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化活动:培育学生的“准代数素养”

2018-04-12 09:20谢红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数学教学

谢红

摘 要:“准代数素养”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确证与表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展开数学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关系思维,引发学生的符号思考,积淀学生的代数思想,从而精准把握算术思维、准变量思维与代数思维之间的动态关联。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活动;准代数素养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是“算术”,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是“代数”。“算术”侧重于对“数”和“数量”的理解,而代数则侧重于对“符号”和“关系”的理解。从这个层面上说,“算术”主要依赖于程序思维,着重利用数、数量计算求出答案;而“代数”主要依赖于关系思维,着重于发现关系和结构。因此,“算术”和“代数”天然地存在着鸿沟。如何引导学生实现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帮助学生做好知识和思维的准备?笔者认为,可以借助数学活动,培育学生的“准代数素养”。

一、数学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关系思维”

从对“数”“数量”本身的思考过渡到对“数与数”“数量与数量”之间关系的思考,是学生“准代数素养”生成的重要标识。数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实现从对“数”“数量”的关注到对“数与数”“数量与数量”之间的结构转化。脱离了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的关系思维就容易蜕变成一种机械模仿,学生遇到复杂的数量关系就会手忙脚乱甚至手足无措。通过数学活动,学生能够积淀经验,形成对“关系”的深度思考。

例如对于这样一道文字题——“比一个数的3倍少3是156,这个数是多少?”不少学生依据固有的解题经验,运用“算术方法”,看到了“少”字就毫不犹豫地用上了“减法”,列式为“(156-3)÷3=51”,结果发生错误。显然,学生没有展开数学化活动,而是基于自己对算式的感性直觉,结果发生了错误。如何让学生体验到算术思维和代数思维的差异?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数学化活动。从算术角度来说,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在画的过程中,理解“1份数、3份数和156”。指导学生先画出线段表示“1份数”,再画出线段表示“3份数”,然后画出线段表示“156”。只有通过画线段图的实践活动,学生才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代数角度说,要求学生摆正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让未知数量和已知数量具有平等的地位,重点是让学生建立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然后列方程求解。通过数学化活动,学生对于算术和方程之间的差异形成明晰的认知,比如算术解法讲究因果关系、逻辑推理、逆推求解;而代数解法从关系、结构入手,步骤较多,过程冗长,顺向求解。通过数学化活动,学生锻炼了关系思维,形成了代数求解经验,发展了“准代数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符号表象,孕育学生的符号意识,催生学生的符号想象,启迪学生的符号思维。通过数学化活动,逐步引导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小学的数学化活动,要立足于既能让学生用“算术的眼光”思考问题、用“算术的方法”解决问题,又能让学生用“代数的眼光”看待关系、用“代数的思想”处理数量。学生便能逐步建立关于条件和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和结构,从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代数思想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

二、数学化活动,引发学生的“符号思考”

学生形成“准代数素养”,不仅仅表征在对关系的理解和建立上,更表征在能用符号展开数学思考。“符号思考”能力不同于“符号感”,“符号感”是朦胧的、感性化的,而“符号思维”则是清晰的、理性化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符号思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解并会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二是“用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数学化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领悟到符号的特质,即符号具有简约性、抽象性、统一性。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简易方程》,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陆地面积的2.4倍,海洋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在“自主性探学”“合作性研学”过程中,有小组出现了这样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算术解法,即将陆地面积作为1份数,海洋面积就是2.4份数,地球表面积就是3.4份数,然后学生根据对应份数求解;第二是方程解法,有学生设海洋面积为x,陆地面积就是x÷2.4,但列出方程后无法求解;第三也是方程解法,设陆地面积为x,海洋面积就是2.4x,学生列方程后顺利求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未知数的设法,启发学生的符号思维:为什么有些方程会解,有些方程不会解呢?用字母设未知数列方程有怎样的注意事项呢?正是在数学化的活动中,学生对用符号列方程进行分析、提炼,建立起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数学模型,由此提升学生的代数思想、代数素养。

又如教学《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时,学生遇到了这样的一道习题:小明的计算器上的一个数字键5坏了,你还能用小明的计算器解决下面的这些计算题吗?学生在学习中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探究,最后学生抽象概括,深化了理性认识。于是,有学生用图形概括,如“☆-△”=(☆+○)-(△+○)或“☆-△=(☆-○)-(△-○),也有学生用符号进行概括,如“a-b=(a+c)-(b+c)”或“a-b=(a-c)-(b-c)”。符号化的表达,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关系思维、结构意识。

“代数”不同于“算术”的一个显性特征就是符号。学生从算术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其中最为显性的表征就是学生符号意识的生成、符号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应找准数学符号的生发点、生长点和生成点,激发、催生学生的符号意识、符号思维,鼓励学生运用符号、解释符号、创造符号,并且引导学生加强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三、数学化活动,积淀学生的“代数思想”

法国著名思想家、数学家笛卡尔曾经这样说,“任何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任何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任何代数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方程问题”。可见,方程、代数不仅仅是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策略,更是数学的思想、观念。有了代数思想,学生就能将复杂的问题简约化,就能将感性的思考理性化,就能将具体的形象抽象化等。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符号化的过程。例如,四年级有这样一道探索规律的习题:用火柴棒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摆两个三角形需要5根……摆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99根火柴棒能够摆成几个三角形?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见大”找规律,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探索。1个三角形是3根火柴棒;2个三角形是5根火柴棒;3个三角形是7根火柴棒;……有学生发现,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就增加了2根火柴棒,10个三角形就比1个三角形多2×9等于18根火柴棒,一共是21根火柴棒;有学生发现,火柴棒的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2倍多1根;……在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字母表示规律,帮助学生建构模型:S=2n+1。有了這样的模型,学生就能快捷地解决问题,如摆100个三角形需要201根火柴棒,99根火柴棒能够摆成49个三角形。不仅如此,学生在经历了符号化的规律探寻后还能够展开类比推理,比如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摆2个正方形需要7根火柴棒,……摆n个正方形需要3n+1根火柴棒。可见,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不是通过传授培养的,而是学生在能动地“悟”与“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其分析就会不同,其概括也会不同,但都是学生真实思考过程的展现,都可以看成是学生“代数思维的萌芽”。

又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从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2个三角形需要2×3根小棒,3个三角形需要3×3根小棒……怎样用一道算式表示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呢?通过数学化的摆三角形活动激发学生创造符号的心理需求。学生自主创造符号表示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的关系。在学习中,学生理解了符号不仅可以表示确定的数量,也可以表示变化的数量;不仅可以表示未知的数量,而且可以表示已知的数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感受、体验到数学符号的力量。

学生数学“准代数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同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展开符号化活动,让学生运用“代数的耳朵”与“代数的眼睛”来思考算术及其问题,挖掘其中萌芽的“代数的种子”,既展现“算术程序或步骤”,也呈现“代数关系或结构”,进而精准地把握算术思维、准变量思维与代数思维之间的动态关联。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数学教学
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探
微课技术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初探
刍议苏科版初中数学活动的对策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