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耘农机化四十载,潜心产学研创新高
——访武汉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所长陈鸿

2018-05-08 07:45长江蔬菜杂志社杜佳晨
长江蔬菜 2018年6期
关键词:苗床水产机械化

长江蔬菜杂志社 杜佳晨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以下简称农机所)于1978年成立,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二级单位,一路走来历经辉煌与困顿,2011年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40年来潜心耕耘,坚守着对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研究方向的热忱之心,精准体察农情,把握行情,促使农业机械逐渐褪去了往昔的“高姿态”,真正步入寻常百姓家。近些年来,农机所以实际行动推进农机与农艺结合的科技创新与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先后开发出高效节能育苗系列、中小型蔬菜播种机系列、水生作物机械系列、蔬菜全程机械化装备、水产养殖机械系列等新型农机设备,营造发展智慧农业新模式,真正将十九大所倡导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发展要求落到实处。

农业新思维,引进与自主研发平台共享化

农机所成立至今已历经40年风雨征程,在所长陈鸿前瞻性思维的引领下,如今“全国首创、全省唯一”的多项科研荣誉已成为农机所不断开拓创新的有力佐证。近年来,农机所围绕都市农业现代化理念,将开展新型农机设计与引进改良及样机生产相结合,打通全球农业领域高端科技的脉络,以农机化发展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深化与省创新团队的合作,共同探讨水生蔬菜收获机械的研发和多倍体水稻碾米机械的研发。坚持外联内建的行动宗旨,既主动加强与国家、省、市行政部门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政策和行业新动向;又积极开展与兄弟院所的协作,充分挖掘和传递院内资源,在新的体制机制下与兄弟院所形成交流合作平台。此外,还十分重视农机与农艺相融合,在协作交流中寻找课题,在课题中实施创新,在创新中实现发展。

农机所所长陈鸿采访中说道:“为了全面提升农机所的科研水平,我所计划依托2017年实施的 ‘引进国外先进农机装备促进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全力推进蔬菜全程机械化在武汉地区的落地,并选择1~2种蔬菜作物进行全程机械化示范,同时以召开现场会的形式扩大其院所的影响力,力争在“十三五”规划实施结束时,将武汉市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向国内先进、中部地区领先水平。通过引进的国外先进农机装备,促进基地建设创新,依照市政府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的目标,在新的园区内打造以进行农机具技术展示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近年来,农机所投入大量成本引进国内外高端农机设备科技,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提取其精华,改良其不足,在自主研发与推广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获得30余项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奖项。其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浸染着科研项目组人员的涔涔汗水,每一次新型农机的诞生都蕴含着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新突破:全自动移动温床开启育苗智能化、多功能蔬菜播种机实现播种简单化、多功能水产养殖船搭建养殖平台功能化、水生蔬菜生产器械填补国内外水生机械的空白化。不仅如此,农机所科研人员结合中国的农情不断对农机械进行改进升级,降低其生产成本,使得该农机械能够以性能高价格低的优势走入田间地头,赢得农民的青睐,真正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出力。

育苗有妙招,高效育苗培植智能化

近年来,推动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工业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组织优化和产业创新方式变革已成为大势所趋。农机所紧随新时代的步伐,走在发扬智慧农业的最前沿,高效节能育苗装备应运而生。

进入黄陂区武汉市农业科院院北部园区示范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小型移动育苗温床,简单独特的屋脊形外观设计,其上覆盖着透明的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与苗床两端自动卷膜设备形成无缝衔接,全方位的光照吸收,加上智能化的遥感装置,农民可远程操控塑料薄膜的覆盖和卷收状态,做到育苗的精准性与高效性的统一。与此同时,该设备可通过在苗床上部营造相对独立的温室小环境进行作物育苗,相比传统温室的整体式加温模式,其节能效率可达30%以上;在设备操控上,引入远程智能集控系统,能够自动控制塑料薄膜的卷覆、电热膜的加热,柔性控制各苗床内环境,从而大大提升育苗质量。就其外观结构而言,屋脊形的拱棚采用模块化设计,拥有结构紧凑、拆装便捷、防露滴久留和滴落的优点。

农机所主任刘珂介绍道:“我们前期对移动苗床已进行几年的研究工作,技术上已基本成型,如今我们在前期的基础上加入了集控系统、物联网系统装置以及对它的零部件进行完善和改进,材料的防腐蚀性和防锈性效果更好,电热膜采取满铺式使得温室内受热面积更加均匀,将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融入其中,真正实现了苗床的全程智能化模式。同时,采用远红外线纤维的多角度加热,现地集成智能控制装置等,为种苗营造了一个独立的温室小环境,真正满足了种苗生长的多方位需求。诸多优势决定了我们的温室苗床普及度较广,市场的接受度也较高,该设备目前在市面上还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市场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除了新颖实用的温室育苗床以外,农机所将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融入农、林、牧、副、渔等各项产业,力图打造全程机械化的现代都市农业之景。

水产新智慧,多功能水产养殖一体化

提及水产养殖,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往往是传统的捕捞撒网模式,其落后性所带来的忧患使得水产养殖户们苦不堪言。农机所科研人员针对稻虾共养下的特殊养殖环境,进行了长期考察和探究,研发出多功能水产养殖船技术,为水产养殖搭建起一道水上自走式移动平台,该平台在技术上引入拨水轮,彻底摆脱了蓄水浅、水草繁多情况下所引发的水道两侧挂网的弊端。与此同时,科研人员在其中加入了遥控控制模块,只需在遥控器上轻轻一按便可自由掌控养殖船的方向,实现无载人水上作业,大大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当然,该设备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其“多功能”,可搭载相应机具进行投饵、撒药、增氧、割草等作业,做到多机一体化,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船体安装有浮筒,可根据需要进行选配和组装,方便快捷地拆装运输。更具特色的是它能够根据搭载机具的不同发挥出不同的功效,在船体上搭载投饵机可实现虾塘移动式自动均匀投饵;搭载相配套的便携式施药装置可进行水产养殖渔药、营养剂、水质改良剂等自动精准施放,保证健康养殖和施药安全;搭载割草机和增氧机可实现虾蟹养殖池塘的水草收割和移动增氧等等。

无论是高效节能的育苗温床还是新颖别致的水产养殖渔船,无论是小巧玲珑的蔬菜播种机还是独具特色的水生蔬菜采挖机,均具有独具特色的技术优势。据了解,这些设备均将于2018年6月18日和10月底的2次农机展示会上与国内外各蔬菜行业人士见面。

全自动温床

猜你喜欢
苗床水产机械化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春番茄地膜覆盖早熟栽培育苗技术
几种育苗装备的研究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