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排练课中的群舞魅力

2018-05-07 07:32刘畅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群舞排练剧目

【摘要】群舞排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相互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的过程。群舞的表现关键在于排练的过程,特别是对学生的表现力、凝聚力和风格掌握的综合体现。因此,要提高群舞排练的效果,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动作要求或节奏的要求、队形上的要求,而是一个整体性的要求,是对一个集体的要求,是共同展示剧目作品魅力的追求,是对所有人在一个点、一个时间上同一个动作的要求。所以,要提升群舞排练的效率,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问题,更是一种展示技术技巧的方式。

【关键词】选材具有训练意义 分析作品内容 调动学生的激情提高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210-02

一、选材的训练意义

1.通过近几年来的排练课教学学习自己对排练有感分析来说,首先该门课程要选定优秀的、有代表性的、有训练价值的作品,作为不同年级学习的排练剧目,优秀的剧目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及技术水平。选择适合的优秀剧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表演热情,有利于提高表演欲望掌握创造舞蹈形象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创造舞蹈形象的概念。

2.选择与年级教学相结合的剧目作品,符合基本训练专业课的年级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应分出不同层次的教学剧目。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年级教学计划相结合的训练作品,能达到学生完成的范围内一般都能有较好的训练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感受到,学生在学习一个剧目时的那种兴奋和紧张的心情,那种学习剧目内容和创造剧目内容的欣喜和热情。排练课必须体现指导教师对低到高年级学生专业技术的总和,培养学生从一个只有概念上认识,到对舞蹈剧目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达到“二度创作”的水平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3.舞蹈作品分析要非常透彻、非常到位、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考,不仅是对舞蹈动作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音乐的感悟和对动作与音乐共同表现作品主题的把握和调控。不但要从单一的舞蹈动作中分析,还要从舞蹈结构上进行理性的思考;不但要从音乐纵向分析与理解,还要结合动作横向的分析;不但要提高自己的艺术感观力的配和理解,还要对作品定位有个准确的判断,这样教师才能指导学生共同完成表演群舞的内在情绪、风格特点,也才能共同表现出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二、作品分析

1.分析作品、细化动作、提高学生在排练课中表演能力,主题定位、段落清晰是排练课的基础,排练教师必须对作品内容的定位和表达内容的基本调整要有相当高的控制能力。

2.在群舞训练中,可以要求学生把动作分解放慢做,每一个动作是從单一到连贯、方向是从哪里到哪里、整个路线、整个过程交待清楚,再合上音乐和情绪,养成良好细致的观察习惯才能做到表演自如。

3.排练课教师在选择剧目时也要十分重视作品的“训练价值”,具备技术训练价值和艺术表现价值,剧目的技术技巧水平,应当在学生具备的技术水平上略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不仅必须运用已有的技术水平,还必须经过一定的努力争取有一定的提高和突破(如作品中技术技巧的变化变形的运用,速度的增快,数量的增多等),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性。这样的作品对学生既有吸引力,又有一定的压力,这种“水平差”即产生了技术上的训练价值,又在优秀的剧目教学中把学生—一步步地带到丰富的舞台表演状态中来。

三、调动学生激情提高表现力

1.不断改进排练课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做艰苦细致的启蒙教学,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表演素质。排练课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做艰苦细致的启蒙教学,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说舞蹈的基本功、技术技巧训练是教学的“根”的话,排练课程则可称之为舞蹈教学之“花”,一方面它体现了学生的基本技术能力、技巧的发展和成熟的水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定的教学质量,最终经过舞台表现来检验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学生从课堂训练到舞台训练的一个成长过程,是使学生将技术训练和舞台艺术表现相结合的必由之路。

2.在教学中善于发挥“带头学生”的作用提高整体水平,在班级里有部分学生表现突出,让这部分学生发挥好“带头"作用,这不仅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比较融洽,而且还能提高群舞排练的效果。这部分学生有助于相互对比与模仿、交流与切磋,让他们在群舞排练当中发挥核心的力量,成为班级中的主心骨,共同展现各自的情感,共同追求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3.发现学生增强学生的表演欲望调动学生的激情提高凝聚力,让学生更主动地去理解和感受老师的要求和所想表达的艺术作品,从理性地理解老师的意图、深入地表达老师的意愿、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心灵上有一丝丝的安慰与满足。我在近几年的排练课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和年级任务、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排练课和基本训练结合起来,便于学生技术技巧的运用,风格、肢体韵律的掌握上循序渐进地提高,也对丰富整个排练课教学内容创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而言之,群舞排练不仅仅是动作层面的问题,也不止是音乐节奏的问题,更不是一个感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群舞排练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个动作与音乐结合的问题,它涉及到生理和心理的问题,它并不是舞蹈动作的本身与音乐理解的问题,而是对思想高度的统一、心灵深处的感悟、了解演员的心理,还要让学生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的核心问题,这就是一个多重性、高度协调、智慧与技术完美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教师要提高群舞排练的效果,不是单纯从技术上、动作上能把握好就能提高舞蹈艺术的魅力,而是要综合多层次的知识,多方位去思考、多方位去理解、多方位去把握整体,才能顺利完成群舞的艺术展示。因此,群舞排练不仅对学生是一个全方面的认识与把握,更是对排练教师智慧与技术的考验,是对排练教师思想上、心理上、统筹上的全方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青戈等.《中外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9月.

[2]网络搜索:舞蹈教学视频大全.http://www.baidu.dance.com.

[3]李承祥.《舞蹈编导基础教程》.北京舞蹈学院出版.

作者简介:刘畅 (1984-),女,汉族,籍贯:云南昆明,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舞蹈学。

猜你喜欢
群舞排练剧目
舞动未来
舞台剧目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两个大忙人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群舞冲纪录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卢石磊的群舞教学剪影
优秀剧目进校园
指挥艺术指导与学生的排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