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愉快教育实践研究 铸就少先队员追梦之路
——记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特级校长、特级教师鲁慧茹

2018-04-23 06:44
少先队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少先队礼仪校长

□ 张 燕

鲁慧茹,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现任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劳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上海市静安区领军人才、静安区第一届“静安杰出人才”等光荣称号。

愉快教育是一师附小创始人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发展,至今已有35年之久,其坚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优秀的学校文化与办学传统。鲁校长全程参与、研究愉快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她认为:(1)愉快教育是一种先进的办学思想。它不是单纯地教学生去应试,会做题,而是教会学生做人;它不仅关注智能教育,更重视情感、价值观教育。(2)愉快教育还是一种先进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学生是愉快教育的前提和基本态度。(3)愉快教育也是一种课程观。课程学习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育核心素养的过程,其过程中的愉快和刻苦并不矛盾,两者可以互相促进。愉快教育的探索深深扎根于素质教育的土壤,附小多年来德育与少先队的生动实践为愉快教育的推进提供了宝贵资源,同时,愉快教育的推进也促进学校德育与少先队工作不断走入新境界。

一、构建儿童德育,为感悟内化奠定基础

“每一个附小的儿童都是聪明多才的,每一个附小的儿童都是阳光自信的!”这是鲁慧茹校长对附小儿童的期许。多年来,鲁校长始终将“实践体验,感悟内化”作为德育工作的主线,关爱着附小儿童的茁壮成长。

1.目标内容,突出年段重点

鲁校长反复强调:教育工作必须细致无痕,必须关注实践,强化自主。因此,学校重视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明确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的目标序列与内容体系,有序落实学生的文明行规养成。学校确立了校本行为规范教育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懂礼仪、会学习、能合作、有创造”的附小活力少年。在总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学校以“快乐成长D o R e M i”为主线,把全校五个年级分成低、中、高三段,用礼仪教育来统整,形成序列。同时把学校育人目标化入各年段,做到“一个年级一重点,一个礼仪一目标”,一年级基础礼仪,二年级学习礼仪,三年级交往礼仪,四年级形象礼仪,五年级自主礼仪,明确礼仪目标,落实实践活动。

2.明理教育,突出童趣童化

鲁校长认为,儿童德育,其本质是探索儿童的成长规律。老师们在教育过程中只有把握其本质,使教育方法凸显童趣童化,才可能打开学生的“情感阀门”,教育才能做到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文明礼仪能培养孩子的爱心、自尊和自信,它是每个孩子道德成长的起点。附小的文明行规学习内容,都被孩子们编成了一首首朗朗上口的礼仪童谣儿歌,这些儿歌形象生动、明了易记。附小校园内一日常规的礼仪童谣墙、附小的《礼仪儿歌童谣集》、附小的《礼仪小手册》都在向同学、老师、来宾、家长介绍我们的行为规范。各个年级通过“读、吟、背、做、议”,让孩子们能知晓礼仪、践行礼仪。

3.实践训练,突出多维多样

怎样以活动为载体,达到育人目的?如何在活动中凸显育人功能?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也是鲁校长带领团队一直在研究和实践的问题。学校尽力构筑与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途径的全方位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温馨教室建设,展示班队特色、精心打造行规教育氛围;培养阅读习惯,将阅读与学生的礼仪教育有效结合,成为行规教育有力抓手;借助仪式活动,紧紧抓住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等仪式教育机会,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多角度、多层面的教育;渗透学科课堂,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意志品质的保持;心理专题介入,从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评价等心理层面,设计与心理教育整合的拓展型课程,提升教育的效果。

4.内化于行,突出自主管理

鲁校长始终关注队员自主活动能力的提升,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自主设计自己的队活动。附小的学生是快乐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附小的学生是自主自动的,每一项活动都是学生喜欢的,因为每次活动的筹备和决策中都可以看到我们附小学生的身影,都能够听到队员们心底的声音。“为自己的活动发声”,自己的活动自己搞。

在附小的少先队活动中,我们的老师只充当“制片人”和“顾问”。每个中队,都设立了岗位制度,以小岗位建设为抓手,通过人人出力、认真负责、积极进取的小主人意识的培养,创建温馨向上的班队集体。每个队员都能在小岗位上为集体服务、出力,不仅锻炼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小主人意识,还学会团结协作。一个个小岗位就是队员自主成长的大舞台,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参与中,获得成长与进步。

5.激励导向,突出良性循序

学校因势利导,创建了多维的评价方式,以达到激发学生文明行为实践的效果。学校设置了各种特色评选,引导文明言行,我们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多方面发掘学生行为方面的闪光点。建立优课体验机制,营造良好班风。每周对获得行规流动红旗的班级增加学校优质拓展课程的整体体验,如高尔夫球、美味厨艺、汽车馆体验、创客中心体验等等,提升班队集体的行规争创热情、培养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班风。设计文明“礼”赞,为文明行为点赞。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奖券,如与校长合影、与老师合影、高尔夫课程体验、美食课程体验、免作业、额外借书资格等等,进一步激发队员自主发展的愿望与热情。

二、关注团队组织,为自主成长指引方向

少年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少先队组织,少先队组织是儿童成长成才的沃土、摇篮。30多年来,附小的少先队教育一直是愉快教育实践与研究的主阵地。

1.规范入团入队工作,扣好人生第一粒钮扣

儿童团是少先队的预备队,是少先队教育的分层组织,附小的苗苗儿童团组织旨在探索幼小衔接,“快乐加入儿童团”的团前教育过程是卓有成效的。为从入学第一天就激发孩子向往儿童团组织、盼望戴上绿领巾的愿望,鲁校长带领德育团队,在暑假中就聚焦“团前教育”专题开展研究,将其融入附小学子成长必须体验的20+件事的活动实践中。

“我入队我光荣”是二年级的年段主题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六知六会”,在活动中学习少先队的光荣历史,理解少先队组织的意义,知道队组织的标志、队礼的含义等,激发孩子成为少先队员的自豪感,使他们更懂得入队后要以实际行动为红领巾增添光彩。

附小的团队组织活动,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儿童团、少先队建设,将隆重的仪式教育融入学校整体教育工作中,结合到常规工作和形势教育中,做到届届有仪式,年年有新意。

2.指导少代会工作,快乐队建显成效

今年,少代会代表们在履职过程中,发现了学校游泳课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由于三个班级同时进游泳馆,更衣室无法容纳,过于拥挤,游完泳后也一样。于是他们提出了提案:游泳课三个班相对错时,以杜绝安全隐患。收到这样一份提案,鲁校长深深地被少先队员的主人翁精神感动,在闭幕式上为提案作了认真解答,采纳并责成教务处进行改进与落实。少代会是学生自主管理的机制与平台,鲁校长鼓励队员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建设,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重视队员的提案,每年都将少先队员的提案拿到行政上重点讨论,她尊重每一个队员的意见,逐一回复,并要求行政各个部门有序落实与反馈。附小的小主人们为自己的提案能被采纳应用感到自豪,进一步提升了主人翁意识和“参政议政”的能力与水平。

以少先队组织建设与活动为抓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少先队员树立理想信念,明确成长方向,放飞童年梦想,增进对“中国梦”、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情感。每个学年,学校都组织队员们开展指向明确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快乐有梦,幸福追梦,执着圆梦”的主题系列活动,我们倡导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每学年的“五个一”实践活动,要求每位队员拥有一个梦想,制订一份规划,寻找一个榜样,练就一项本领,进行一项自评,引导学生有理想,会行动,盼成功。

3.建设校园十景,为少先队员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校园中的每一个场所,都是一种思想的传递,一种文化的表达,鲁校长着力建设一个和谐优雅的校园环境,以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重点打造了“十大童趣学习场景”:圆梦楼——学习琴棋书画的俱乐部;科技坊——探究实践,撰写实验论文的梦工厂;森林阅读吧——亲子互动,趣味阅读的书香森林;悦趣图书馆——畅游书海,静心阅读的书友会;农艺园——研究种植,设计标牌、写栽种日志的小园地;礼仪墙——展示师生共同创编的礼仪童谣的小天地;班级文化视窗——个性展示交流的平台;书香廊——随处阅读的不同主题情境的阅读走廊;“春芽”电视台——学生自编自导、自主亮相的展示舞台;“H a p p y”校园网——师生、生生对话的空间。鲁校长坚持队教协同理念,在学校大力创造有益于少先队活动开展、有益于少先队员学习锻炼的新空间,让校园真正成为少年儿童追求新知、交流思想、锻炼才干、展示进步的大课堂、大舞台。

三、研究活动创建,为个性发展搭建平台

鲁校长要求每一位辅导员都要以科研的眼光发现学校原有德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思考,并与学生发展处的老师们共同开展头脑风暴,设计解决方案,亮出了“附小学子成长中必须经历、体验的20+件事”这一崭新的德育品牌。

鲁校长主持了市级课题《“儿童立场”下学校年段德育主题活动整体优化的实践研究》,以“快乐成长D o R e M i”为主线,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将整个小学阶段用德育与少先队主题活动来统整,形成序列,落实到各年级。鲁校长特别倡导“三关注”:

一要关注儿童立场。愉快教育一贯主张儿童为先,只有尊重儿童的年龄、性格、性别、兴趣等差异,做适合儿童的事情,才能培育儿童,发展儿童。我们引导孩子学习、活动,要充分体现童趣、童真、童心,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能自主、自动、自信,通过自我教育逐渐养成正气、大气、灵气。

因此,在德育与少先队活动中,我们倡导少一点教师的主观性策划,多一点学生的主动和意愿;少一点活动口号,多一点切身的体验;少一点传统的规范形式,多一点孩子自己的能力锻炼。

二要关注整体优化。丰富的活动体验,是开展德育的有效载体之一,但活动不能碎片化,更不能随意性,要有学校整体的顶层设计。优化一,大处着眼,做融合,立高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渗透与学校愉快教育文化精神的传承内化,还要把培养目标与基础素养的养成有机结合。优化二,小处着手,做课程,抓落实,能操作。主要体现在:分年段有主题,针对性强;形成序列,引导做事,重在内化;全员参与注重体验,落实评价。优化三,落实德育目标,科学合理评价。学校加强对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探索,不仅考虑课程目标、内容,同时探索课程的评价。鲁校长带领团队为每个年级的队员设计了一份主题活动记录评价单,将活动表现、体会在记录单上一一记录,将活动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家校多维地进行,将活动的效果进一步延伸。

三要关注实施成效。只有关注成效,才可能在研究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调整与改进。我们欣喜地发现了课程实践的研究成效:第一,促进了学校德育的实化和有效性,德育成为可行可见的。第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每一次活动的组织实施,孩子在自我教育,教师也在自我教育,他们在过程中组织调控、总结及提炼,德育目标更清晰,课程要求更具体。第三,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成长。孩子们在评价手册上写下活动心语,感受到从设计策划、组织投入到体验过程的一系列成长经历,更重要的是学会大手小手的互帮互动,童心爱心的接力传递!

历经35年发展的愉快教育正在传承中不断完善,面向未来,鲁慧茹校长与她的团队将继续秉承要办最好学校的信念,不断为少年儿童健康的成长作出新的努力。我们相信,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一定会在新时代中创造新的辉煌,广大少先队员也一定会在新时代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少先队礼仪校长
锻造少先队品牌特色 谱写少先队工作新篇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加入少先队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筷子礼仪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礼仪篇(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