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运动员竞技状态恢复与保持的训练探索研究
——以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为例

2018-04-12 05:56甄立军
冰雪运动 2018年4期
关键词:肌酸激酶分析仪生化

甄立军

(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我国竞技体育界长期存在着运动员运动生涯比较短,优秀运动员保持良好运动竞技状态周期不够长,运动训练理论长期滞后于运动训练实践等问题,这导致我国运动员出现断层现象较严重,新旧交替期比较长,跨项选材存在严重的壁垒。新鲜血液没有成长起来,优势项目未能形成金字塔式的梯队建设,多是以老运动员为主。如何在训练和科研保障中延长优势项目高龄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这就与训练过程息息相关,是我们的训练理念、方法不够先进,还是核心肌群训练不到位等等。因缺乏高龄运动员运动训练方面文献,我认为高龄运动员的训练应有针对性,因材施教。首先保证体能,训练要精、不要杂,更不要向年轻运动员那样用时间去磨练,要速战速决。让高龄运动员发挥余热,在训练中教练员应要求以老带新,因为在比赛中优势项目高龄运动员比赛经验丰富,心理成熟度较高,大多情况下都能正常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任何项目都需要力量、技术、耐力、爆发力,前面所列的四项训练素质是备战大赛所有项目日常训练的核心要素,而对不同专项素质训练会对运动员身体机能产生不同影响,特别是高龄运动员在恢复训练过程中身体机能会产生一系列地变化。运动训练是为了使机体的内环境发生改变,让机体来适应新的内环境,包括血液、尿液指标的变化。那么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对运动负荷量大小如何通过科技手段与科学仪器间接地反映出来[1-5],并给教练员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是本文探究的重点。本研究利用德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拜耳尿十项分析仪就运动训练展开科学地诊断,通过对血液和尿液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评价训练负荷安排是否合理的方法,这对备战大赛的运动员预防伤病和疲劳过度,特别是对于高龄运动员在恢复期训练阶段应如何去控制监控指标、提高运动成绩有着深远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刘××,男,37岁,黑龙江省古典式摔跤队130公斤级运动员,连续参加了四届全国运动会,在2005~2013年八年期间基本上拿了国内所有比赛的冠军,代表国家队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37岁的运动员在国内已算高龄了,在国内备战冬、夏季全运会或奥运会没有几人。但为了集体荣誉和信仰,在获得了连续三届全运会冠军后,调整了近两年,于2017年重新站在摔跤的赛场,争战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

表1 运动员基本信息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athletes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书籍《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实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原理》《Biochemical Monitoring of Sport Training》;硕博论文(北京体育大学优秀硕博论文);期刊(《体育科学》《体育学刊》;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与研究题目相关的资料[6-11],为题目和内容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理论支撑。

1.2.2 专家访谈法

研究采用开放式访谈的方法,与黑龙江省古典式摔跤队主教练、运动员进行交流与请教。访谈目的是通过和总教练的交流,询问训练计划制定的相关情况,年度训练计划、季度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等,同时把监控指标讲解给教练员,通过监控指标帮助教练员共同制定训练计划的内容以及负荷的安排情况。与运动员交流,了解运动员的训练、睡眠、饮食情况、训练后恢复情况以及作息时间等。

1.2.3 训练实验法

本研究实验对象为黑龙江省古典式摔跤队运动员刘××,实验时间选取2017年3月~9月六个月时间。教练员从运动实践出发,制定了高龄运动员的训练计划:1~8周以恢复体能为主,9~16月以上量为主兼小强度,17~24月全面冲刺阶段训练量递减,训练强度递增,25周调整阶段按照备战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为大周期制定训练计划(表2)。以第20周训练计划为例,说明训练计划制定的针对性(表3)。

1.2.4 生理生化检测法

1.2.4.1 血常规

血常规每周测试一次(小训练周期),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一晨6:30~7:00;要求运动员空腹,取耳末梢血32ul,采用干式生化分析仪获取血常规数据。测试仪器是由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Reflotron Plus全血干式生化分析仪,试条由罗氏公司生产的与机器配套试条。

1.2.4.2 血清肌酸激酶

血清肌酸激酶(CK)每周固定测试一次(小训练周期),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一晨6:30~7:00;要求运动员空腹,取耳末梢血32 ul;非固定测试密度根据训练课训练强度确定,在训练前、运动后即刻和次日晨取耳末梢血32ul,采用干式生化分析仪获取血常规数据。测试仪器是由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Reflotron Plus全血干式生化分析仪,试条由罗氏公司生产的与机器配套试条。

表2 运动员年度训练负荷安排统计Table 2 Statistics of athletes'annual training load schedule

表3 运动员第20周训练计划统计Table 3 Statistics of athletes'20th week training program

1.2.4.3 血尿素

血尿素(BUN)每周固定测试一次(小训练周期),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一晨6:30~7:00;要求运动员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非固定测试密度根据训练课训练强度确定,在运动员训练前、运动后即刻和次日晨取耳末梢血32 ul,采用干式生化分析仪获取数据。测试仪器是由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Reflotron Plus全血干式生化分析仪,试条由罗氏公司生产的与机器配套试条。

1.2.4.4 尿常规(尿蛋白、尿比重、尿PH值)测试

尿常规每周固定测试一次,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一晨6:30~7:00;要求运动员空腹,取尿液10 ml;非固定测试密度根据训练计划、训练负荷测定训练后和次日晨尿常规,测试仪器为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Clinitek Advants尿液分析仪。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比赛成绩

刘××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了第五名,在争夺三、五名场次比赛上让给了自己的队友。一名37岁老将能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从恢复训练到参加比赛,在比赛中连续赢了4场比赛,进入半决赛,已是奇迹了,这也给我们备战2020年日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高龄运动员训练和监控提供了参考。

2.2 生理生化指标

2.2.1 血红蛋白

从血红蛋白的变化曲线来看,老运动员训练计划如果安排的合理,指标还是会有规律的变化,如图1所示。

2.2.2 血尿素

血尿素的变化也是从训练初期的不适应,指标上升,到适应后指标下降,大量和大强度阶段再次升高,见图2。

2.2.3 肌酸激酶

刘××肌酸激酶的变化与骨骼肌和心肌的刺激程度直接相关,见图3。

2.2.4 训练后尿蛋白统计表

刘××不同训练方法、手段、内容与负荷训练后与次日早晨尿蛋白的变化情况,见表4。

3 分析讨论

3.1 优势项目高龄运动员训练特点和指标特点

以上指标排除运动员饮食、睡眠等因素的影响,从表2训练计划中训练负荷的制定首先以训练量为主,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开始加强度。图1运动员刘××训练初期的HB稍有下降,后随着对训练的适应和营养品的补给,血红蛋白逐步上升,这也比较符合运动员的比赛要求,也充分说明前期的运动量铺的比较好。血尿素和肌酸激酶都出现了两次峰值,这与训练计划安排的强度是相辅相成的,肌酸激酶是逐步上升的,上升的幅度比较明显,基本上在成倍的增加。UREA逐步上升,是随着运动负荷量增加而增加的[12-15],这时我们就要时刻关注运动员的训练指标。从图1、2、3上也不难看出随着比赛临近,我们的监控密度也逐步加大,间隔时间也在逐步缩短,这时监控指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赛前刘××血尿素应控制在80mg/dl以内。从多年跟队经验来看,刘××训练已经尽力,这个指标和这么高年龄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他所能承受训练强度的极限。表4尿蛋白、尿pH、尿比重值也需要我们格外关注,如果血液指标变化不大情况下,应结合训练前后尿蛋白的变化进行强度评价,pH值一直显酸性说明运动员处于疲劳,尿比重说明运动员脱水情况。因此无论从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都会出现像过山车一样的震荡性波动,需要有经验的科研人员密切关注,随时指导教练员适当地调整训练。运动员身体疲劳已经接近极限强度,要进行超量恢复,如监控指标控制不好就容易使运动员出现受伤,造成我们备战大赛的任务提前结束而前功尽弃。

3.2 对其他项目高龄运动员训练的启示

本研究针对优势项目高龄运动员训练监控是比较成功的案例,指标随着训练负荷的增加进行递增或递减,也说明训练计划制定的合理。结合本研究可以拓展到更多的项目中,特别是对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优势项目高龄运动员,现在国家队的运动员到2022年达30岁以上的老运动员也不在少数,那么我们应如何针对优势项目高龄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对症下药,值得深思和借鉴。

图1 刘××血红蛋白变化曲线Figure 1.Liu××hemoglobin curve

图2 刘××血尿素血变化曲线Figure 2.Liu××blood urea blood curve

图3 刘××肌酸激酶变化曲线Figure 3.Liu××creatine kinase carve

表4 刘××训练负荷后的尿蛋白统计(g/L)Table 4 Urine protein statistics after Liu××training load(g/L)

高龄运动员训练表象好,负荷强度大,但监控的生理生化指标往往上不去、下不来,出现了实践和理论不相符的情况,这可能是因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肺功能水平会出现衰退。因此,由于其生理生化指标与前几年前相比不能同日而语,在高龄运动员科研保障中要根据年龄重新界定负荷量与强度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高龄运动员心理方面问题在比赛中占很大比例,心理的成熟度往往可以说决定着比赛的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运动能力的下降,一些心理素质不过硬的运动员,往往会在比赛中出现很低级的失误。

4 结语

优势项目高龄运动员训练和指标评价应有针对性,尿蛋白和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可作为训练强度的监控指标;Hb、BUN、尿蛋白、尿pH值可作为训练量的调控指标,因此我们在对运动员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和检验的过程中,除了结合上述列出的生理生化指标外,还需要结合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表象进行科学地评价。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分析仪生化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SYSMEX XN-5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校准及性能评价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游戏《生化奇兵》 改编电影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探讨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cTnT、CRP水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