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策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018-05-14 10:31赵广华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小组合作

赵广华

【摘要】小学四年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开展习惯养成主题活动尤为必要。学校积极开展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推进习惯养成教育:强化习惯和诚信意识,摸清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准确定位学生成长起点;家校联手,通过交流分享活动,将劳动实践等体验活动转化为学生成长的节点;学科融合,搭建平台,在创新实践中展现学生自我成长的闪光点;精心设计,巧用荣誉榜,在殷切寄语中挖掘主题活动的延展点,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  小组合作  学科融合  家校联手

四年级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经过小学三年的锻炼,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就像他们的学习成绩一样,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如果不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将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四年级的学生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自主意识发展的高峰期,依托我校“真州娃成长课程”,整合《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家务劳动实践”“做个诚信的好学生”“说优点、讲不足”等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主题活动,开展“好习惯助我成长”系列主题班队活动,分享学生好习惯养成心得,对照反思自己的习惯养成现状,寻找差距,学习榜样,激励并树立信心,家校联手,形成氛围,此时显得十分必要。

一、小组活动形式推进,强化习惯和诚信意识,把握学生成长起点

小组活动是班队活动的基本形式,主题实用,时间安排灵活。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自主成立小组并给小组命名,如“思维之星”小组负责学生习惯养成问卷调查分析与汇报,“鹦鹉”小组负责好习惯经验分享,“闪烁的星星”小组负责活动奖状与奖品的制作,“艺术之星”小组负责课本剧表演,“蜜蜂”小组负责活动场地的布置……整个习惯养成主题活动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推进,学生们在分工合作中强化了“习惯养成意识”和“诚信意识”,准确定位习惯养成的成长起点。下面以“思维之星”和“艺术之星”两个小组活动为例进行阐述。

1.“思维之星”小组用数据分析,准确定位学生习惯养成起点。

该小组由珠心算能力强的三位学生组成,负责学生习惯养成问卷调查分析与汇报。珠心算课程是我校“真州娃成长课程”中的特色课程,这三位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参加了此课程。这一组的任务难,人员少,但他们只用了四天时间就出色完成了任务。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开动脑筋,请教老师和家长,分工合作,成效显著。

本次习惯养成调查从作业习惯、课外阅读习惯和生活自理习惯这3个最基本的方面开展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只有13%的学生能自觉主动地检查作业,70%的学生有时能,还有17%的学生依赖家长检查,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未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好习惯。在课外阅读习惯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较为喜爱进行课外阅读,40%不太喜欢,5%不喜欢且需要家长督促。就主动性而言,则显得不太够,这种喜爱的层次较低;就目的而言,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普遍偏少,达到半小时以上的只有41%。在家务劳动习惯方面,调查显示的数字更“不乐观”。40多份问卷显示,68%的学生在家有时参加家务劳动,5%的家长不放心学生参与,只有27%的学生经常参加。

通过“思维之星”小组的汇报,全体学生和家长比较客观地了解了学生习惯养成现状:重成绩、轻劳动,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弱;重物质条件、轻家长示范,家庭阅读氛围不浓。问卷调查以数据的科学性引起学生和家长对养成好习惯的重视,强化了“习惯养成意识”,为接下来把活动主题确定为“劳动实践”和“自主创新”进行了准确定位。

2.“艺术之星”小组,用课本剧表演激发学生习惯养成的诚信意识。

有了习惯养成意识,只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起点,想要真正形成好习惯,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发现自己的优点,直面自己的缺点,扬长补短,这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内在动力。生动活泼的课本剧表演有助于学生诚信意识的强化,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领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习惯养成中的重要性。

绘本剧表演是“真州娃成长课程”中的特色社团课程,从一年级起,学生们就在省市县各级读书活动中登台表演,经验丰富。

结合《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做个诚信的好学生”这一活动主题,“艺术之星”小组改编了这学期学习的《九色鹿》一文为课本剧。从剧本改编、角色选拔、道具制作到表演彩排,全部由小组长带领十三人的庞大队伍自主安排。没有了教师的指挥,学生们反而更能放开手脚,集思广益,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排练,用精彩的创意和表演征服了所有的家长和同学。在表演结束后的交流环节中,学生们对诚信在习惯养成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诚信,对他人而言,是一份承诺;对自己而言,是一份坚持。

小组活动让学生初步领悟到:“专注”+“坚持”,是好习惯养成的两大秘诀,让学生对照榜样,反思自己的习惯养成现状,有勇气面对和改正自己的缺点,感受队集体的温暖,激励学生树立信心,下决心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迈出成长第一步。

二、家校联手,在劳动实践中将家校资源转化为学生成长的节点

在以往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家长越俎代庖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奖状、奖品也是直接到商店购买或向学校申请,经验介绍都由家长准备。没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获得奖状、奖品,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对奖状、奖品也不够珍惜,更谈不上主动做家务意识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锻炼。可见,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校联手,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活动的快乐,感受活动带来的成长。

“闪烁的星星”小组就负责“好习惯之星”评选活动的奖状和奖品制作。这是一群爱画画的孩子,他们从班级特色文化布置“纸盘制作”中获得了灵感,用纸盘亲手绘制奖状,并专门邀请学校书法老师题写颁奖词,精美的纸盘奖状代替了过去千篇一律的印刷奖状,學生们纷纷赞叹:“纸盘奖状真有创意,真漂亮!我要是能得到这样一张奖状,就把它放在书橱里,永远珍藏!”

这次活动的奖品制作采纳了学生的建议,由一群动手能力强,平时喜欢跟着妈妈学做点心的孩子负责。为了做好点心,他们主动跟妈妈学手艺,在家里进行多次练习,把自己亲手烘焙的点心带来给大家试吃,不断改进手艺。家长们也全力支持,准备了精美的礼盒用来存放点心。

班级主题汇报活动当天,“闪烁的星星”小组不仅为活动提供了纸盘奖状和点心奖品,还特意多做了一些点心带来,作为小礼物发给现场参与活动的学生。正如一位家长的现场点评:“在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乐于为集体服务的精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们真能干!”学生们用自己的巧手,送给别人一份美好的回忆,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也锻炼了自己的劳动技能。

发挥学生的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家校联手,是这次活动成功的根本原因。学生们喜爱这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实践中,他们切身体会到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专注,需要亲身实践,需要不断尝试,这份喜爱的朴素情感和活动的切身体验将转化为学生“真成长”的节点。

三、学科融合,搭建平台,在创新实践中展现学生自我成长的闪光点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摸清起点,把握节点,还需要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展现自我成长的闪光点,使学生获得成长的内在动力。将主题活动和学科融合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学生们在美术课上学习制作纸盘奖状,在语文课上学写邀请卡、颁奖词,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制作好习惯经验分享PPT,跟数学老师学习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请书法老师题写颁奖词……无论是纸盘奖状、邀请卡、PPT,还是点心奖品,都一再证明:给学生们一次学科融合的尝试,他们就会用精彩纷呈的创意展现无穷的成长潜力。

在这些创新实践中,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第一次展示了自己的闪光点,是这些劳动成果让他们收获自信,这些自信会转化为习惯养成的内在力量。

四、精心设计,巧用荣誉榜,在殷切寄语中挖掘主题活动的延展点

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不容易。有研究表明,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返潮”现象,对于刚满十岁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还需要外力的督促,需要通过活动延展下去,不断巩固,不断强化,不断超越。精心设计主题活动结束时的“老师寄语”,是个不错的办法。

我为全体學生精心挑选了一个日记本,告诉学生:“这是我送给你们的一个礼物——‘好习惯伴我成长光荣榜。我把它放在班级的‘点赞墙上,每周分享一次。你们只要观察到好习惯,就可以用日记的形式记在上面。”

“好习惯伴我成长”系列主题活动已经结束了,而“小小光荣榜”让养成教育得以延续。学生们在每周一次的分享中不断重温好习惯养成的秘诀,在“专注”中坚持,在“坚持”中超越自我,不断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真州小学)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小组合作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