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院校学科布局与大学竞争力关系探究
——基于“E9”的实证分析

2018-04-04 01:02孔宇航武超红
山东高等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理工工科布局

孔宇航,武超红

(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4)

一、引言

学科是是承载大学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发展与社会服务)的平台,直接决定了的大学竞争力,影响着大学的生存和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学科在大学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学科建设问题成为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当前,我国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计划,高等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一流学科的建设,而学科布局作为学科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不论是现代大学还是中世纪大学中的学科,都是以结构形式存在着,结构是学科之间本质关系的一种反映。大学中的这种学科组成及其相互关联方式,我们称之为学科结构。这种关联因学科的门类分布、发展水平、力量配置、交叉渗透程度等方面的具体条件不同而显示出差异。学科是大学细胞,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元,因此,大学学科结构是大学的基本架构,是大学一切结构的基础与依据。研究大学学科结构是我们研究大学学科问题的首要环节。[1]

大学竞争力一方面表现为大学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的历史传承、办学特色、师资队伍素质、管理水平、学校信誉等方面的竞争优势。笔者认为,大学竞争力不管从什么角度进行解读,其根本来源还是在于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基本职能的履行,所以判别一个大学的竞争力必须从这四个基本维度出发,基于此,可以将大学竞争力定义为,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实证研究,同时采用比较研究,以期探讨当前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学科布局现状及其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9.0和Excel;选取的样本是包括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内的9所工业信息化部和教育部直属的985工程大学(简称“卓越大学联盟”);主要的指标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学科门类(依据是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年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选取的竞争力衡量指标是武书连大学竞争力排名和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版)大学竞争力排名,并对二者进行加权平均。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数据的来源主要是各个院校的官网,因为学科自身的动态性,再加上各个院校信息公开和更新的差异性,部分数据与实际会有一定的出入,特此说明。

二、卓越大学联盟学科布局实证分析

(一)“E9”高校学科布局现状

“E9”联盟(Excellence 9)院校是我国9所高水平的理工院校,基于其历史因素,这些院校普遍具有浓厚的“理工色彩”。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这些院校多为布局单一的“工科类”院校,如北京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大连工学院、华南工学院等,后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一些院校开始转型,由计划经济时代特色鲜明的“工学院”逐步转化为具有理工特色的“多科性”大学,还有一些院校经过并校,向着综合性院校发展。[2]

表1 “卓越大学联盟”学科分布

经过对这些大学的统计分析,卓越大学联盟院校的学科布局呈现出以下特点:

1.理工特色明显,竞争优势趋同

从表1可以看出,“E9”院校一级学科博士点均在30以下,覆盖门类最多为7,最少为3,与其它综合性院校相比差距明显。从具体门类上看,理学、工学占比最多,二者相加平均达到了80%以上,这突出地反映了理工特色的优势。在门类的分布上,大部分院校集中于理学、工学、管理学、哲学、法学、经济学,说明这些院校对依托理工背景的其它学科较为重视,发展也相对容易,因此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也说明,相同的学科优势使得理工院校在学科竞争力方面有趋同的现象。

2.工科布局为主,理科布局不足

虽然“E9”被人们习惯性称为理工院校,但是理科和工科的布局差异很大,并非理工并重,而是呈现出“工科独大”的局面,这是我国“E9”高校学科布局的又一特点。工科属于实用性或应用性学科,理科则偏向于基础研究。工科的发展离不开理科的支持,换言之,雄厚的理科实力是工科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支撑,否则,工科发展将会受限,缺乏后劲。反之,一味重视工科也不利于我国基础科学实力的提高,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3.布局理念不同,差异发展初显

虽然“E9”各院校都有着突出的“理工特色”,同时依托理工优势发展其它学科,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各院校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趋势。在这9所院校中,天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坚守理工传统,学科只覆盖了3个门类,为特色鲜明的理工科院校;第二类则以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依托理工优势,向多科性大学发展,可定位为具有理工特色多科性大学;第三类则以东南大学和同济大学为代表,布局较为分散,门类较为齐全,向着具有理工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发展。这三类发展趋向反映了院校对于自身定位的不同理解。

(二)“E9”高校竞争力现状分析

对于高校竞争力的认识,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见解。但笔者认为,参照大学排名对高校竞争力进行评价既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也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因此,本文从大学排名的视角出发,对“E9”高校竞争力进行分析。总体来看,“E9”高校在我国大学的整体竞争中居于中游位置,究其原因,学科布局上的“先天劣势”使得其在和同档次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行比较时,处于不利地位。而在联盟内部,根据竞争力的不同,也可以划分出三个集团。

1.第一集团: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C9”联盟的成员,本身就具有雄厚的实力。而建国之后,该校一直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大学,在整体实力、师资水平、研究底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尽管如此,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排名呈现出落后趋势,在与其它综合类重点院校比较时,学科布局的劣势显露无疑。而东南大学前身为四大工学院,在院校合并的浪潮中,顺势而为,充分扩充了学科规模,丰富了学科结构,近年来上升势头明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

2.第二集团: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这几个院校排名较为接近,一般都在20-30区间,且较为稳定。这些院校除同济大学以外,基本没有进行合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学科布局较为保守,主要依托理工优势,有选择性地发展相关学科,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普遍薄弱,对院校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些院校暂时位居中游,但其地位并不稳固。近年来一些非“985”的“211”高水平院校进步很快,较为典型的如苏州大学、郑州大学,这些院校借助学科较为齐全的优势,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未来势必会给第二集团的大学造成不小的冲击。

3.第三集团: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这两所院校近些年基本都在30名开外,在“E9”中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重庆大学虽然布局较全,但一流学科较为缺乏,呈现出“全而不强”的特点。而西北工业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最少,只有21个,虽然其在航空航天等专业实力强劲,但学科整体数量偏少,无法形成整体优势,因此,在竞争力的比较中也较为不利。

表2 “E9”院校竞争力排名

续表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同等类型的理工院校中,一定数量的学科和一定质量的学科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学科数量过少,意味着学科整体实力的欠缺,不利于顶尖学科的“生长”,在资源、发展潜力等方面受限严重,无法形成整体优势,难以发挥集群效应,不利于学科与高校的长远发展;而一味忽视质量,只重数量,追求大而全,不重视一流学科、领军学科的建设,也会限制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得高校难以成为一流。[3]

(三)“E9”高校学科布局与竞争力相关分析

为探讨学科布局与大学竞争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选取学科总数、学科覆盖门类两个指标,与大学竞争力进行相关分析,采用的软件为SPSS19.0。从结果来看,学科总数与大学竞争力之间的相关系为0.654,意味着在“E9”院校中,学科总数与大学竞争力存在比较显著的相关关系,换言之,在同类型的院校中,学科越多,竞争力就越强;而覆盖门类与大学竞争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39,相关关系越弱,意味着在“E9”院校中,并不是门类越齐全,竞争力越强。究其原因,主要是理工科院校竞争优势的趋同化,使得优势学科和强势学科的作用更加突出,再加上一些学校虽然学科门类齐全,大而不强,所以对于竞争力的提升并不明显。由此可见,在类型相同的理工院校中,应该在保持一定的学科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学科的质量,建设王牌学科、一流学科,优化存量,而不要一味扩大增量。

三、美国一流理工院校学科布局特点

美国的一流理工大学在学科布局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一部分院校坚持“小而美”的布局思路,紧紧围绕理工特色,建设顶尖学科,而在其它学科,则选择性发展与理工紧密相关的专业,形成特色,这类型的大学以加州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为代表;而另一部分院校,并没有完全固守理工院校的传统,而是推陈出新,积极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例如社会科学、医学等,从而成为理工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典型案例如麻省理工大学,其不仅在理学、工程教育等方面闻名于世,其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社会科学也处于顶尖水平。[4]

比较来看,美国顶尖理工院校的学科布局具有以下特点:

(一)理科的重视程度高于工科

不同于国内理工院校“重工轻理”的取向,美国顶尖理工院校更加重视理科的发展。从表3可以看出,基本所有的研究型大学理科的数量都高于工科,即使是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也是如此。这表明美国大学更重视基础研究能力,在理工院校中,理科对于工科的支持作用也更加明显。[5]

表3 美国顶尖大学学科布局情况

续表

(二)具有相当数量的顶尖学科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理工院校在学科数量、学科整体规模方面处于明显劣势,但我们发现美国一些理工院校长期处于顶尖水平,在与综合性院校的竞争中不落下风。究其原因,主要是它们保持了相当数量的顶尖学科。虽然学科数量不多,但是质量很高,因此学校声誉良好,获得社会认可。

(三)普遍重视人文与社会科学

学科不仅仅是知识的集合,也是文化的承载体。美国大学普遍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在学科布局方面,对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即使是理工院校,也会选择性地发展一些人文与社会科学,这样可以形成文理交融、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也有利于学生的培养。而这恰恰是我国理工院校普遍缺乏的举措。

(四)大力发展边缘与交叉学科

理工和工科是一个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天文、数学六大类知识的广阔领域,各种知识运用与组合会产生许多边缘与交叉学科。理工事实上是自然、科学、和科技的融合,因此学科布局要遵从规律,保持适度的弹性与灵活性,从而为学科的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

表4 美国顶尖大学排名及优势学科

续表

四、研究结论

1.“E9”联盟高校在学科布局上主要应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主,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学科布局应当因校而异,重点突出。大学的竞争力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实力,在学科布局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能突出重点,有自己的王牌学科,同时,还要有选择性地发展其它学科,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高质量的学科结构。[6]

2.纵观国外一流理工大学的学科布局,普遍重视基础性学科的建设,具备雄厚的基础性研究实力,而基础性学科的强大又为应用型学科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抛开学科建设和布局的“功利心”和“短视性”,重视基础性研究,提高基础性学科的实力,是我国“E9”高校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李煜. 中国C9高校学科布局及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3.

[3]张振刚,李林. 研究型大学学科布局的对称性及其构建研究[J]. 科研管理,2003,(5).

[4]王小力,彭正霞.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布局与选择——基于2015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4).

[5]曾开富. 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学科布局的比较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S1).

[6]钱颖一. 谈大学学科布局[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6).

猜你喜欢
理工工科布局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征稿简则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征稿细则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
VR布局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