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交互课件设计初探

2018-04-09 11:46姚兰芬
考试周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课件制作过于僵化、缺乏双向交流过程。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利用交互式电子课件,实现教学课件的“交互”、“双向交流”功能,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的改革、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交互课件;设计对策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课件已经基本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模式而逐渐呈现信息化的特点。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翻转课堂”、“让学引思”等教学理念的提出,让现代教育者充分看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认识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而言的积极意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交互课件作为实现师生之间良性沟通交流,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课件,逐渐进入了广大教师的视野,并被有机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和传统的课件相比,交互课件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其“交互性”,能夠灵活地满足学生的动态需求,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结合当前小学数学课件制作现状,探索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交互课件的设计对策。

一、 当前小学数学课件制作现状

当前,受到信息化水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广泛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由于受到教师自身信息化能力的影响,小学数学课件制作存在如下问题:

(一) 课件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课件中,绝大部分的教师只不过是将课本上的静态知识转化为电脑上的动态知识,这种照本搬的课件制作模式,无疑显得过于僵化。同时,很多教学课件都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已经制作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讲解课件上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动态化、多样化需求,同时,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新问题、新知识,教师的教学课件难以灵活变通以适应学生需求,这种缺乏灵活性的教学课件,和现代的教育目标相比着实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二) 单向灌输,缺乏双向交流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强调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时代教育赋予现代教师的职责。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课件是固定的、难以变通的,并且,教师的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单向灌输的状态,双向沟通交流的缺乏,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 交互式教学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结合以上分析可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件制作中,教师的教学课件主要呈现的是僵化的、单向灌输的教学现状。这种僵化的、单向灌输的教学现状,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而交互式教学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如下积极的意义:

(一) 有利于改变传统单向灌输的教学状态,实现双向互动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互动的、交流的过程。交互是教学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所体现的就是一个“交互”性,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动态化需求,灵活地变更教学课件的内容,促使教学课件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有利于激活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实现双向互动的教学目标。

(二) 有利于发挥学生课堂教学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交互式教学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促使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动态需求,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全面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交互课件的设计对策

在当前小学数学的课件制作中,绝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Power-Point2000(以下简称PPT)软件进行制作。而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超链接、动画、插入对象等都是实现交互课件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 利用超链接实现交互功能

在PPT的制作过程中,超级链接是一种内容的跳转技术,即教师可以利用超链接功能,实现课件的某一点跳转到另外的内容上,可以是电子邮件、网页,也可以是视频、音频材料等。超链接功能在课件制作中的运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适应不同的教学情境,链接有用的教学资源。而PPT制作中,超链接功能的运用是比较简单的,用户只需要为制定对象指定链接的目标就可以实现这样的教学功能。如使用超级链接实现教学内容的跳转、使用超级链接实现屏幕提示信息等等。

(二) 利用动画设置实现交互功能

动作设置是PPT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功能,利用动作设置,可以实现教学课件“有声有色”的目标。而在动作设置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实现“鼠标单击”、“鼠标移过”等方式的播放声音、突出显示功能。在动画设置的过程中,教师不可忽略的两大因素:一是声音,二是视频,这两者是课件设计的关键元素,是凸显课件音画俱全、声情并茂特征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引入声音元素以及视频元素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实现声音与视频交互功能。例如,我们常说的“循环”、“重复”等,都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功能,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三) 课件引入网络,实现交互功能

将课件引入网络,并不是说要设计出网络版的教学课件,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课件设计的过程中,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优势,搭建受众与网络沟通的桥梁,进一步增强课件使用的交互性。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很多课件的制作者都会借助网络素材以及相关的资源信息,以满足课件制作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课件制作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地区,让学生在地图上清晰地辨认东西南北方向,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地址,打开地址所连接的地图或者是网页,让学生认识方向、表达事物方位等,有效地实现课件的交互功能。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应当紧密结合互联网资源优势,结合PowerPoint的课件制作功能,制作交互式的教学课件,为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华,张景生.PPT课件中各种交互功能的实现方法[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11).

作者简介:姚兰芬,江西省贵溪市,贵溪市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