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理论实践分析

2018-04-12 04:29白玉婷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实践分析高职院校

白玉婷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水平显著提升。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界的关注一直是社会舆论的焦点。本文以高职院校为教育的切入点,通过详细的分析高职院校的特点,结合对现阶段声乐教学理论的基本内涵分析,详细的对新时期声乐教学理论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理论;实践分析

前言:

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水平和实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相应的,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近几年,世界一流大学、双一流学院等渐渐兴起,社会对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注越来越强,对于现今时代下高效的教学改革更是翘首以待。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完善我国教育体系改革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一种缓冲,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高职院校中声乐相关专业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有关声乐教学理论实践的研究分析开展开来,并且取得不错的成果。

1、高职院校的特点

首先,何为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简称“高职”,代表着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两种——专科和本科。我国教育体系中专科和本科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学历教育层次,但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时国家也要颁发并承认其相应的学历,一般来说,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为三年制,毕业时颁发专科毕业证书,而我国本科实行四年制,毕业之后为学士学位。本科和专科虽说不同,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也会依法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一切福利或者待遇[1]。

在我国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中,教育部明确规定规定,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等三类专业系别的专科,其所存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在其校名后加上"职业技术学院",或者在名字后面加上“职业学院”等字样,而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层次,相对应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改名为为"高等专科学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不管是 "职业技术学院"还是“职业学院”或者是"高等专科学校",均是高职院校特有的后缀名称,均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发展,教育部相关智能部门为响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规划,要求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的)从2012年起开始允许与本科院校合办,试办开设本科层次的专业。在教育针对性方面,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一般是学术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一般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两者的侧重培养方向不同。

2、声乐教学理论的基本内涵

声乐是一门神圣的艺术,是人类最美的“梵音”。想要真正的做好声乐教学理论的研究,首先要做的是对声乐事业和教学事业抱有一颗“赤诚之心”,要敬畏声乐这门艺术,要敬重教育这门事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声乐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教学理论,为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理论研究实践分析奠定基础。

那么,声乐教学理论到底是什么?

声乐教学理论是声乐相关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是对于学生声乐知识启蒙的重要基础,声乐教学理论主要是指导学习者去认识声乐艺术,去感受声乐艺术,最后达到运用声乐艺术的目的,其本身是一种科学性规律。声乐教学理论是对声乐理论的一种丰富,通过声乐教学理论研究,可以拓宽声乐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个整个声乐教育事业有非常强的贡献意义[3]。

声乐教学理论包含对声乐理论知识的研究,在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理论授课中基本上都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的,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随着诸多专业学者对声乐教学理论的不断探讨和研究,声乐教学理论的内容已经渐渐的趋于全面、系统,并且跟现实生活中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有较强的关联性。目前,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于声乐教学理论的不少问题都有獨特的见解,给声乐教学理论研究带来了新意[4]。声乐教学理论是将有关声乐的理论集中起来,并且涵盖了很多不同学术领域的内容,比如说美学、社会学、史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有助于对高职院校学习者更加系统的认识声乐、感受声乐、运用声乐,对高职院校相关学生的培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新时期高职院校对于声乐教学理论的探究

3.1课程设置方面

当前,高职院校声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来看比较科学合理,课程的相关设置也考虑了适用研究。但是在一些课程设置的细节方面仍有很多地方未尽如人意。 比如说在高职院校的声乐相关课程设置中,学生的实践课比例明显不足,未能突出高职院校“非师范性”特点。应该适当的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声乐教学课”,注意在平日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声乐教学理论的研究。再比如说高职院校的一些新型课堂,例如声乐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理论的课程设置时没有被列入设置之内。在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理论研究中,实际的高职院校声乐教育教学中,相应的知识性课程太多,而能力性课程太少,某些程度上这样的课程设置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将知识转为能力的进程和质量,最终影响整个声乐教学理论的研究,对高职院校声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2教材选用方面

在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理论研究中,要着重加强对教材的重新选择和使用。目前来说,很多高职院校仍然使用陈旧的教材版本,并没有对其相应的教材进行相应的更新换代。新时期中,高职院校对于声乐教学理论研究中,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教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众多的声乐教学相关教材中优中选优。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一个新时期中,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爆炸”时代,相应的信息更新度与知识更新度都很高,可谓是日新月异、新颖独特。在这样的时代下,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理论研究要与时俱进,多选用那些观点先进、思路超前的教材,要通过相应的声乐教学改革研究来适应新时代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多选用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选择要注意实效性,实用有效才是“硬道理”。

总结:

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也是在不断进步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理论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具体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理论研究实践分析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加强对声乐知识结构、现实教学能力、实战中的教学经验、专业性理论研究的细节研究,真正的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为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理论研究实践分析提供相应的专业化帮助。最后,祝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理论研究实践分析工作进展顺利。

参考文献:

[1]谭云波,浅谈声乐教学中师生相互了解与适应的重要作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4).106-108

[2]陆小兵,陆丹青,高职声乐教学中多种唱法的共融与科学运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3).1-7

[3]于萍丽,论声乐教学中主课教师和艺术指导之间的配合[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78-79

[4]贺斯跃.高校声乐教学中面临的几个问题——论高校与地方音乐教育体制的改革[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 (2).88-89+91

猜你喜欢
实践分析高职院校
浅谈电话交换机维护技术及其运用实践分析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