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与穴位按摩对颈性失眠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8-04-26 10:55张景明金婕李海红陈家和何盼儿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7期
关键词:穴位按摩音乐疗法睡眠质量

张景明 金婕 李海红 陈家和 何盼儿

[摘要] 目的 分析音乐疗法与穴位按摩对颈性失眠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合并失眠患者6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按摩结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按摩和一般护理同时加上音乐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和负面情绪评分状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睡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及PSQI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音乐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颈性失眠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患者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 音乐疗法;穴位按摩;颈性失眠;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 R245.9;R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07-010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music therapy and acupoint massage on the sleep quality of cervical insomnia. Methods 60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omplicated with insomnia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cupoint massage combined with general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cupoint massage and general care, along with music care.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sleep and negative emotion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leep condi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00%, and was 6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cores of PSQI,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both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scores of PSQI,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music therapy and acupoint massag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ervical insomnia,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leep and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commendation.

[Key words] Music therapy;Acupoint massage;Cervical insomnia;Sleep quality

頸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致, 颈椎压迫累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周围组织结构,引起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失眠是由颈椎病引起的常见并发症,因此又称“颈性失眠”[1]。除一般诊断标准中的失眠症状外,还伴有处于特定睡姿可入睡或不能入睡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

穴位按摩有助于舒缓身心,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药物治疗和理疗固然是颈椎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护理工作的效果也不容小觑。颈性失眠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通过护理干预能够缓解负面情绪,提高药物治疗和理疗的效果[3]。本研究分析音乐疗法与穴位按摩对颈性失眠睡眠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60例颈椎病合并失眠患者,男28例,女32例;年龄38~60岁,平均(51.25±6.89)岁;病程平均1个月,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纳入标准:(1)中医失眠诊断标准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主症:失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次症:神疲食少,四肢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2)颈性睡眠障碍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5]中失眠证候诊断标准,分为①肝郁化火证;②痰热内扰证;③阴虚火旺证;④胃气失和证;⑤瘀血内阻证;⑥心火炽盛证;⑦心脾两虚证;⑧心胆气虚证;⑨心肾不交证九型;(3)所有患者均行X线,CT扫描或MRI扫描,并经临床医生确诊;(4)患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他系统疾病引起失眠者;(2)有颈部外伤史、颈部骨折或手术史、神经功能缺损、先天脊椎异常、系统性骨或关节疾病患者及妊娠或哺乳妇女。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按摩结合一般护理,在颈椎病变节段神经根、关节突周围,取头穴、背俞穴、四肢穴为主穴按摩,配合耳周围局部穴位耳门、听宫、听会进行穴位按摩。虚证加刺足三里、太溪;实证配中渚、太冲,1次/d。

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按摩和一般护理同时加上音乐护理。穴位按摩和一般护理方法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音乐疗法,首先向患者介绍音乐疗法的科学性,使其产生信任感,选取《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寒江月》、《神秘園》、《平沙落雁》、《烛影摇红》、《往事如烟》或各种摇篮曲。于临睡选择安静环境进行,听音乐阶段轻闭双眼,身体尽量放松,在半卧位或平卧位听音乐30 min,音量在20~40 dB左右为宜,以患者本人感觉舒适、悦耳为主。1次/d,两组均以20 d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

颈源性失眠疗效判断标准: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进行评价,包括入睡时间,夜间苏醒,比期望的时间早睡,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白天身体功能体力或精神:如记忆力,认知力和注意力等,白天思睡共8个项目,总分小于4分:无睡眠障碍;总分在4~6分:可疑失眠;总分在6分以上:失眠。

颈源性失眠疗效中医判断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6]中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气郁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证候表现,制定证候中医辨证论治清单,涵盖临床四诊信息,包括入睡困难、早醒、晨起思睡、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头晕头痛、舌脉等84个症状、体征。由至少1名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通过望、闻、问、切采集四诊信息,填写辨证论治清单。显效:睡眠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3 h;无效: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该量表按4级评分标准,分别赋0~3分,累计得分即为PSQI总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抑郁评分:轻微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焦虑评分:轻微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 SPSS18.0 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睡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中医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焦虑和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颈性失眠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睡眠障碍,近年来随着颈椎病发病率的升高,颈性失眠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7]。有调查发现,颈椎病患者失眠的发生率约为40%~56%,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8]。与一般的失眠比较,颈性失眠患者伴有颈椎病引起的症状,颈部活动受限,颈曲变直,处于特定睡姿可入睡或不能入睡,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9]。

目前临床对于颈性失眠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颈性失眠的发生与颈椎病引起的疼痛、神经根刺激、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10]。镇静安眠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可引起戒断反应、宿醉反应、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下降等问题[11]。中医穴位按摩是目前治疗颈性失眠的常用方法。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人体穴位进行手法按摩[12]。本研究对颈性失眠患者取头穴、背俞穴、四肢穴为主穴按摩,并配合耳周围局部穴位耳门、听宫、听会进行穴位按摩,虚证加刺足三里、太溪;实证配中渚、太冲。可缓解血管痉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同时可使颈部错位的小关节得到纠正,进而减轻其对椎动脉、交感神经的压迫和刺激[13]。

近年来,音乐疗法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被引入临床领域[14]。中医学理论中音乐疗法的应用历史悠久,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将五音引入医学领域,将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与角、徵、宫、商、羽五音对应,通肝、心、脾、肺、肾五脏[15]。根据病症发生的脏腑、经络结合阴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选择相应的音乐对患者进行治疗[16]。对于失眠患者可选择曲调低吟、节奏徐缓、平稳的音乐于睡前收听,以起到安神宁心、镇静的作用[17]。

本研究中实施音乐疗法前首先向患者介绍音乐疗法的科学性,从而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选取的音乐以《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寒江月》、《神秘园》、《平沙落雁》、《烛影摇红》、《往事如烟》或各种摇篮曲为主。通过舒缓的音乐帮助患者放松。音乐疗法选择在临睡前、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患者轻闭双眼,身体尽量放松,使患者感觉舒适、悦耳,更有利于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本研究中采用音乐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干预者睡眠情况优于仅采用穴位按摩干预者;治疗后有效率高于仅采用穴位按摩干预者;治疗后PSQI评分低于仅采用穴位按摩干预者。提示音乐疗法有助于改善颈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颈性失眠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缓解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和理疗的效果[18]。本研究发现采用音乐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干预者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仅采用穴位按摩干预者,是由于优美的音乐可达到怡情的效果。音乐情态可诱发正面情绪的强化和负面情绪的减少,缓解躯体的应激状态,创造自我治愈的机会[19]。音乐疗法通过曲调、节奏、旋律等因素传递积极的信息,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调节大脑皮质功能,进而促进人体分泌有益健康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物质[20]。

综上所述,音乐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颈性失眠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减少患者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张凤清,方军,韦彩娥,等.人性化护理管理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4):491-493.

[2] 钟代曲,蒋晓江,曾登芬,等.渐进式放松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在慢性失眠伴情绪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27):3829-3832.

[3] 左晓琳,杨琳,李琦,等.穴位按摩治疗失眠效果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报,2016,23(12):33-39.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6.

[5] 中医中医科学院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课题组. 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WHO/WPO)[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6,3(1):8-25.

[6]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7] Hayashi T,Odagiri Y,Takamiya T,et al.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insomnia,relationships between justice components and insomnia symptoms among private company workers in Japan[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2015, 57(2):142-150.

[8] 梁小利,王红艳,刘月,等.中医五行音乐对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的应用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1):1-3.

[9] 冯翠娥,林旭星.不同音乐对肝郁化火型老年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的影響[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19(1):15-17,20.

[10] 关莉萍.芳香疗法联合催眠音乐疗法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性失眠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 8(4):33-34.

[11] 王红,陈文,夏令琼,等.头面部推拿配合五行音乐疗法对眩晕伴失眠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 20(23):2932-2934.

[12] 李淑媛,胡佳,高姗,等.艾条灸加音乐放松疗法预防肝肾不足型项痹病人失眠的效果[J].全科护理,2015,17(32):3253-3255.

[13] 尹君,周嫣,张韬,等.三联疗法在改善老年护理院病人失眠中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5,15(30):3014-3016.

[14] 谢晨,赵娜,杨文佳,等.失眠的心理研究现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2(6):1149-1152.

[15] Ellis JG,Cushing T,Germain A,et al.Treating acute insomni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single-sho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J]. Sleep,2015,38(6):971-978.

[16] 谢志勇,吴希.穴位按摩配合艾灸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观察[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5,7(1):44-48.

[17] 俞梦盈,刘丹,杨晓婷,等.穴位按摩治疗失眠效果的系统评价[J].护理与康复,2017,16(8):811-815,819.

[18] 云鑫.健步走联合穴位按揉及音乐放松训练治疗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6):447-448.

[19] 张蔚,雷雪贞,梁艳,等.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临床并发症的改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145-148.

[20] 丁红英,唐欧杉,吕进,等.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PCI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135-138.

(收稿日期:2017-09-12)

猜你喜欢
穴位按摩音乐疗法睡眠质量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PACU 音乐疗法对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影响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罗浮山百草油穴位按摩缓解头痛86例疗效观察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在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