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2018-04-25 10:04主持人
城乡建设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居城镇化城乡

■ 主持人 蓝 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如何做好这篇文章?本期会客厅邀请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理事长乔润令、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涌彬,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三生融合 平衡发展

乔润令

主持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领域是什么?实施路径是什么?

乔润令: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领域,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推进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的分类发展尤为重要。有一些乡村是要保留的,有一些注定要消亡。三是加快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市场化,形成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的新格局。四是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平台除了美丽乡村战略,还有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新常态发展下乡村振兴的新平台,是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的新载体、发展特色经济的新领域、助推产业升级的新平台、构建新型人居环境和新型城镇化的新空间。目前城镇化出现一种新的潮流,可能对于未来城镇化趋势会产生重大影响,就是城乡资源开始了双向流动。100多年来中国的资源从来都是农村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没有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但是现在这个局面开始改变了。农村供给侧升级迫于眉睫。现在,乡村人才返乡,城市资本下乡正在形成新的潮流。而高素质人群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中国现行的乡村治理结构中,需要一个重要的角色,类似于传统乡村的乡绅,又具有现代社会的身份(如文化、财富等)的人群下乡。特色小镇也开始吸引具有城市资本、文化、情怀的乡绅和农村部分人群的回流,这都将成为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来乡村振兴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乡村振兴作为一个重要战略。乡村振兴要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中国的乡村振兴不一定是全部振兴。我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反映国家对于城乡关系新的看法、新的定位。农村现代化反映中央对农村定位的再认识,对乡村价值,如居住、生态、文化价值的重视。原来我们对于农村的定位是城市资源和产业发展补充,为城市服务。现在乡村本身要现代化,乡村的居住、生态、文化价值得到重视。农村现代化的提出是对于我们正在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三生融合、区域特色文化、宜居小镇重要的政策支撑。二是城乡融合发展,和以前提出的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有差距。“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成为城乡关系的新导向。今后的城、镇、乡村会形成新的分工。城市是知识密集、创新和产业升级之地;乡村则是文化、乡土、健康、休闲、生态的功能为主。三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镇化率达到60%以后,发展导向应从重点发展城市,逐步转向城乡平衡发展。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的兴起,也展现着新经济对创新空间的需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王涌彬

主持人:如何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王涌彬:从党的十九大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党中央针对乡村振兴出台了各种政策与指南,预示着乡村发展新时代的到来。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20年,乡村振兴将取得重要进展;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把农业农村发展摆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总体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伟大的系统工程。2017年我国行政村691510万个,乡村振兴将涉及到数万亿元。同时,在城镇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使乡村人口数量下降趋势明显,中国城镇化率每提升1%,则农村人口减少1300万。也就是说,乡村振兴是乡村人口在不断减少的振兴。中国的城镇化到2017年底约为60%,离相对稳定状态尚有较大的距离。伴随乡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庞大的投入有可能制造新的巨大浪费。因此,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统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统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如何稳步健康发展,这就需要一个抓手。我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一是要充分理解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城镇化(人)和农业现代化(土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城市反哺农村是乡村振兴的出路。二是要规划先行、农业优先。城乡总体规划及各级法定规划都应增加乡村振兴规划内容,明确未来乡村发展的数量规模,并在详细规划阶段提高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路径。三是要小城镇发展带动。小城镇(特色小镇)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及乡村产业支点,是乡村发展的一个最直接的支撑。四是完善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改善人居环境是特色小镇的新坐标。农村所拥有的青山绿水、传统建筑、古村落、特色文化等非传统资源(软资源)的价值大大提升。自然、绿色、低碳、生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为稀缺的资源,成为农村发展的新优势。五是要中小城市(县城)统筹。中小城市(县城)可在更大范围统筹乡村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中小城市其实是给小城镇和乡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思路、更大的平台和更高的视野。就村论村肯定有局限性,在县城和中小城市的层面上,在县一级的机构来统筹一个区域内的乡村振兴,更容易取得实效。六是要大城市和城市群引领。大城市是乡村的主要市场,因为大城市和农村的反差更大,反差大,需求也大。大城市对周边乡村有强烈的市场需求。所有现在做农业、旅游的体系,大部分都是从发达地区开始,从大城市开始。

猜你喜欢
人居城镇化城乡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城乡涌动创业潮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家乡的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