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队员都充满活力

2018-04-23 06:44上海市江宁学校
少先队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活动课少先队队员

□ 上海市江宁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试行)》的相关要求,我校积极响应、统筹安排,深入贯彻党的精神,紧紧围绕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努力为素质教育服务,大力推进我校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近三年,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办学理念,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始终坚持发展与创新,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以队员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如何真正让少先队活动惠及每一个孩子,使他们都能获得恰如其分的、健康的发展。我们开设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课,以儿童为根本、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引导队员以主人翁的精神快乐学习、自主发展,弘扬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将我校少先队活动课自查汇报如下:

一、规范管理,有序推进少先队活动课开展

学校坚持少先队工作领导,实行校长、党支部书记负总责的多层次德育管理模式。从学校领导到辅导员,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细则,成立了少先队活动课程教研小组,定期开展研讨教研活动,如“学习《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如何开展好少先队活动课”等。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工作体系。

学校致力于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根据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辅导员学习《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分年级实施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普陀区少工委《不一样的课程》《少先队活动》等相关文件和书刊等优秀的经验,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为全面推进少先队活动课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我校积极落实少先队活动课进课表工作,将原有课表调整为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并根据队员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分年段设立了教育主题,有序推进了少先队活动课的开展。经常性、规范性、持续性的少先队活动课,使辅导员进一步了解和规范了大、中、小队活动,增强了全体队员的组织意识、政治启蒙,形成了队员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成长取向。

二、夯实队基,有效保障少先队活动课实施

少先队员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是队集体的核心力量,是队活动的主体。学校少先队充分了解队员的实际需求,尊重他们的自主地位,了解他们的喜好,呵护他们的个性与潜质。

1.我的集体我创建

我们根据队员的个性,让队员来管理小家务,体验收获,开展各中队的快乐创建“三个一”活动:“独树一帜”,由各中队自行设计队旗、队标,打造属于自己中队的名片;“家庭一册”,记录在中队中成长的点点滴滴,描绘出一个动态的发展画面; “快乐一岗”,通过岗位实践,激发队员参与的热情,在广播操评比、教室卫生检查、午餐管理等“十大员”岗位服务体验中,培养队员的责任感和小主人精神,让队员学会交际,学会宽容、学会尊重。

2.我的队长我来选

各级小干部的选举是队员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己的“首领”当然是要自己推选,这是队员自主管理的需求。为此,我们在红星儿童团开展“豆选”活动,在少先队开展“我的队长我来选”的海选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自主权。我校的小辅导员带领红星儿童团员策划了“豆豆选头头”活动,通过红星团员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开展小干部的民主选举。于是,快乐的“豆选”成为一、二年级儿童团长的选举方式。“豆豆选头头”“头头分豆豆”,让儿童团员们的民主意识得到了培养,同时,对他们爱的教育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少先队的“我的队长我来选”职能部的改选,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张贴招募海报,候选人竞选演说、视频展示,候选人各显神通。我们更注重选举过程中的教育契机,在每一次的竞选中,大队部都会给全体大队候选人写一封信,既对候选人进行肯定,也提醒他们不要忘记感恩父母和老师在他们成长道路上付出的心血,同时让他们能正确对待选举的结果,告诉他们,参与过,努力过,这就是收获!这就是成功!

3.我的学校我管理

孩子们加入儿童团和少先队组织后,独立性、自主性、自动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发展,为了不断满足儿童们连续增长的独立自主的需求,我们充分发挥民主,让队员们做学校的主人,促进他们个性和谐完整的优化发展,使他们成为今天的小主人、明天的新主人。

学校搭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良性运作机制,使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校的三支队伍在班级内、校园内、社区内各司其职,充分发挥管理、检查和督促作用。

值勤中队是学校的一支检查队伍,主要职责是引领、督促、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各班的进校礼仪、领巾佩戴、两操规范、课间休息等常规情况检查评比,每周公布检查情况,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教育。学校共有三个校区,每个校区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岗位设置。如明山校区只有低年级学生,就由二年级各班轮流担任值勤任务,他们每周进行换岗仪式,有模有样。围绕低年级行规目标,帮助一年级小朋友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讲文明、懂礼貌、爱清洁,逐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值勤,学生们不断加深对各年级行规要求的认知,更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上,全面提升自身行为习惯。每周的值勤岗轮换制激发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于街道、园区、景区等室外场景。实现人群实时监控、人流密度预警、行人热点分布统计、行走路径识别,防范安全隐患,提升安保效率,优化场地设施布局。

在大队部的组织下,我校成立了“江宁学校红领巾巡访团”,他们不仅积极参与学校行规管理,及时发现校园内的不文明现象,同时在生活的社区里自查不和谐的现象:定期清理花坛内、走道里的垃圾,向市民宣传禁烟条例和禁放烟花爆竹条例,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还有四年级的小小辅导员承担一、二年级的团课、队课任务,进行仪式教育;组建绿色环保组,负责校园包干区以及校门口绿化带的环境整洁。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少代会,是同学们畅所欲言,大胆提建议的平台。几年来,根据他们的提议,学校的餐具全部换新了;洗手间装上了门板,放上了洗手液;走道内的垃圾桶由小变大了。每个年级的队员、教师都穿上了队员自己设计的年级文化衫,那是流动的队符号,那是属于江宁的s t y l e。

队的活力来自队员的内驱力,少先队不仅要教育儿童,更要激发队员发展的主动性。只有这样,少先队才有生命力,少先队员才有活力。

三、丰富体验活动,实现活动育人

少先队的活动课程是实现队员梦想的载体,学校少先队坚持分层设计、贴近生活、双主体开发等原则,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课程让队员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玩乐、学会创造。通过课程让队员们体验生长、快乐生活,积聚生命成长的力量。

(一)有活力的校本化活动

1.“双轨育优”队干部活动课程

双轨育优体系包括横向贯通、纵向衔接两条主线,纵向上旨在促进团队组织上的衔接,横向上贯通了课内与课外、网上与网下、学校家庭及社会等育人载体,覆盖了教学、社会实践、网络空间、技能培训等各个领域。

通过开展“能量补给站”“科学探秘馆”“实践大本营”“体验梦工厂”“化蛹成蝶——见证生命历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实现知识技能、实践体验、人格塑造等多方面育人效果。在方式上,主要是“三个结合”,一是“结合线上和线下”,线上活动包括积极分子自设“i P a d音乐梦工厂”体验台,以及“爱心微步”微公益活动,用“微信运动”中运动捐步数的方式为贫困地区的同学献爱心,线下举办了“活力江宁,我型我秀”的海选活动、爱心义卖活动等;二是“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结合”,设计集科学、人文、趣味于一身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让团员和队员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玩乐、学会创造,并及时将课程所学与实践相结合,感恩教育的“护蛋行动”,以及“体验梦工厂”中当消防员,与交警一同上街执法等;三是“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包括邀请家长做讲师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普陀区第五交警支队的警官来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心理行动课、邀请哈哈少儿的楚楚姐姐讲“主持那些事儿”等。

2.年味串烧,个性寒假菜单

为了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在校长室的牵头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玩转假期”——快乐寒假我做主的体验活动。和各学科合作设计了“X+1”的必做和选做的寒假活动菜单。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文明礼仪、传统美德和感恩励志的教育,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家长的支持力。

3.别开生面的新年迎新活动

年末,在学校总部召开新年义卖活动,丰富了队员的校园生活,让队员在活动中体验社会角色和培养责任感。筹得的善款捐赠给敬老院、启星小伙伴等需要帮助的群体。

分部则进行趣味十足的“快乐游园”的童年游戏活动。

(二)多元化的主题班队会活动

我校少先队活动课始终坚持将传承民族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除了体验式的活动,辅导员和队员们还根据少先队活动课的要求,对传统的主题班队会进行了创新型发展,设计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等主题队课。其中,冯颖老师和黄莉老师设计的队课分别获得普陀区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班队会评优活动的二、三等奖。

(三)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的少先队活动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我们还积极寻找身边的社会教育资源,构建分年级社会实践活动菜单,鼓励队员走出校门。2014年,我校“梦清小队”的少先队员们参加了“五色之旅追梦行”——普陀区少年儿童庆“六一”主题活动暨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丰富的活动内容、精彩的活动组织使小队长获得了普陀区“最灵队长”称号。

三年来,队员们以普陀区“五大学堂”为落脚点,以外区特色场馆为辐射点,以文化教育为着力点,自由组建雏鹰假日小队,自定活动计划,自聘校内外辅导员,以参观、访问、科学探究、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形成了任务驱动型的合作学习模式。在锦绣河湾活动中,两位小河长接过大旗,开展丰富多彩的河湾寻访活动,我校“向日葵”中队的小河长郑晓寒同学在锦绣河湾长寿共同体汇报活动中获得好评,在2017普陀区建队日活动中,她与忘年交“梦清园”的故事获得了“红领巾十大感言”。此外,我校还开设了“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中国梦”“文明习惯伴成长”“我的长征我的路”“我的核心价值观”等专题活动课;结合入团、入队、大队集会等契机,开展了各类主题活动课。

四、自主评价,让少先队员做自我发展的规划师

“雏鹰争章”活动面向全体少年儿童,人人可为,天天可为,打破了传统的单纯靠分数评价优劣的模式,成为衡量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各种奖章如同一根根纽带,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把校内和校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与教导处合作在低年级开发校本特色章,把一枚枚“奖章”作为目标,让队员们在争章过程中享受成功、获得进步。孩子们在“争章、考章、颁章、护章”的过程中,不断确立新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证明自己的成功。

学校不以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成长成才,而是以多元的评价鼓励学生寻找到自身的闪光点。多元的评价方式,让江宁的校园不断涌现出一颗颗“闪亮之星”,如跬步之星、助人之星、友爱之星、守时之星等等,成为江宁校园最亮之星。

多年来,江宁学校的少先队组织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队员,从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角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队员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向他们进行远大理想和人生观教育,始终坚持发扬少先队民主,在传承学校优秀少先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让队员们在星星火炬的旗帜下产生强烈的组织归属感和前进的动力。今后,学校少先队会继续完善和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化的进程,让每一个队员都积极成长,让每一个队员都获得发展,让每一个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都始终充满着健康向上的活力!

猜你喜欢
活动课少先队队员
锻造少先队品牌特色 谱写少先队工作新篇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低年级的实践与探究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加入少先队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