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位帝王的传奇与颟顸

2018-05-14 16:21禾刀
南风窗 2018年10期
关键词:龙之介使团芥川

禾刀

在本书面世之前,张宏杰已推出了《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张宏杰讲乾隆成败》等著作,可以说对乾隆这一形象烂熟于心,自然手到擒来。本书中,张宏杰从政治、爱情和性格三方面梳理了乾隆的一生,既承认了乾隆伟大的一面,如人口逾3亿,GDP更是占世界的1/3,疆域面积达到了1380万平方公里,主持修订的《四库全书》近八万卷9.97亿个字;同时也指出了“乾隆身上的缺点”,如晚年骄傲自满,不思进取;大兴文字狱,仅销毁的书籍便高达六七万卷以上,相当于另一部《四库全书》;带头腐败,推崇“议罪银”和变相鼓励上贡 ;误判国际形势,错失了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机遇……

毫无疑问,登基前13年,乾隆开明豁达,注重民生,前后5次减免农民税款共计2亿两。据统计,乾隆年间,所减免的农业税,相当于5年全国的财政总收入。在位60多年,有整整5年,乾隆不收全国人民一分税钱。乾隆也确实体恤百姓,比如在得知安徽太湖县因灾荒百姓吃“黑米”(陈化粮)一事后,他坚决在皇宫里用陈化粮做了饭,还亲自尝了一口,并赐给他的那些皇子们,要他们人人都尝上一口,其目的就在于察民情,知疾苦。乾隆在救灾方面也特别大方,“平均每年救灾的钱,是雍正年间的十多倍”。

当然,乾隆的许多努力,自始至终体现了两个字,那就是“封闭”。即便是平定准噶尔,仍然是自我封闭理念的一部分,因为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打开西北大门,而在于通过兴兵,进一步巩固大清的铜墙铁壁。在这个封闭的“铁屋子”里,外面的人如果想进来,要么得屈尊接受大清严苛的礼制,要么必须倚赖坚船利炮轰开“铁门”。也因此,1793年,当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率领上千人的庞大使团来华时,夜郎自大的大清上下习惯性地选择了居高临下。也正因对马戛尔尼不肯屈服清朝礼制的强烈反感,原本对英国使团带来的数千件“西洋玩艺”充满好奇心的乾隆,最后替之以极为轻蔑的方式给了洋人以迎头“痛击”。

不过,最终痛的不是洋人,而是大清自身。英国使团的这次来访,名义上是为乾隆拜寿,实际上也是通过腹地侦察摸摸大清的军事实力。乾隆离世仅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战火便熊熊燃烧在中国的沿海。值得指出的是,乾隆后期粮食年人均占有量仅780斤,低于秦汉时期的985斤。《人口论》的作者马尔萨斯在闻知中国“人口似乎受迫,人们习惯了靠尽可能少的食品生存”的事实后断言:“这种情况下的国家必然面临饥荒。”

1799年大年初三的早上,禅让帝位仅三年的乾隆匆匆离开了人世,而在去世前一天,他“还作了《望捷》一诗,就是期盼平定白莲教的捷报早日到来”。始于1796年的白莲教起义,无异于以血的事实印证了“马氏预言”。

《中国游记》

[日] 芥川龙之介 著

施小炜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年3月

本书是日本文豪、“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之托,于1921年游历中国后写作的多体裁游记。芥川龙之介别出机杼、不肯落他人窠臼的写作风格,使这本游记较少呆板的平铺直叙、风物描摹,而更多以文艺的、甚至漫画的笔法,表现中国见闻在他敏感的心中所引发的情緒和思考。

《中国思想史》

[法] 程艾蓝 著

冬一 / 戎恒颖 译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年3月

本书是法国知名学者程艾蓝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著作,曾获1998年西方汉学最高奖儒莲奖。此书源于作者的大学讲课草纲,以既历史又主题的方法来叙述一个长达数千年的精神历程。其中重点凸现了复杂整体中几个惊人的时刻,可与钱穆、葛兆光等人的《中国思想史》互为补充。

《染匠之手》

[英] W·H·奥登 著

胡桑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3月

收录了一代文学巨匠W.H.奥登精彩纷呈的散文作品,包括他作为牛津大学诗歌教授发表的著名讲演录。书中的文章题材广泛却又互有关联,对诗歌,对艺术,对人生的种种境况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所思、所感独出机杼,不落窠臼,核心的关注点虽然是文艺,立论的背后却是作者在20世纪中的全部经验。

猜你喜欢
龙之介使团芥川
无锡“樱花使团”的浪漫外交路
机场与修理匠(微篇小说)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成就——八卷本《芥川全集》汉译概说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忠臣藏”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①论——以芥川、章炳麟的会晤对谈为中心
Résumés
《阿美士德使团出使中国日志》
1922-1953年间甘肃、青海和新疆的“圣言会”传教使团:书目研究
明代蒙古朝贡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