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

2018-04-12 04:29童美娇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数学教学初中

摘要: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愈加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也比较注重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一种实现师生、生生有效互动的方法。本文就对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应用进行探究,为一线数学教师的教学互动开展的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模式就是是学生在课堂上、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这一模式,学生的学校效率得到优化,教学目标也能很好地实现。在合作学习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下文就对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指出其中不足及应对措施

一、初中合作学习模式的现状分析

首先是学生比较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因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际数学水平存在着很多大差异,一些学习基础比较拨入的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较差,实际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学习活动的参与主动性也不高,特别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常是以学生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为主导,其他学生基本上都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这样一来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学情不够了解,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出现过量的情况,学生产生沉闷,甚至是抵触情绪,最终得不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是教师将合作学习模式当成是简单的小组讨论模式,忽视了对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教学任务涉及也不够科学,实际学习活动开展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合,这样一来,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就不能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的无法保证,合作学习也变得愈加机械化。

最后是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未能贯穿教学始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贯穿教学始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合作学习模式却未能贯穿教学始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提升与保证。特别是在课堂外的环节上,合作学习模式的得不到很好落实,学生对学生的完成态度不够认真与严谨,对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正确认识合作学习,增强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模式时,要正确认识合作学习,指导合作学习的开展是为了完成学生的共同学习任务,明确小组内的分工,增强小组内的互助性学习效果。教师要积极革新自身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学生合作学习中,促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晚于、学会倾听,并能尊重他人,教师要结合长期教学经验,总结出最佳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建立合作小组。在小组建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以及个人性格等因素,实现合作学习中“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局面,为小组成员中的互助学习以及公平竞争提供便利。根据班级的人数,每个小组的成员以4到6人为佳,使用前后位置的坐法,便于小组成员的互动与交流,给小组成员分派不同的角色,像组长、报告员、检查员、记录员等,角色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调换,确保小组间优等生的绝对优势被缓解,保持小组间的机会平等与均衡,使得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增强合作学习的实际应用效果。

(二)选择恰当合作内容,优化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效果

新课改以来,初中数学小学愈加注重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但是初中数学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这就需要教师结合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选择出适合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内容,实现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效果的优化。在数学教学中,一些选择规律性比较强,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数学公式与定理,就比较适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比如,“平方差公式”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出四个计算题,“(1+2x)(1-2x)”、“(2a+5)(2a-5)”、“(100+1)(100-1)”、“(x+8)(x-8)”,安排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对这些计算题进行计算与总结,归纳出平方差公式的规律与特点,一步步启发学生找出计算题中的规律,深入小组学习中,针对不同小组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指导,等到实际成熟之后再组织小组间的交流,确保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开展效果。

另外,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可以实施任务学习法,将任务落实到小组而合作学习中,使得小组的成员有分工又有合作,根据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记录小组的成绩。这种学习活动与数学教学中的任务学习法,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课堂上以及课后实施,比如。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安排小组合作,布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积极讨,像二次函数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比较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二次函数图像的形状”、“函数的顶点实施什么?”、“函数的对称性如何?”、“二次函数图象的是怎样的?”等,安排小组成员进行互帮互学,增强小组成员的积极学习。

(三)构建教学评价机制,落实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意义

教师还可以配合以成熟的评价机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根据学生在小组中等不同表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还可以组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与自评,由组长记录每个组员的表现与成绩。在实际活动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额思想活动与表达方式,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错误,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与指导,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及良好的学习秩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实际活动中得到激发与培养。教师对学生的实际结构进行科学测评,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交际与合作能力也应当是评价中参考内容。在实践中,若是学生与教师,其他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实际合作学习开展效果就得不到保证。学生现如今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教师也要根据评价结果,反思与总结合作学习实施中的不足,并在接下来的实施中进行积极改善与优化,确保合作学习在初中教学中的意义得以发挥.

总结: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一线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积极安排与实施合作学习活动,促使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实现初中生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參考文献:

[1]金永,蒋玉林.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J].中国培训:1[2017-12-29].

[2]张雪梅.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J].中国培训,2016(02):294.

作者简介:童美娇(1974,7)女,籍贯:海南,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二级,工作单位:海口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数学教学初中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