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情感为导向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模式探析

2018-05-14 15:20李敏范博赵文杰田霖林李华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人文素养

李敏 范博 赵文杰 田霖林 李华峰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跨入新时期,在当前全国上下积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也在创新和反思中进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基础事业和保障性事业之一,其直接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也直接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提高所负责。在社会知识结构不断优化的现实情况下,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加嚴格的要求。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在近年来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对构建良好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医疗卫生;职业情感;医学素养;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2(a)-0197-02

人文素质是医学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素质,也是当前教育体系和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的方面[1]。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起步较晚,在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出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人才培养计划,并且在培养时间上也比较短,不能满足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虽然当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已经取得了比较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在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2]。从这一方面来看,医学人文素质的缺失已经成为了很多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时候将影响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可能会导致医患纠纷的出现。基于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就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做出探析。

1 我国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与现状

国际上一般对医学人才有着较为细致的培养要求,除了基本的理论、临床技能之外,在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方面也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包括医学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行为伦理、医患沟通和信息管理等。人性化的从业理念和服务理念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系统的核心价值观。我国也对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在医学人才培养的道德品质和从业素质方面有着重倾向,要求医学从业者不仅能够在各项专业素质和技能上达到标准要求,还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正确的三观面对工作和患者,在对患者和患者亲属的沟通上能够有良好的表现,能够主动创造出适合患者就医和医院治疗的服务环境,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能够尽力满足,促进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是在人才教育的全局当中,通过理论教授、实践引导和环境影响等手段进行的。虽然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一直处在比较规范化的道路上,但是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上仍然存在欠缺。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和医院之间同样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这就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培养方式简单以专业效益为核心,而忽视或轻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3]。甚至很多地区的医院也有这样的声音,即医学毕业生职业道德较差,不具备政治品质,专业技能较强而人本化思想较少。部分医学从业者对患者的情况不能从心底关心,仅以治疗疾病为本职责任,甚至三观比较落后,不符合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因此,对医学行业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2 我国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不能适应医学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进步,医学事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模式,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其衍生发展方向的影响下,以患者为服务核心,坚持人本化服务的理念已经影响到全世界的绝大部分地区[4]。这首先需要医学从业者具有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需要医学从业者在思想和观念上进行转变,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行把握,主动培养自身的事业情感,坚持树立医学人文素质发展观。但是在当前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当中,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要求仍然是核心中的核心,这也就间接的淡化了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减少了医学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所占的比重。反映在现实当中必将会导致医学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淡薄,责任和服务意识差,医患关系逐渐紧张,医患纠纷不断增加,进而不适应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2.2 医学人文素质培养重视程度较低

在当前我国的医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当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几乎占据了全部的课程类别,人文素质、政治社会类课程的比例极低,在科目和课程数上都未得到正常开设。虽然很多学校也在积极推进相关课程和交叉课程等的落地,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绝大部分课程仍然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教师和学生均未对其产生重视。以《医学伦理学》为例,虽然是国家要求的重点职业道德课程,但是仍然有学校不将其列入必修课体系当中。根据国内医学人文研究机构的数据,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大约只占到全部课程的5%~10%左右,这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5]。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美国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质课程几乎占到了所有课程的25%,英国、法国等虽然较美国低,但其人文素质课程仍然保持在15%的占比左右。

2.3 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缺少实践内容

即使很多学校已经在逐步发展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但是其培养方式仍然单纯的以教师教授为主,使学生在课上能够学习人文素质理论知识,但是其内容较为死板和枯燥,不能对学生产生生动的教育,难以引起共鸣,严重缺少与理论知识相对应的实践内容。这就导致很多医学专业生仅仅以考试过关作为人文素质培养计划的目的,导致人文素质培养难以达到预想的目标。

3 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模式探析

3.1 以构建职业情感为核心设计培养课程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中对人文素质培养课程的开设重视程度都较低,而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课程设为标准必修课的医学院校和机构更是稀少。以本地区的高等医学院校为例,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类课程只有医学伦理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为数不多的几门,并且均为选修课程,学生在选修课的修习上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自主选择性。因此,在职业情感为导向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当中,首先就要建立以树立医学从业者职业情感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将人文素质课程设立为重点修读课程,将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人本化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医学人文精神能够渗透在医学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使被培养者在学习中自觉树立和构筑职业情感高地,在未来的医学工作当中发挥优秀的职业道德,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在课程体系在增加伦理知识、医患沟通、人本精神和卫生法规等内容,全方位构筑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课程阵地。

3.2 创新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方式,开展模块化教育

在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得到充分的丰富后,在培养方式上也应当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开展适合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更加科学高效的培養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采取模块化思路进行工作。在思想道德模块,可以依托课程体系的创新,增加人文素质理论课的可行教学。在实际培养中,一方面加强理论教学,一方面利用社会实践资源、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活动等,带动被培养者主动参与到医学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塑造医学从业者坚强的职业信念和职业情感意识,有计划的逐步开展感恩教育、医生从业宣誓和人文精神培训等等,促使医学从业者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主动发挥服务精神,坚持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宗旨,为社会奉献更多的力量。在医学人文理论发展模块当中,增加医学管理、医学社会学等边缘知识的应用,在培养当中开展多样化的比赛和活动,例如医学PPT制作比赛、医学英语知识比赛、人本化医务理念讲座等,重视社会和患者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期望和要求,在医学从业者的综合发展和交叉学习中得到综合培养。

3.3 建立健全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考核体系

在对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培养当中,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培养课程内容和培养方法,也需要采取适当的形式进行验收和考核,这也是建立健全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考核体系的必要性。广大医学院校和医学从业者培养机构应当在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采取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对从医工作者进行评价,这其中既需要对医学理论技能掌握程度进行验收,也要将被培养人的职业道德、从业行为和心理程度等人本内涵纳入考核的总体系当中,实现定性定量考核。在从医工作者的人文素质方面,还需要细化医患沟通能力、心理发展情况、服务态度和人本化思维、职业情感树立等多方面的考核,采取奖惩有别的方法对被培养者进行验收和激励。

4 总结

随着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单纯的医学技术和医学理论知识进步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同时,随着社会认知程度的提高和优化,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活力。因此,我们要不断分析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通过丰富培养内容、创新培养方法和加强培养考核等多种形式达到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促进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崔光成,张晓杰,白丽.以职业情感为导向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3-4.

[2] 孙贺,高音,纪慧.关于提高医学院学生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的思考—基于“三导向”教育模式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5(2):72-74.

[3] 廉洁,孙丽慧,郎尉雅,“三导向”培养模式在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和探索[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6(3):19-21.

[4] 黄海涛,张晓杰,韩翠艳.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药学专业人文课程群的创新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5(3):13-15.

[5] 张晓杰,费洪新.以三导向教育模式为指导浅析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4):12-13.

(收稿日期:2017-11-03)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人文素养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保公民健康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
国家两部门联合推进居家医疗服务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