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2018-04-04 09:28丁霞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实践兴趣

丁霞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各小学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而民族音乐是一门对小学生美育、德育、智育以及在许多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均起到积极作用的课程,本文简述了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兴趣;赏析能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197-01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古老传统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的音乐体系中民族音乐占据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小学生作为我国的民族根基,以下针对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做简要的阐述。

一、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的地位

(一)民族音乐的内涵发展也不断推动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的转变。音乐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扩大,古早时期,音乐的指向明确而又狭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文明的发展,音乐的内涵越来越大,如今,音乐是一种抽象的具有精神指向性,却难以明确的概念。在我国,民族音乐的教育也是随着音乐概念的不对研究而不断转变,并且在一次次转变中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从一开始为响应国家政策为和谐我国各民族人民发展而把民族音乐加入到小学音乐教育中,到后来小学音乐教师为激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而对民族音乐的语言展开研究,最后发展至今,小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时候会对民族语言有一定的了解,进而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以及民族精神。

(二)民族音乐带来的认同感使其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在我国,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对于祖国都有着深厚的热爱,这种热爱被融入到民族音乐中,学习民族音乐的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这种感情,使他们获得一种祖国伟大的自豪感和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认同感,故此,民族音乐不仅是一种音乐的传授和教学,更是一种对内心深处的震荡对精神领域的丰富。

(三)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全面塑造学生品行、提升学生内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民族音乐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乐器演奏、也可以是舞蹈形式,甚至连演唱都可以分出许多形式,这些载歌载舞的表现学生不仅激发着小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同时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着小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使小学生对音乐中所传达的精神有新的领悟,由表及里塑造着小学生良好的品行,提升学生自身素质。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一)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存在矛盾。大多数小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最主要的原因是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所摘录的音乐多选用一些晦涩难懂的,也许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可是小学生毕竟年龄较小,对于事物的思考还停留在表面,要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还是要循序渐进,从一些浅显、通俗的音乐开始。而晦涩难懂的音乐影响了小学生对音乐课的热爱自然也影响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而连了解的兴趣都没有民族音乐在小学生的音乐课程中的教学自然难以展开。

(二)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全面性。随着人们对音乐概念的不断了解,许多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但是在多数人严重的民族音乐仍然存在极大的片面性,对民族音乐在美育、德育、智育以及在需多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上起到的作用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其实,民族音乐对于学生关于美的教育是其他任何科目难以比拟的,毕竟民族音乐的可感知性并不虚无缥缈,它可以借助音符为媒介传达。

(三)应试教育下的民族音乐教育难以生存。在应试教育下,对于学生而言每个阶段都是为考试而准备,尽管考试的压力在小学生身上体现得并不明显,可是随着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盼,小学生的考试压力也不可小觑,而小学音乐甚至民族音乐对于考试并没有什么助力,从而得不到學校的重视也实属正常。然而正因为当今学习考试的压力,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更应该提上日程,毕竟音乐是环节压力最好的方式,而民族音乐在环节压力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开阔学生学习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劳逸结合。

三、如何提升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质量

(一)充分发挥民族音乐自身魅力,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民族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其魅力所在,将科技与民族音乐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坐在教室便可见识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以课堂教育为导向,培养学生赏析能力。融入科技方法的民族音乐教学重要的还是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见识更多的民族风情,要让民族音乐的内涵融入学生思想精神中,还是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所思所想,取长补短,在自己思考的过程中也可以从别人的那里开阔新的思考方面。

(三)加强实践,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知识的掌握。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教学以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而民族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单靠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达到民族音乐的教学目的,只有实践才是让学生真正掌握民族音乐知识的途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充分发挥民族音乐在美育、德育、智育以及在需多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上的作用。

民族音乐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教育模式,而其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尽管民族音乐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仍存在难以忽视的问题,但是民族音乐对小学生全面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预示着其未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前景相当可观。

参考文献:

[1]左铨懿.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实践兴趣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