技术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通过对话式研讨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中年教师在实践的研究活动中,通过参与、动手、体验等各种学习方式,有效地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技能与水平。

2. 师徒结对,共同进步

在互联网+时代下,若是中年教师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开阔,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掌握不够熟练,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显得捉襟见肘。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道,不在于年龄的大小、地位的高低,而在于懂得道理的先后。由于中年教师有较成熟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完备的学科知识,所以新教师入职执教之初,学校一般会为其安排一位资深中年教师担任其教学生涯导师。然而,中年教师在学习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往往不如青年教师,而青年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则相对比较快,大多能熟练使用最新的教育技术手段,能制作精美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进行教学。在这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做中年教师的导师。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中,中年教师要与徒弟共同制定专业成长目标,虚心向徒弟学习电子白板的操作方法,在熟悉并熟练操作电子白板各项功能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基于白板的教学活动设计,经常性开展基于电子白板的教学活动实践,不断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3. 建立教研网络,共研共享共长

要发挥区域教研联盟中的龙头作用,建立“信息技术教研与学科教研员”“教研员与基层学校骨干教师”“各校骨干教师与信息技术能力较弱的中年教师”三级教研共同体。定期开展以中年教师为主体的、以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为主题的教研联动活动,如研究如何设计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互动流程,研究如何借助媒体资源和技术方法进行师生双边活动,研究如何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需求,研究如何收集学习资源训练学生知识内化能力……通过区域教研引导、强化中年教师应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在开展教研活动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集体备课,共享课件。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课堂,大多以文字、图片、音频、影像等多种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建构起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知识联系,通过交互的方式让师生、生生互动协同,建构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程。 因此,要准备的教学素材较多,课件设计较为复杂。如果采用分散、单独的传统备课模式,教师往往会觉得工作量大、重复且封闭,大大制约着中年教师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因此,教研员要定期开展集备活动,科学组织,分工合作,明确任务。首先确定每一位共同体成员的备课侧重点,要求根据学科特点,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建立积件库,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然后,开展集体备课,最好将同一个主题内容交由两个共同体集备。要求每个共同体先各自形成统一的教学设计,根据确定的教学流程,选择多媒体辅助材料,编制出最佳课件。接着,担任同一备课任务的两个共同体相互交换集备成果,再次集备,相互借鉴,集众人之长,补个人之短,形成最终成果,上传指定资源库,区域共享。这样集体备课反复打磨出来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不仅能减轻备课工作量,也能帮助中年教师在集备中学习、提升电子白板的应用能力,还能发挥中年教师的教学专长,增强成就感,促进了中年教师与其他教师共同进步。

(2)科学观察,以学定教。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的重要场所。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强调的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之间互动和谐,课堂上生机盎然,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教研活动中既要观察教师如何应用白板资源库中的教学素材创设学习情境,如何利用交互手段策划、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如何利用白板技术引领、调控进行深度学习等情况;更要关注交互状态下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是否顺畅、有效,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积极、主动,学生是否获得一定的学习策略,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培养等情况。课后点评中,要重点点评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是否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课堂效果是否“高效”。站在学生立场上进行课堂观察,可以解决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作课”即“作秀”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落在学生身上,促进“以学定教”思想的实现。

[1]王艳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课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朱海蓓.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J].中学教学参考,2014(21).

[3]陈四光.儒家“万物一体”思想探析:来自共情心理研究的启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猜你喜欢
电子白板名师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巧用电子白板 激活英语课堂
电子白板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