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创新服务模式

2018-05-14 15:20何健王兵何刚颜鹏周祖宏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智慧医疗客户关系管理

何健 王兵 何刚 颜鹏 周祖宏

[摘要] 目的 “以患者为中心”的战略思想真正落实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为患者提供智慧医疗,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方法 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打破传统医疗服务模式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利用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实现主动服务。结果 数字化医院带来的智慧医疗延伸了医疗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赢得和保持相当的患者满意度。结论 贯彻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的数字化医院平台建设成功实现了信息化建设向高层次、合理化方向的发展。

[关键词] 智慧医疗;主动服务;数字化医院;客户关系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2(a)-0154-02

Innovation Service Model of Smart Medicine

HE Jian, WANG Bing, HE Gang, YAN Peng, ZHOU Zu-hong

Information Center, 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Mianyang, Sichuan Province, 62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the smart medicine for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veness of the hospital by truly implementing the “patient-oriented” strategy into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al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service model time and space limitations were broken by the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active service was realized by the smart information system. Results The smart medicine brought by the digital hospitals extended the depth and extension of medical service and won and kept the high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hospital platform construction of client-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dea successfully promotes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owards the high-level and rational direction.

[Key words] Smart medicine; Active service; Digital hospital; Client-relationship management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關注,医院“网络化”“外向化”不断加深,医院通过各种举措实践主动服务理念。如何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尽最大化地部署、辐射覆盖区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连通可以连通的一切资源,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最大化利用,成为医院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新方向。

“微平台”快速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打造微信全流程就诊平台,实现个性化功能设置等全方位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开启便民惠民的智慧医疗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移动医疗、远程医疗使得医疗服务向跨区域、智能化、自助化的方向发展,极大地简化了看病流程,让患者能够找到合适的医生,让医疗资源能够覆盖更多的人群,开展医疗服务新模式。

1 一手抓健康一手抓医疗的“微医院”

利用互联网跨越时间空间的特性,该院将医疗资源有选择性地“搬到”互联网平台,特别是微信平台[1],打造出医疗和健康并重的“微医院”。

1.1 最强知识库实现智能导诊

随着网络上挂号患者日益增多,医院不断思索怎样才能帮助患者轻松、便捷地实现“对症”挂号,实现医生资源与患者的最优匹配,解决一直以来“预约的不是需要的名医,需要的又预约不到”的难题。经过多方调研、实证,该院引进梅奥诊所知识库实现智能导诊系统,通过全面有序的问题,患者在就诊前对其病情进行适当地评估,得到详尽的在线挂号指引,同时还能指导患者进行恰当的自我护理,诊后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医疗指导。

1.2 院内精准导航

通过蓝牙技术将精准导航系统无缝对接入医院微信公众号,实现患者就诊全程的精准导航以及对应的健康宣教和注意事项。该导航系统可贯穿患者就诊全程,减少患者询问、绕路、多楼层、多科室来回穿梭等情况,患者可直接通过手机按照提示自行前往挂号、诊室、收费、检查、检验、药房等目的地,同时达到不同目的地还可接受对应的健康教育和注意事项提醒,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就诊体验。

1.3 联合医疗平台实现优质资源上下贯通

开发联合医疗预约平台,患者可通过该院微信服务号预约四川省内各大省级医院号院。联合医疗平台实现了省内部分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方便患者查询医生级可预约的号源,在一定程度上连通了优质医疗资源,解决异地患者就医痛点。

1.4 智能预约、排队系统

随着预约人数逐渐增多预约挂号的分流引导作用也越发彰显,要求对患者预约、排队的实现智能的良性管理。为此,该院开法智能预约排队算法,算法根据患者挂号情况、每个医生就诊情况以及其挂号的情况进行综合掌控,充分考虑可控因素,调整患者就诊时间,并结合通信技术短信通知患者,分散医院的候诊人流,逐步实现“医生等患者”的就诊模式,保证医院环境和秩序。算法为了减少号源浪费支持患者信用管理,降低患者无故爽约率。

1.5 以个人为中心的家庭健康管理

该院微信公众号集成患者健康管理单元,通过身份证实名认证用户,开放其身份证所关联的所有就诊记录、体检记录、各项检验、检查报告记录,其平台支持一个微信号关联多个用户,只需一键切换即可实现对应人员的信息调取和查阅。

1.6 专业特色的慢病管理

经过大数据分析,检测患者检验指标数据,出现异常根据不同病种推送到相关专业,提醒相关负责医生以及对应患者,属于慢病的患者自动纳入慢病管理库。患者可通过微信平台,记录个人院外用药、饮食、血糖血压、运动、睡眠等各类信息,信息一经提交自动同步到院内的慢病管理系统,推送给相关医护人员,医生根据持续的监测信息组织给出意见和建议或者为患者制定相应的诊疗计划。慢病管理使得部分人群、特别是老年已发慢性病的人群,达到提前干预、疾病防治的效果[2],是实现智慧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开放数字化医院

通过新兴技术建设高效的数字化医院,实现人不动数据随心动,优化服务模式。

2.1 数字化病区

围绕数据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开发实施全功能的医护工作站。工作站实现了患者所有临床资料的一体化浏览、智能化提醒[3]。医护工作站与PACS、LIS、病理、手麻、输血管理、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移动医护工作站等实现无缝集成,及时、有效、准确地传递医疗信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有效降低医疗差错。

医生综合患者病情、历史记录下达医嘱,提交后护士执行后,相关数据在集成平台中畅行无阻。药品通过合理用药模块审核后数据同步到药房,药师审核后药品以批量管理的方式到各药房,紧急批量走“绿色通道”;用血申请数据同步到输血管理系统,用血确认后输血报告实时同步到工作站;进入了临床路径的患者,对全员追踪,全程追溯,可个体纠正,实现科学统计,全面分析;病历模块自动检查病历中的缺陷,比如男性患者病历中书写有女性患者的一些特征,从而避免张冠李戴等现象;同时还能对体温等数值范围、必填项未填写等进行检查,实现了病历内容质控;基于操作简便的电子护理记录单,自动生成交班报告,提高记录单的质量同时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文书时间;利用传感技术完成输液滴速和液面高度的采集,利用无线传输技术采集信息显示到护士工作站和护士台显示屏上,实现对输液患者实时的、连续不断的管理,实现对输液终端的监控报警,改变了传统的输液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就医体验;智能床垫、床旁血糖监测等移动医疗设备的引入,实现了医护工作“临床”,数据实时采集同步保证了诊疗信息的及时完整,且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实现可量化数据的趋势分析和异常警示。数字化医院的建设着眼宏观,巨细无遗,嵌入的大数据分析将丰富的数据变为可用的智慧。

2.2 双向数字病区

以血管外科为试点,与12家医院成立双向数字化病区,为患者诊治及专业合作建立平台。通过平台实现上级医院与基层医院对疑难杂症处置、复杂病例的讨论和指导,实惠患者的同时确实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2.3 远程心电监护

为改变“等待”心血管病患者发病就诊的医疗模式,该院在全科医学引入远程心电监护,实现早期发现干预、降低死亡率并发症的目的。远程心电监护一经发现危急值立即主动通知,实现就近就医,为重症患者开通就医绿色通道。数据统计自开通远程心电监护半年以来,实施监护300多例,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4],监测及时救护11例患者,重急症患者2例。对部分患者后期的康复性治疗以及抗心律失常等药物的使用通过微信平台的慢病管理模块实现随访监测。

2.4 远程医疗平台

建设集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病理等一体的综合远程医疗平台,平台支持远程指导B超手法的指导、影像远程阅片以及出诊断报告等功能。通过平台医生、患者、设备等留在原地,通过数据的流动实现患者的诊治或教学;通过平台实现过去“封闭式”医院转变为开放的信息枢纽,实现远距离的“面对面”诊疗和交流。

3 结论

现代医疗利用物联网技术、智能感知技术、信息联通融合技术、智慧决策技术等快速推动医疗模式转变[5]。医疗从专科疾病治疗的管理发展为疾病的全程管理、个人健康管理;从发病治疗转变为风险数据主动识别预警,早期干预控制。医院的数字化建设不再局限于内部的发展和提升,开放性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同时智慧医疗作为管理水平和医护质量的有效保障也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 刘光磊.基于微信的老年人健康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4):73.

[2] 李山.基于移动医疗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8):3-4.

[3] 谷伯濤.数字病区整体.规划方案[J].中国数字医院,2013(11).

[4] 曹丽萍.远程心电监测仪的临床应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7,16(3):192.

[5] 胡光阔.医院数据集成交换平台系统构架的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1,8(2):70-72.

(收稿日期:2017-11-07)

猜你喜欢
智慧医疗客户关系管理
我国智慧医疗的建设与发展
试析互联网+医疗在医院中的应用
私募基金对高净值客户的客户关系管理
中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物联网技术及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万科集团住宅产品客户关系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