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合并贫血的医学营养治疗

2018-05-10 06:35王艳莉方玉
癌症康复 2018年2期
关键词:缺铁性叶酸放化疗

□ 王艳莉 方玉

贫血是指人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值下限的一种疾病,常用血红蛋白浓度进行诊断。贫血临床表现为乏力、头晕、食欲下降、面色苍白等。2012年国内调查显示,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约为60%,其中消化道癌、乳腺癌、肺癌等发病率较高。如果肿瘤患者患有贫血,血红细胞将不能有效地将氧气输送给身体其他细胞,可对肿瘤放化疗的疗效、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重视肿瘤合并贫血患者的合理治疗。

贫血对肿瘤患者的影响

相对于其他非肿瘤慢性贫血患者,肿瘤合并贫血患者更易出现各种状况,如在轻度贫血时即可能出现乏力、头晕、食欲下降等症状,且贫血患者的乏力是一种慢性持续的疲劳感,即使活动强度不太大,也会感到与活动强度不成比例的疲乏,并且很难在休息后获得满意的缓解,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贫血会加剧肿瘤乏氧,而乏氧不仅会导致肿瘤恶性进展,也会影响多种抗肿瘤治疗的效果。

肿瘤合并贫血的常见原因

1.营养缺乏:肿瘤患者由于胃肠手术及放化疗等多种原因使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如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素摄入或吸收减少,同时消耗或丢失增加,造成贫血。其中肿瘤患者单纯或混合性缺铁性贫血的比例较高,约占肿瘤患者的32%~60%。

2.放化疗副反应:由于化疗药物及放疗等副反应导致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红细胞生成减少,造成贫血。

3.慢性炎症:肿瘤患者常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导致机体对铁原子的转运、吸收、利用发生障碍,引起功能性缺铁性贫血。

4.失血性贫血:消化道肿瘤及大手术等可能导致机体慢性或急性失血,造成血细胞丢失增加,导致贫血。

贫血的诊断

如前所述,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原因比较复杂,因此对于肿瘤合并贫血的患者,建议找主管医师或到相关科室进行咨询。一般贫血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叶酸、维生素B12及铁代谢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临床诊断,并根据贫血的病因、严重程度给予非药物和(或)药物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缺铁性贫血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常常因失血、膳食铁的摄入或吸收利用不足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因缺铁性贫血的程度而异。轻度贫血首选膳食治疗,中、重度贫血建议在食疗的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

1.膳食治疗

确诊贫血后,调整膳食以进食更多含造血原料的食物是贫血的基础治疗,目的是给机体提供更多的造血原料。缺铁性贫血患者应适量多吃富含铁及维生素C的食物,巨幼细胞性贫血应注意摄入富含叶酸或维生素B12的食物。然而,尽管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含量也不少,但因其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因此素食人群铁的摄入量应较平衡膳食人群更多。

贫血的饮食原则包括:注意平衡膳食,在此基础上适量增加富含血红素铁、蛋白质、叶酸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及维生素C等促进铁吸收的食物(见表)。如每周吃1~2次动物血或肝脏,贫血纠正以后每个月吃一次动物肝脏,起到一定预防贫血的作用。另外,吃饭时注意不要喝茶、咖啡或牛奶,因为其中的草酸、钙等成分会降低铁的吸收。

2.药物治疗

对于中度以上贫血或者已经有贫血症状的患者,往往很难通过膳食进行纠正,一般建议药物治疗。

贫血的食疗食物

缺铁性贫血可以选择口服铁剂治疗,包括片剂、肠溶衣片剂、缓释片剂、胶囊、液体和滴剂,建议两餐之间空腹服用,这样吸收效果最好。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肠溶片消化道副作用较少,但吸收率会低一些。补铁的同时补充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针对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可口服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

对于炎症相关性贫血的患者可考虑采用静脉补铁,结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而对于放化疗导致的贫血可采用升白药物治疗。

一般贫血治疗需要2周至1个月的时间才能将铁储备完全补上,建议1个月后复查血液学指标,再调整用药。如有更多关于贫血治疗的问题,建议咨询医师、营养师或药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

营养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营养科联系电话:010-88196008

猜你喜欢
缺铁性叶酸放化疗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富叶酸鸡蛋质控技术
常喝酒的人 要补叶酸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