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8-04-12 04:29夏茂进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向核心素养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明确了面向全体学生,使其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使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教学宗旨,不断优化理念认识,改进方法策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着重分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以此论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涵

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提出,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的核心素养实际上指的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它关注着每位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及发展,其教学核心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听说读写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根据课标要求、充分挖掘课程价值,全面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切实提高广大小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任务从落实“双基”到围绕“三维目标”,再到培养“核心素养”,彰显着语文教学从“教书育人”到“立德树人”的根本性任务的转变。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核心素养指向了人的终生发展,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享语文学习过程,从而大幅提高学习能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积累和运用能力,为学生的语感、阅读理解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奠定必要的基础;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必要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思维品质,提升语言实践能力;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能够真正引领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全面优化教学体系,引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行为改进,提升语文课程价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教学的归属点,更是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教师设计科学的教学目标,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学习目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就需要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才能够合理地构建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制定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深入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精准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包含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学段目标等;2.建立单元整体意识,了解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弄清本课教材在单元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3.充分研读教材内容,了解教材中包含的知识点,明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基本能力,以及科学地引导学生掌握哪些学习方法;4.深入了解学情。例如,沪教版语文第六册《不知疲倦的人》,教师从发展学生的“语言素养”出发,制定出如下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学习书写“攀”“弋”,理解“孜孜不倦”“游弋”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第二自然段写法;学习抓关键词提问;尝试背诵第五自然段;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陈景润对待学习、工作不知疲倦的精神。

科学制定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才有灵魂,才不会偏航。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思维的训练和发展

思维先于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的发展制约着语言的表达。有的学生纵使有着丰富的语言积累,但是总呈现出缺乏逻辑性、模糊不清的语言现象,归根到底就是思维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学所应该培养的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维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

1.引导学生关注行文思路。阅读教学教师需以起统领作用的主问题为引领,再用少量几个存在逻辑关系的问题组成一条与作者行文思路相契合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既是教师的“教路”,亦是学生的“学路”。学生关注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同时也是在为自己言语思路的形成提供帮助。

2.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语言。李海林先生说,阅读教学的中心就是学生与语言的接触。学生与语言的接触过程也就是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教材中的选文给学生的“语言生长”提供了养分,教师应带领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感悟语言,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围绕语言现象发表见解、针对人物进行评价、模仿范式进行练说、练写,逐步建立起读写(说)的转换。

3.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批判。阅读教学是学生向文本“趋同”的过程,也应是“求异”的过程,教师要敢于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批判。引导学生质疑、批判主要指向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具体表现在对作者的用字、用词、标点、构段方式、行文思路等方面的质疑与批判。如在沪教版第十册《冰城》一文的教学末段,教师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有学生就提出,应在最后一个自然段“勤劳、勇敢的人们”这里再加上“智慧”一词,并给出了充分的理由。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合理运用教学评价

这里的教学评价专指课堂教学评价,它具有诊断、导向和激励等功能。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及时针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情况进行必要的个性化的评价反馈。评价的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在标准明确的前提下甚至可以是学生本人。教师通过合理的评价,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學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充分认识其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革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语文素养,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戴一珺.“阅读能力”到“阅读素养”的转换——核心素养下英语阅读教学刍议[J].英语广场,2018(01):136- 137.

[2]颜婷婷.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群文阅读对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2):54-55+60.

[3]曹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刍议——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06):90-93.

作者简介:夏茂进(1982.07)男,学历:本科,职称:小教一级工作单位:松江区泗泾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向核心素养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犬只导向炮
立足文本,以读促写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