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

2018-04-12 04:29李柯徐豪杰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问题

李柯 徐豪杰

摘要: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愿意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当中,对当地的志愿服务水平具有着积极的提升作用。而在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本文中,将就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2017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基于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ZD184),主持人:李柯。

一、引言

社区志愿服务是现今大学生社会实践当中的一项重点形式,即是指大学生志愿者为城镇社区居民在公共服务、文化以及物质等方面提供的服务。对于该方式来说,其不仅是我国高职院校具体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途径。近年来,高职院校也在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大学生在进入到社区当中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对进步以及奉献相关精神进行了积极的传播。而在获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做好把握与解决。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在具体社区服务当中存在的问题有:

(一)缺乏持续性。在社区志愿活动参加的过程当中,部分学生经常会存在较为功利的情况,即其之所以参加到社区的志愿服务当中,很大一方面原因即为为了对自己增添荣誉。在具体服务活动开展中,也较多的是在容易入手的领域提供服务,在服务的深度以及专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部分志愿者在活动参与的时间方面也更多的是短期内以及节假日范围,往往在参加几次活动之后就没有继续坚持,也很少具有长期服务基地的建立。在服务内容方面,也大多停留在助残陪孤以及卫生清洁等相对层次较低的服务项目上,没有将自身所学习到的专业技能同社区工作实现密切的结合,且在活动当中也存在着盲目跟随的问题。

(二)缺乏科学引导。在近年来城市当中开展的各项志愿服务当中,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比率以及热情方面也具有了不断攀升的情况。而在此过程当中,更多的是依靠学生自身对于志愿服务相关活动的认知,还缺少着科学的引导情况,甚至部分学生的家长对志愿服务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认为该类活动的参与会对孩子们的正常学习产生影响,并不是非常支持其参与类似的活动。该种情况的存在,则使得学生在具体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的过程中存在缺少动力的情况。

(三)缺少理论结合。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其在思想认识水平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具体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无法对自身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良好的落实到实践当中,并因此使活动在具体形式以及内容方面存在着较为枯燥以及專业性不强的情况,无法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四)激励政策滞后。就目前来说,我国政府在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方面的政策、文件在具体制定以及出台方面还存在着较为滞后的情况,在部分区域,也缺少对应鼓励机制的设定。在很多学校内部,因某些因素的存在,即无法从政策角度提供支持。社区群众方面,也没有对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形成较高的认识,大部分群众依然认为学生志愿者的工作即是从事环保宣传、卫生清洁等水平低、十分简单的服务,并因此存在将志愿者违免费劳动力使用的情况,面对学生们所提供的服务,存在着理所应当的错误思想,没有对志愿者的劳动成果形成充分的认可与尊重,在对学生活动参与积极性产生影响的情况也可能使其因此形成抵触情绪。学校方面,也还没有对相关的激励措施进行出台,在具体学生的评优以及考核方面缺少对应的激励措施,而对于在社区志愿服务当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也没有给予其对应的表彰与肯定。该种情况的存在,则使得学生在具体参加到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以及走过场的态度,这对于社区居民当中学生志愿者的积极形象以及接纳态度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改进措施

(一)提升管理水平。作为高职院校,需要对相关的负责人进行派出,对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当中的活动情况实现针对性以及专业化的管理。首先,需要能够做好学生特殊身份的明确,在对具体志愿服务当中标准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形成专业服务精神的树立,并根据不同时期下社区服务在需求方面的变化特点情况对有效的服务措施进行研究与制定,通过该方式的应用最大程度实现志愿服务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的提升,保证能够在活动当中对学生的服务价值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需要通过志愿者当中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对普通同学的参与起到积极的带动以及引领作用,更好的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风采与形象的展示。

(二)提升个人素质。对于高职院校的社区志愿服务者来说,其同普通的同学相比,以更为主动、积极的方式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这不仅是对其价值追求以及思想觉悟方面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帮助学生了解民情、联系群众、融入社会的好机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其正处于提升素质、储备知识、掌握相关技能的关键阶段,在具体服务当中,不能够仅仅重视服务以及志愿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具体技能的提升,否则,学生在参加到志愿服务活动则经常会存在着功利性以及盲目性的情况,在具体志愿活动当中也经常出现流于形式以及简单重复的情况,可能因此使社会上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志愿服务形成误解或者依赖心理,并因此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后劲产生影响。

(三)理论实践结合。作为高职院校,在具体工作当中需要能够积极的将就业为导向,在将培养目标确定为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基础上做好日常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其通常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对此,高职院校在实际学生志愿活动开展当中,即需要能够良好的联系学生实际水平以及学校的专业特点,在充分发挥专业特涨的基础上以此为基础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形式与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通过该方式的应用,在对志愿服务水平以及质量的基础上使社区群众能够对学生志愿服务所带来的变化与实惠形成切身的感受,同时,这在学生知名度提升、学生自豪感提升方面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如高职院校当中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在社区当中开展电脑维修服务、电子专业可以开展加点维修服务等同自身专业结合较为紧密的活动,以此在将日常学习当中相关理论知识在同具体技能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加强信息沟通。在具体志愿服务提供当中,高职院校也需要能够同社区间加强信息沟通,以此在对社区需求进行满足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具有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生命力,以此使更多的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参与到社区的志愿服务当中,在具体服务活动开展之前,高职院校即需要能够做好充分的调研,在对学生素质、学校专业特点以及自身优势做好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对相对明确的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内容进行确定,在使职员服务项目具有专业化、大众化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发挥,更好的实现社区实际问题的解决。社区的管理者方面,也需要在充分联系社区实际的基础上做好服务计划的设计,在对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丰富资源充分发掘的基础上对社区服务同高职院校志愿服务间的有机结合。

(五)健全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社区志愿活动当中,政府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在未来工作中,政府首先需要积极做好社区接纳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到社区志愿活动的政策,同时,也需要在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资金投入进行加大,以此从资金角度做好服务活动的保障。同时,高职院校也需要能够对学生志愿者内在方面的合理需求引起正确的认识,通过对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对于踏踏实实参与服务,以及获得一定良好服务成果的集体与个人做好对应的表彰。具体来说,社区与高校每年可以对大学生社区职员服务的现今个人与集体做好考核评比工作,对于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当中表现较为突出、活动达到一定时量的学生,则可以对其授予授予社区荣誉居民证书,并在具体的择业以及评优方面优先考虑,通过这部分方式的应用对其进行鼓励,在对志愿者对自身价值肯定进行增强的基础上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社区的志愿服务当中。

(六)建立长效机制。要积极做好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化以及长期化的推进工作,做好社区当中学生志愿服务的品牌建设。通过项目化运作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实现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使得志愿服务也具有相应的品牌。具体来说,首先高职院校需要能够积极做好社区职员服务项目化申报方式的推行,可以由学校对相关项目进行提出,由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特点进行选择,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能够根据社区实际需求以及专业知识背景情况做好项目的自主确立。其次,需要对社区当中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流程进行建立与完善。具体来说,可以积极的组织专业教师做好评审小组的组成,通过结题答辩以及立项答辩方式的应用对不同项目做好成果评审工作。对于经过评审通过的项目,則需要给予其一定的支持与奖励,做好项目成果的验收与推广。此外,也需要能够做好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阵地化建设,在同社区加强沟通联系的基础上对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基地进行建立,通过对资金的多渠道筹措对基地的长期运作提供保障。以此使学生在具有自己阵地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使自身从中受到锻炼的基础上使社区也能够从中获得实惠。

在上文中,我们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工作中,需要政府与高校能够从多方面入手做好问题存在措施的应用,更好的提升学生志愿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徐佳,陆晓敏,陈莉莉.社区志愿服务若干问题与对策略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

[2]张亚楠.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调查与思考[J].唯实(现代管理).2017(09)

[3]单程程.吉林省社区志愿服务现状调研报告[J].知识文库.2016(09)

[4]红山区委宣传部课题组,郝丽英.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对策研究[J].松州学刊.2016(06)

[5]杨小云.论治理视域中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6]何春华.浅议民间社区志愿服务发展障碍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7)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大学生问题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