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三维创新驱动模式研究
——以比亚迪创新模式为例

2018-04-14 04:56
江科学术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形状颜色设计

周 婷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一、三维创新驱动力的内涵及比较

(一)三维创新驱动力的内涵

意大利学者罗伯特·维甘提(Roberto Verganti)在《第三种创新》一书中,从技术开发的产品功能维度(实用)和产品的意义维度,区分了3种创新驱动力,分别为技术推动力、市场拉动力和设计驱动力。技术推动创新是指借助于技术突破,实现产品性能的飞跃;市场拉动创新是指借助于深入分析消费者需求,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设计驱动创新是指采用颠覆式创新的方式,针对消费者赋予商品的内在意义进行创新[1]。维甘提的设计驱动创新理论是创新概念的重大突破,他创造性地提出企业创新的三维动力是技术、市场和设计。

(二)三种创新驱动力的比较

技术推动的颠覆式创新是技术主导型的创新,反映了科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技术主导型创新是研究的焦点。这种创新模式是激进的、革新的、不连续的、新范式的。市场拉动的创新建立在对消费者的周密分析之上,企业根据这种分析结果来寻求技术突破,从而生产出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或对已有产品进行更新以适应发展趋势。消费主导型创新是市场拉动创新的一种,它的目标不是质疑或重新定义产品的内在意义,因而是渐进性创新。设计驱动创新是由全新理念来推动的,企业通过对产品内在意义及产品语言的突破性创新,向消费者传达全新的愿景。然而,这三种创新并不是完全割裂,泾渭分明的。在渐进性创新中,技术和设计也会发挥作用;在颠覆性创新中,市场也有其重要性。

二、企业创新中的驱动力耦合模式及其效果分析

传统的创新模式往往忽略三维驱动力的作用,因而传统的企业创新模式大抵分为技术-市场双重耦合模式、技术-设计双重耦合模式和市场-设计双重耦合模式这3种。自从维甘提提出了设计驱动的理论,设计成了企业创新驱动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技术、市场和设计三维创新驱动力模式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认可。

(一)技术--市场双重耦合模式

技术-市场双重耦合模式指的是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技术和市场相互作用,从而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企业产品市场份额的增加。这种模式在企业创新的特定阶段可能有所成效,但是由于这种模式内在的缺陷,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整,只会造成企业创新活动的失败,甚至企业的破产。

朗讯是一家通讯网络公司,集研发、产品为一体,形成了完整的技术链。朗讯为了适应开放的市场环境,采取收购的形式,在1996年到2006年间收购了41家公司,耗费资金超过470亿美元。但是这些努力均以失败告终。一个企业的创新模式要在合适的时间,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企业的发展重心和结构。朗讯公司一味重视技术的推动力和市场的拉动力,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最终导致朗讯企业创新活动的失败。

(二)技术--设计双重耦合模式

技术-设计双重耦合模式是指技术和设计两个要素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技术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设计赋予了产品内在的意义,给消费者不一样的体验,从而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产品销量不断增加,取得企业创新活动的胜利。但是,这种模式不能完全照搬,它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适用主体,其内部也存在一些不足,只能适用于企业发展的特定阶段,需要后期及时的调整和改善。

任天堂公司的Wii游戏机颠覆了电子娱乐产业的传统,是技术和设计颠覆式创新的完美结合。一是Wii游戏机重新定义了游戏的概念,玩游戏不是完全沉浸虚拟世界,游戏的目标群体也不一定就是青少年,游戏是一种健身,游戏的覆盖群体应该是所有人;二是任天堂公司在微型传感器系统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此基础上开发微机电系统,感知玩家的速度和方向,实现虚拟挥拍等动作。技术-设计双重耦合模式能够帮助特定对象在特定时间取得创新的成功。但是这一模式并不完善,不具有普适性。

(三)市场--设计双重耦合模式

市场-设计双重耦合模式是指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市场的推动和设计的驱动作用得到了较大的发挥。这种模式既关注市场的发展趋势,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注重产品外观的设计,满足用户体验,从而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迅速占得市场份额,增加产品销量,促进创新活动的成功。这一模式关注的重点是消费市场和消费者,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只适用于企业发展的某一阶段,要结合自身状况加以合理分析。

微软公司能够长期屹立不倒,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产品及组件结构样式的非凡定义,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喜好进行产品的调整。比如,消费者喜好使用图表,喜好利用浏览器来浏览网页,喜好利用直观形象的操作界面来进行人机互动等。微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产品改善,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市场-设计双重耦合模式的成功必须建立在产品强大的技术水平上,没有技术的支撑,市场和设计也只能是无源之水。因而,这种模式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很高,适用范围有限。

(四)技术--市场--设计三维耦合模式

技术-市场-设计驱动模式区别于以上三种传统模式,传统的二重驱动模式虽然在特定时期能取得一定成效,使得企业阶段性的创新活动取得成功。但是,传统的二重耦合模式只适合企业某一具体阶段的发展需要,企业长期持续的创新需要三维耦合模式的支持。三维耦合模式创造性地将技术、市场和设计三要素集中起来,发挥三种驱动力的优势,从而努力生产技术过硬、满足市场需求、外观和用户体验好评的产品。这种模式充分考虑了技术、市场和消费者身上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企业的创新活动根据三者的变化来对产品进行完善。这种模式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模式,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以往的便携式播放器功能很多,使用也方便,体积也较小,但是在形状、大小和风格方面和传统的随身听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些便携式随身听只注重技术的革新,是对技术领域创新模式的最好诠释。但是苹果公司没有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按照市场的需求,对播放器进行了内在意义的创新—让消费者自己制作音乐。苹果公司发明了iPod音频播放器、iTunes软件、在线商店等一整套系统,这套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了无缝体验[2]。因而,iPod在市场上大卖,广受好评,成功地从众多播放器的脱颖而出。尽管如此,技术-市场-设计三维创新驱动力的耦合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对三类驱动力的比重进行调整,而不能一直生搬硬套。

三、企业三维创新驱动模式的纵向案例研究

(一)子系统的协同作用保证了比亚迪企业创新能力的动态发展

专利是企业创新的产出,专利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本文采用专利数据来分析比亚迪的三维创新驱动模式。传统的分类标准是把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本文把专利分为技术类专利、市场类专利和设计类专利三类。如果一项专利同时具备不同类型的专利特点,那其也有可能同时属于两种以上的专利类型。本文根据专利的具体描述,通过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来划分三类专利。技术类专利的关键词是发明、创造、制备方法、应用等,市场类专利的关键词是市场、实用、应用、反馈、更改等,设计类专利的关键词是外观、设计、颜色、形状、材质等。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王传福1995年创立的,总部在深圳,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更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截止到2016年,比亚迪企业创新系统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1998),专利数量是0项;第二阶段(1999-2003),专利数量是185项;第三阶段(2004-2010),专利数量是9744项;第四阶段(2011-2016),专利数量是9586项。

第一,企业创新模式子系统间协同作用的理论分析。企业创新模式系统的组成要素就是企业创新模式系统的子系统。比亚迪企业创新模式系统分为技术子系统、市场子系统和设计子系统3个部分。比亚迪企业在其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企业创新能力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很重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任何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会有一个相对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有时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甚至会出现一个绝对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企业创新能力之所以产生这种上升或者下降的原因,除了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外,从协同学的视角看,企业创新能力系统这一动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作用以及协调程度才是根本原因。

第二,比亚迪创新模式子系统间协同作用的数据分析。比亚迪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相对上升的过程。在1998年-2008年,比亚迪公司企业创新能力经历了一个绝对上升的过程;在2009年-2016年,比亚迪企业创新能力经历了一个相对下降的过程。总而言之,比亚迪的发展是一个相对上升的过程,中间穿插了绝对上升和相对下降的过程。比亚迪每类专利的数量变化则显示了比亚迪技术类、市场类和设计类专利的数量都保持了一个绝对上升的过程。这主要得益于比亚迪企业技术子系统、市场子系统和设计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一致,保持了企业创新模式系统内部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有序运转,从而保证了企业创新能力在动态系统中的变化发展。

(二)比亚迪汽车创新模式子系统间的层级性

比亚迪的企业创新经历了4个阶段。市场类和技术类专利数目发生了较大的波动,而设计类专利的变化则比较平缓。3类专利在第二阶段,数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在第四阶段,各类专利数又都有了明显的回落。3项专利在4个阶段所呈现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3类专利数目所占总数的比重都有所波动,但是后3个阶段,3类专利所占比重波动都比较平稳,技术类和设计类的波动较小,市场类的波动较大。第三阶段,技术类所占比重有所提升,市场类和技术类所占比重都有所下降。第四阶段,技术类、市场类和设计类专利比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市场类专利所占比重下降了6.8%。

第一,企业创新模式3个子系统在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具有层级性。比亚迪企业之所以能保持较好的技术创新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其企业创新模式系统中,存在着能够左右其技术创新能力强弱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直接影响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简单而言,就是各个子系统对创新能力整体效能的影响程度不同,所以推断出企业创新模式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的地位是存在层级的。这要求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模式中能够起到稳固加强作用的子系统的主导作用,注重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作用。

第二,企业创新模式3个子系统的地位在创新活动中不断进行调整。比亚迪在发展的4个阶段,技术子系统起主导作用,一直占据高比重,发挥着其对企业创新模式系统的稳固作用,市场子系统占据重要地位,设计子系统所起的作用就相对次要,但是3个子系统所占比重、所起的作用也随着时间的演变进行着动态调整。3个子系统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促进,使企业始终保持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取得成功。

(三)比亚迪汽车创新模式子系统的非平衡性

比亚迪企业的技术类专利、市场类专利和设计类专利在比亚迪发展的4个阶段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虽然各类专利整体都保持了上升的态势,但是3类专利在具体阶段的数量差距悬殊。比如,第三阶段,技术类专利数目是9042项,市场类专利数目是4064项,设计类专利数目是702项,技术类专利是市场类专利的2.2倍,是设计类专利数目的12.9倍。此外,相比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三类专利数量出现小幅减少,不同子系统间以及同一个子系统在不同阶段都呈现出非平衡的特点。

第一,企业创新子系统的非平衡性导致巨涨落。企业创新系统内的各子系统的技术能力和行为特点具有多样性,也就是说各个子系统的创新资源分布、创新特质和创新知识具有差异性,各子系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差异性和非平衡性。技术创新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相互影响,这种相互作用产生作用流,势必形成势差,从而导致企业创新系统内部的非平衡性。系统的非平衡性是企业创新模式系统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演化的必要条件。由于企业创新模式系统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再加上技术创新子系统之间又存在非线性作用,因此系统中的微小涨落会被放大,演变为巨涨落。因此,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创新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负反馈和正反馈等非线性作用,使得系统从内部的微小涨落演变为巨涨落。

第二,比亚迪企业创新模式非平衡性造成涨落的表现。随着时间的变化,比亚迪企业所处的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发生着动态变化,因而比亚迪企业创新模式的子系统和整体系统间都将存在势差,导致了企业创新模式系统的非平衡。这种非平衡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子系统间,还存在于整体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因此,技术子系统、市场子系统和设计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企业创新模式系统和外部环境间的非线性作用,都会导致各个子系统的微小涨落被放大,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等非线性作用导致子系统内部的微小涨落变为巨涨落,从而导致3类专利数量自身都发生着变化,每年的专利数量也存在差异,这种非平衡性推动着比亚迪产品的不断创新。

(四)比亚迪汽车模式系统发展的自组织特性

比亚迪企业创新发展的第四阶段(2010-2016),是技术、市场和设计3类动力耦合形成的技术创新和功能创新。比亚迪公司申请专利的总数是9586项,其中设计类627项,技术类8848项,市场类3446项。技术类专利是推动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所占比重达到92.30%;市场类次之,占总专利数的35.95%;设计类所占比例最少,为6.54%。在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这3类专利所占比重趋于平稳,呈现出较强的平衡性。

第一,企业创新活动自组织特性的两个层次。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创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自组织关系,主要是各子系统间相互耦合及耦合的程度的问题。子系统间的自组织特性目的是为了促进创新系统这个整体的进化,使整个系统处于最优化的状态,各个组成部分良好运行。但是,创新模式系统有效运行的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各个子系统的功能整合达到最优化,二是各个子系统本身要有创新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创新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各个部分通过联系相互耦合,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二层次是创新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间的自组织问题,这个层次主要探讨的是创新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外部相互作用的技术创新自组织系统。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性揭示了技术创新的演变方向,它与传统技术创新只为获取经济利益的目标不同,技术创新自组织系统增加了促进创新系统内部和外部协调发展的目标,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大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比亚迪发展阶段中自组织特性的具体表现。比亚迪企业创新发展的第四阶段(2010-2016)即比亚迪企业的调整阶段,这个阶段技术类、市场类和设计类专利数量和所占比重发生了一定调整。第四阶段各专利所占比重和第三阶段相比,技术类专利所占比重下降了0.5%,市场类专利所占比重下降了5.75%,设计类专利所占比重下降了0.66%。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节能减排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顺应时代的发展,比亚迪将电动汽车发展战略,致力于生产性价比和环保性都较高的电动汽车,同时把业务拓展到新能源领域。因而,比亚迪公司在此阶段,根据社会环境的要求,对公司的战略做出了大幅调整。比亚迪企业创新模式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良性互动、相互推动。比亚迪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适应环境,根据新的环境调整发展战略,推动了比亚迪企业创新活动的有序进行。

虽然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以及经营理念,然而企业创新模式却存在诸多相似点并相互融贯,比如构成创新模式的子系统不再单一化、子系统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普遍存在、子系统之间通过协同作用进一步影响到企业创新模式作用的发挥等等。整体论思想在企业经营以及技术创新等领域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特别是在技术依赖型企业中,合理整合创新模式当中的众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则显得尤为重要,以比亚迪的创新模式为例,该创新模式可以看作是一个由技术子系统、市场子系统以及设计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通过协同作用以及自组织作用,3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交叉与融合,往往会突现出该阶段起决定作用的序参量,因而每个阶段的模式各具特色。作为开放系统的创新模式时刻处于运动发展之中,与外界信息的更新速度随着科技进步也逐渐加快,因此,创新模式系统也在不断学习、适应外界环境,及时将技术、市场、设计等信息进行反馈,进一步完善创新模式。整体论要求重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作为企业发展子系统的要素之一,企业创新模式的结构调整、功能的发挥也要受到下向因果作用的影响。因此,在企业管理以及企业创新模式中渗透整体论思想,对于企业整体能力的提升和结构性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形状颜色设计
挖藕 假如悲伤有形状……
你的形状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特殊颜色的水
心的形状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