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对‘赣无12’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2018-04-08 05:07何小三徐林初王玉娟刘新亮左继林俞元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蒸腾速率耗水量土壤水分

何小三 ,徐林初 ,龚 春 ,王玉娟 ,刘新亮 ,赵 攀 ,左继林 ,俞元春

(1.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2.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亦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它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种于广大的红壤丘陵地区[1]。然而我国红壤区季节性干旱较严重,具有干旱的频率高强度大、伏秋旱干热同步、蒸散力大等特征[2],其所造成的水分亏缺对该区域经济林的生理代谢、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对经济林果业的产量、品质等也有较大影响[3]。对于油茶而言,7月份是其生理需水高峰期,而油茶产地此时却正值高温干旱、雨水稀少期,这与油茶生理需水发生了矛盾,7至9月的高温缺水势必影响油茶果实的增长和油脂的转化,进而影响油茶的产量和质量。近几年,关于油茶胁迫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胁迫、磷胁迫、铝胁迫、低温及高温高湿胁迫等方面[4-14];其中,干旱胁迫的研究主要涉及干旱胁迫对成林光合作用、花苞及产量、激素及果实生长等的影响,以及干旱胁迫对苗期光合作用、生理生化、耗水特性、激素含量等的影响方面。

赣无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是江西省油茶新造林的主栽品种,本研究选取‘赣无12’优良无性系进行苗期盆栽试验,研究苗期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的光合和耗水特性,通过准确控制每盆油茶苗的土壤含水量,精确测定其叶面积和耗水量,及测定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油茶苗的光合参数等指标,总结出苗期不同处理下油茶苗的光合和耗水特性,用于指导苗期油茶在干旱期内的水分管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6年1—10月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山茶园温室大棚旁进行,试验材料为‘赣无12’优良无性系,试验用油茶苗由江西省林木种苗繁育示范中心提供2年生扦插苗。试验用的盆栽土为该地区典型的红壤土与谷壳灰以5∶1混合而成,土壤容重为1.42 g·cm3,田间持水量为35.84%(质量含水量)。2016年初选择一批株型整齐(平均株高47.24±3.03 cm、地径0.57±0.29 cm、长势较均匀的油茶苗植入花盆中,露天正常培养。经过4个多月缓苗期,待油茶苗正常生长后,于当年5月下旬放置在通风透光大棚内培养,大棚顶棚采用高透光塑料薄膜,三面开敞,雨天防雨,晴天透光透风。

6月底开始控水,经过多年的田间观测和1 a的预实验,并参考王贵元[15]对砂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苗木形态的描述,将控水试验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见表1):W1(充分供水)、W2(轻度胁迫)、W3(中度胁迫)、W4(重度胁迫),分别是田间持水量的39%~73%、23%~37%、17%~23%、12%~17%,各处理分别设置6盆重复,并分别设置无油茶苗的空白对照,以了解土壤蒸发的程度。在试验开始的前一天傍晚将供试油茶苗浇透水,试验当天08:00前测定充分供水油茶苗及其空白对照的土壤含水量,确保其在规定的范围内,然后进行每盆称重并记录好当时的重量,并按此重量每天给油茶苗补充一次损失的水分;胁迫的油茶苗,而后不再进行水分的补充,通过自然干旱直到其含水量处在相应的胁迫状态所对应的含水量,同样进行每盆称重并记录好当时的重量,并按此重量每天给油茶苗补充一次损失的水分使其含水量保持在这一范围。试验油茶苗及空白对照均用塑料袋密封花盆盆口,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如果出现渗漏,则通过托盘收集后再次返回到盆内土壤中。待各处理油茶苗所要求的含水量达到各自规定的范围内后,选择一晴朗天气开始测定相关数据,控水试验持续至8月下旬。

试验用油茶苗光合参数、耗水量等指标,共测定3次,每次的时间间隔7~10 d,依当时的天气情况而定,统一选择晴天测定;油茶苗生长量和单株叶面积于试验初期、晚期各测定一次。各处理土壤含水量设置见表1。本研究所用光合及耗水量等数据均为同一时间段内测定。

表1 各处理土壤水分梯度Table1 The soil water gradient of all treatments

1.2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1.2.1 光合参数的测定

试验期间,选择典型晴朗无云的天气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光合日变化,日变化测定 时 间 为 08:00、10:00、12:00、13:00、14:00、15:00、16:00及18:00。测定日变化时,每个处理分别随机在3株不同枝上相同部位选取3~6片叶作标记,利用Li-6400标准叶室间隔在叶片上进行活体测量,采用LED红蓝光源控制光强,并在每次测定时设置为当时环境条件的光强。测定参数主要包括叶片净光合速率(Pn,µmol·m-2s-1)、蒸腾速率(Tr,mmol·m-2s-1)、气孔导度(Gs,cm·s-1)、胞间 CO2浓度(Ci,mmol·mol-1)等。

1.2.2 单株耗水量、单位面积耗水速率的测定

从08:00到20:00每隔2 h用MS32001LE精密天平(瑞士)对各处理和对照油茶苗称重,本次重量减去前一次重量即为该时段的耗水量;总耗水量为总浇水量减去盆内土壤蒸发量;耗水量除以时间和叶面积即为该时段的耗水速率。

1.2.3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用高精度土壤水分测量仪Trime(德国)测定土壤体积含水量,根据土壤容重,换算成质量含水量,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容重。

1.2.4 单株叶面积的测定

油茶单株活叶面积采用称纸重法测定[16-17],按新叶和老叶分别测定,并分别记录其总叶片数,测定时采用从下到上、从老叶到嫩叶的顺序。测定时在打印纸上描下每株全部叶片的轮廓,将其复印后剪下复印纸上的每个叶片,将同一张复印纸上的叶片一同称重并计算出其面积,汇总并计算单株叶片的总面积。

1.2.5 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用明高电子温湿度计测定。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整理及绘图,用DPS7.05、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旱胁迫对油茶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2.1.1 净光合速率及其日变化

图1为10:00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油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正常供水均有显著降低,且各处理两两间差异显著。叶片净光合速率大小顺序为:W1>W2>W3>W4,其平均光合速率分别为6.43、5.64、4.86 及 3.45 µmol·m-2s-1, 其 中 W2、W3及W4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分别较W1下降了12.22%、24.45%和46.41%。

图1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比较Fig.1 The comparison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s

图2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Fig.2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s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苗期光合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图2)。无论是正常供水还是干旱胁迫处理,油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在08:00左右迅速上升,于12:00左右达到第一个峰值,即当天的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14:00以后再次缓慢上升,并在16:00出现第二个峰值。W4的光合速率为 2.51 µmol·m-2s-1,W1 为 7.86 µmol·m-2s-1,W4较W1降低了68.12%,可见重度胁迫下油茶苗的日平均光合速率已大幅降低。

2.1.2 油茶气孔导度及其日变化

图3为10:00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的气孔导度。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油茶叶片的气孔导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处理,且各处理两两间差异显著。叶片气孔导度大小顺序为:W1>W2 >W3>W4,其平均气孔导度分别为0.14、0.11、0.05及0.02 cm·s-1,W2、W3和 W4处理的气孔导度分别较W1下降了13.0%、54.12%和89.21%。

图3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气孔导度的比较Fig.3 The comparison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s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基本一致,呈双峰或多峰曲线(图4)。W1呈多峰曲线,08:00—10:00缓慢提高,10:00以后迅速上升,于12:00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13:00—18:00间变化幅度较小,保持在较高水平,于15:00和18:00出现第二个和第三个峰值,18:00之后急剧下降。W2、W3及W4均呈双峰曲线,W2的峰值出现在12:00和18:00,W3和W4的峰值出现在12:00和15:00。W4的气孔导度整个白天均处在较低的水平,变化幅度也很小,日平均气孔导度为 0.02 cm·s-1,W1 为 0.16 cm·s-1,W4 较W1下降了89.16%,气孔已大部分关闭,以减少蒸腾带来的水分损耗。

图4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Fig.4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s

2.1.3 蒸腾速率及其日变化

图5为10:00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的蒸腾速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油茶叶片的蒸腾速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处理,且各处理两两间差异显著。叶片蒸腾速率的大小顺序为:W1>W2 >W3>W4,其平均蒸腾速率分别为 2.55、2.21、1.41 及 0.58 mmol·m-2s-1,W2、W3 及 W4 处理的蒸腾速率分别较W1下降了13.32%、44.91%和77.45%,可见油茶苗期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通过大幅降低自身的蒸腾来减少水分的散失。

图5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蒸腾速率的比较Fig.5 The comparison of transpiration rate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s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图6)。无论是正常供水还是干旱胁迫处理,油茶叶片的蒸腾速率均在08:00左右开始上升,于12:00达到第一个峰值,之后开始下降;14:00以后再次上升,并在15:00—16:00出现第二个峰值。W1、W2及W4均于下午达到白天最大值,W3则在12:00达到最大值。W4的日平均蒸腾速率为0.74 mmol·m-2s-1,W1为4.72 mmol·m-2s-1,W4 较 W1 降低了 84.23%,可见重度胁迫下油茶的日平均蒸腾速率已大幅降低。

图6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Fig.6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transpiration rate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s

2.1.4 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日变化

图7为上午10时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3个干旱胁迫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处理,且各处理两两间差异显著。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小顺序为:W4 >W3> W2>W1,其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 5.99、3.46、2.55 及 2.52 mmol·mol-1,W2、W3和W4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W1提高了1.27%、37.13%和137.61%。

图7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Fig.7 The comparison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s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基本上呈L型曲线(图8)。W1与W2日变化类似,主要区别在于W1的水分利用效率在08:00—10:00有个提高的过程,10:00—13:00缓慢下降,W2则在8:00—13:00逐渐降低,13:00以后二者均趋于平缓。W3和W4日变化类似,W3的水分利用效率在14:00以后、W4在15:00以后开始上升,二者均在16:00达到一个峰值,W4之后迅速下降至最小值,W3则在18:00—20:00仍有小幅提高。W4的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 3.59 mmol·mol-1,W1 为 1.74 mmol·mol-1,W4较W1提高了106.94%,可见重度胁迫下油茶的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已大幅提高。

图8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Fig.8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twater use efficiency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s

2.1.4 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及其日变化

图9为10:00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结果表明,3个干旱胁迫处理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处理,且各处理两两间差异显著。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大小顺序为:W1> W2 >W3>W4,其平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分别为 334.8、333.6、257.0 及 135.6 mmol·mol-1,W2、W3和W4处理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分别较W1下降了0.36%、23.24%及59.5%。

图9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比较Fig.9 The comparison of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s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情况不一(图10)。W1日变化趋势为在08:00—12:00下降较快,12:00—16:00期间变化幅度很小,之后缓慢上升。W2、W3日变化与W4类似,基本上呈W型,区别在于12:00—16:00期间变化幅度的大小。W2、W4均在12:00和16:00出现两个谷值,但W4在两个谷值之间的变化幅度确是4个处理中最大的。W3则分别于12:00、14:00和16:00出现三个谷值,且在此期间变化幅度较大,仅次于W4。W1的日平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为 310.07 mmol·mol-1,W4 为 174.71 mmol·mol-1,W4较W1下降了43.65%,可见重度胁迫下油茶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大幅降低。

图10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日变化Fig.10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s

2.1.5 油茶叶片光合参数方差分析

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胞间 CO2浓度10:00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对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叶片5项光合参数的日平均值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4个处理间油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胞间 CO2浓度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 1),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说明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光合作用均有较大的影响。各光合参数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正常处理油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 CO2浓度显著大于干旱胁迫处理;中度和重度胁迫处理的蒸腾速率显著低于正常处理,轻度胁迫处理与正常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重度胁迫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轻度胁迫处理与正常处理,与中度胁迫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

2.2 油茶苗期的耗水特性

2.2.1 试验地温湿度、对照的耗水量及其日变化

试验地晴天空气温湿度日变化情况见图11。气温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06:00—08:00气温缓慢上升,08:00—12:00上升较快,并于14:00达到最高值,12:00—16:00气温保持在40 ℃以上,且变化幅度较小,16:00以后下降较快。白天平均气温为36 ℃,最高值出现在14:00,达到42.3 ℃,最低值出现在早上6:00,为29.2 ℃,最大温差为13.1 ℃。空气湿度的日变化大致呈U形,06:00—08:00变化很小,保持在76%以上,08:00—12:00迅速下降,于12:00降到最低值,14:00—16:00缓慢上升,16:00以后迅速提升,并在20:00达到76%。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为51.9%,最大值出现在早上06:00—08:00和傍晚20:00,为76%;最小值出现在12:00—14:00,为23%。

表2 干旱胁迫下油茶叶片光合参数的方差分析Table2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under drought stress

表3 干旱胁迫下油茶叶片光合参数的多重比较Table3 The multiple comparison of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under drought stress

图11 试验地空气温湿度日变化Fig.11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experimental field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无油茶苗对照的耗水量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图12)。白天耗水量最低值出现在早上06:00—08:00期间,之后缓慢上升,10:00以后迅速提高,分别在14:00达到各自的耗水高峰,之后开始下降,14:00—16:00下降较快,其中W1的降幅最大,达到了84%,W2次之,为83%,W3和W4则低于80%,16:00—20:00下降较缓。W1、W2、W3、W4的白天总耗水量(蒸发量)分别为12.7、8.5、6.4和4.2 g/12 h,其中气温最高的12:00—16:00期间的蒸发量占白天总蒸发量的70%以上。

图12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无油茶苗对照的耗水量日变化Fig.12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water consumption of the control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

2.2.2 油茶苗期的耗水量及其日变化

图13为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苗期白天的总耗水量。结果表明,3个干旱胁迫处理的耗水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处理,重度干旱胁迫处理的耗水量显著低于轻度干旱胁迫处理,但与中度干旱胁迫处理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耗水量也逐渐减少,耗水量大小顺序为:W1> W2 >W3>W4,白天总耗水量分别为 85.22、58.79、45.00及33.18 g,W2、W3及W4白天的耗水量分别较W1减少了31.02%、47.2%和61.07%。W2、W4处理耗水量的标准差较大,主要是由于同一处理中的叶面积不同引起的。

图13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苗期耗水量的比较Fig.13 The comparison of water consumption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苗期单株耗水量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图14)。白天耗水量最低值出现在早上06:00,之后缓慢上升,10:00以后迅速提高,分别在12:00—14:00达到各自的耗水高峰,之后迅速下降,其中W1的降幅最大。

2.2.3 油茶苗期的耗水速率及其日变化

图14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单株耗水量的日变化Fig.14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water consumption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

图15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单株耗水速率的比较Fig.15 The comparison of water consumption rate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

图15为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的单位叶面积耗水量(耗水速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油茶苗的耗水速率逐渐下降,干旱胁迫处理的耗水速率显著低于正常处理,各处理两两间差异显著。油茶苗耗水速率大小顺序为:W1> W2 >W3>W4,其平均耗水速率分别为229.71、192.14、130.04 及 104.00 g·m-2h-1,W2、W3和W4的耗水速率分别较W1降低了16.35%、43.39%和54.73%。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单株耗水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图16)。白天耗水速率最低值出现在早上06:00,之后缓慢上升,10:00以后急剧上升,分别在12:00—14:00期间达到各自的耗水高峰,之后迅速下降,在20:00降到较低的水平。W1、W2和W4的耗水高峰均出现在下午14:00,W3的耗水高峰则出现在正午12:00。

图16 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单株耗水速率的日变化Fig.16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water consumption rate in four different soil water gradient

2.3 油茶苗期光合和耗水参数相关性分析

对4个土壤水分梯度下08:00、10:00、12:00、14:00、16:00、18:00及20:00七个时间段内的5个光合参数和2个耗水参数(见表4)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方法采用Pearson法,差异性检验为两侧检验,结果见表5。

表4 干旱胁迫下油茶苗期光合和耗水参数Table4 The parameters of photosynthetic and water consumption under drought stress

W1、W2、W3和W4处理下,Pn均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r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W1处理下,Pn还与Wc及Wcr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W2、W3和W4处理下,Pn与C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W1、W2、W3和W4处理下,Gs均与P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r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W3处理下,Gs还与Wc及Wc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W1、W2、W3和 W4处理下,Tr均与Pn、Gs、Wc及Wcr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W2处理下,Tr还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W1、W3处理下,Tr与C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W1处理下,Ci与Tr、Wc及Wcr呈显著负相关关系;W2处理下,Ci与Tr、Wc及Wcr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P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W3处理下,Ci与Pn和Tr呈显著负相关关系;W4处理下,Ci与P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W1、W2、W3和W4处理下,Wc和Wcr互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二者均与Tr呈极显著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关系;W1处理下,Wc和Wcr还与P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W2处理下,Wc和Wcr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W3处理下,Wc和Wcr与G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 论

对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10:00的各项光合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W1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均显著高于W2、W3和W4处理,且W2、W3和W4处理两两间差异显著,即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Pn、Gs、Tr和Ci均显著降低,但水分利用效率(WUE)却正好相反。

表5 不同水分梯度下油茶光合和耗水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Table5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of photosynthetic and water consumption parameters under different soil water cont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W1、W2、W3和W4处理的日平均Pn分别为 7.86、6.35、3.97 及 2.51 µmol·m-2s-1,W2、W3和W4分别较W1下降了19.25%、49.51%和68.12%;日平均Gs分别为0.16、0.11、0.05及0.02 cm·s-1,分别较 W1下降了 31.67%、69.83%和 89.16%;日平均Tr分 别 为 4.72、3.62、1.92及0.74 mmol·m-2s-1,分别较 W1 下降了 23.30%、59.39%和84.23%;日平均Ci分别为310.07、301.09、258.20及174.71 mmol·mol-1, 分 别 较 W1下降了2.90%、16.73%和43.65%;日平均WUE分别为 1.74、1.89、2.38 及 3.59 mmol·mol-1,分别较W1提高了27.30%、98.06%和199.27%;日平均Wc分别为 6.09、4.20、3.21、2.37 g·h-1,分别较W1下降了31.02%、47.20%和61.07%;日平均Wcr分别为 229.71、192.14、130.04 及 104.00 g·m-2h-1,分别较W1下降了16.49%、43.68%和54.80%。

W1、W2、W3和W4处理的P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6:00;Gs日变化曲线呈双峰或多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15:00和18:00;Tr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15:00或16:00;Ci日变化曲线除W1外基本上呈W型,谷值分别出现在12:00、14:00、16:00;WUE日变化曲线均近似于L型,即8:00—12:00/13:00左右下降较快,12:00/13:00—20:00变化不大,区别在于W3和W4在15:00—18:00变化幅度较大,均于16:00出现一峰值;Wc和Wc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或14:00。

光合参数和耗水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W1、W2、W3和W4处理下,Pn和Gs,Wc和Wcr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Pn、Gs、Wc和Wcr均与Tr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

3.2 讨 论

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处理油茶苗的各项光合参数和耗水参数的日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大部分参数峰值出现的时间基本相同。与曹林青[18]的重度干旱胁迫Pn、Gs日变化趋势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轻度、中度及重度干旱胁迫Tr日变化趋势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Ci呈上升的趋势,正常、轻度干旱胁迫处理Ci日变化呈W型、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呈单峰曲线,重度胁迫处理的WUE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等结论不同;与陈志钢[19]各处理Pn、Tr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重度胁迫G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且变化平缓结论相同,正常、轻度和中度胁迫呈单峰曲线等结论不同;与左继林[20]的“随干旱胁迫的强度增加,总体上叶片Ci不断下降,重度胁迫Ci不降反升”类似,区别在于重度胁迫下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不同;与周寅杰[21]、张诚诚[22]的干旱胁迫处理的WUE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处理,且重度胁迫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干旱胁迫处理Wc和Wcr日变化与正常供水处理基本一致,均为单峰曲线,研究结果与曹林青[18]的结论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其重度胁迫较平缓,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与周寅杰[21]的研究结果区别较大,其90%~100%、80%~90%及 50%~60%梯度下耗水日变化呈单峰曲线,70%~80%、60%~70%梯度下耗水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造成研究结论有所区别的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所用的试验材料、光合参数等测定时间及土壤水分梯度的设置与他人不同引起的。本研究暂对江西省赣无系列油茶无性系中的1个进行了光合及耗水方面的介绍,后期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4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系统的多方面的比较研究,以期对抗旱机理方面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

猜你喜欢
蒸腾速率耗水量土壤水分
故城县五角枫耗水特征研究
磷素添加对土壤水分一维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
北京土石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
衡水湖湿地芦苇的生物量与土壤水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干热河谷石漠化区顶坛花椒叶片蒸腾速率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太行低山区荆条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
土壤水分状况对猕猴桃叶片蒸腾速率影响研究
白条党参耗水规律试验研究
滴灌对苹果和梨树周年耗水规律的影响
黄土丘陵区山杏人工林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