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民办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研究分析①

2018-05-14 09:57何颜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2期
关键词:产教民办会计专业

何颜

[摘 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行之有效的途径,可以高效整合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资源,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但目前民办高职会计专业的产教融合仍处于较浅层次,对江苏省民办高职会计专业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析。

[关 键 词] 民办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6-0084-02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民办高职培养人才、寻求学院长远发展、创建专业发展特色的有效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多方合作办学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些都为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提供了制度支持。在该背景下,许多民办高职院校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本文以江苏省二十多所民办高职院校为例,结合其会计专业发展,调查研究了民办高职院校如何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专业要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并探讨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江苏省民办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的主要模式方法

笔者调查了江苏省21所民办高职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关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各民办高职院校长期以来都已经基本做到了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典型的有昆山登云职业技术学院、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应天职业技术学院、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院校,本文对其主要合作方式、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归类整理分析。

(一)“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在与大成会计学校、合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创立了“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生源素质的差异,结合不同会计岗位的技能要求,将学生分为普通班、提高班,实施分层次教学,制订差异化的教学方案,首创了“课堂—实训室—职业岗位”三位一体的“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

(二)教学实践部以及“校内工厂”模式

该模式主要倡导者是九州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是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最早的专业,至今已有20年的专业发展历史。该专业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1)成立校外教学实践部:与江苏淮海控股集团、徐州铁矿集团、江苏天裕化工集团、徐州市国税局、徐州市地税局、徐州彭城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等十数家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校外教学实践部,每年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现校企双方共同育人。(2)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度:吸收来自徐州市财政局、徐州市建筑学会、徐州市国税局、徐州市地税局、徐州市彭城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江苏润泽会计师事务所、江苏淮海控股集团等政府机构、企业一线的专家,成立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调研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状况,研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主干课程设置等主要问题。(3)教师“走出去、走进来”人才互动制度:从行业一线聘请教师来学院授课,同时,鼓励本系专任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锻炼。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引入会计专业最新行业知识、技能变化情况,又能较快提升专业教师业务能力。(4)成立九州职业技术学院会计服务中心——徐州市安德莱斯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将会计服务中介机构直接成立于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真实会计业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及社会实践机会。

(三)基于“做中教、做中学”理念的“双融共育”模式

该模式以应天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在这种模式下,以“做中教,做中学”为指导思想,构建了“双融共育”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校企双方资源优势,共同培育优质会计人才。其主要做法总结为以下几点:(1)源头介入,全程参与,结合市场需求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合作企业开始参与专业建设,双方联合开发主干课程、规范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建设标准;共同编写教材、根据行业最新标准、规范、技能要求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聘请企业一线专业人员来校授课;制订学生评价标准,根据企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实践教学与生产活动交替进行,螺旋提升学生能力:将“做中教、做中学”交替认知的原则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遵循“职业认知—项目引导—专业练习—仿真训练—竞赛演练—顶岗实习”的发展路径,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螺旋提升;“三阶段双导师制”,引入企业能工巧匠导学—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导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导业—指导职业发展;“以赛促学”模式,大力开展学科竞赛、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将实际生产项目与竞赛项目相融合,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竞赛标准,共同评价竞赛结果。

(四)“双链双融”模式

“双链双融”模式由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践行。“双链”,即课程链与岗位链,实现二者的对接;“双融”,即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实现二者的互相融合。该校与多家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共育人才,通过校内仿真模拟、企业顶岗实習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五)“联合办学、共建专业、冠名办班”等其他模式

昆山登云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联合办学、共建专业、冠名办班”等多种模式开展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其会计专业于2011年即开设了校企合作办学专班,为学生提供类型多样的实习企业,实习时间最长达一年半,既为学校解决实习、就业难问题,也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会计人才。

二、江苏省民办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教融合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

多年来江苏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使校企优质资源得到共享,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了学生就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促进了职业教育及徐州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各校的校企合作情况来看,大多数还是局限于浅层次的合作水平,在相关的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具体表现在法律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等几个方面。

1.校企双方的权责划定缺少明确的法律规定

目前,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活动中,校方与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风险与收益、资质与范围等方面缺少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甚至出现学校或者企业因为要规避法律上的某些风险而停止合作项目的情况,从而限制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2.缺少校企合作沟通的平台

当前的校企合作缺少统一的组织协调部门,未能给双方的沟通提供一个共同的桥梁和平台,使我市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产教融合难以实现规模化、高效化、条理化。

3.制度建设不完善,校企合作规范化程度较低

大多数职业院校目前还处在校企合作的初级探索阶段,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校内外课时分配、专兼职教师、资金投入、学生成绩考核等方面都缺少科学的组织制度,致使校企合作的规范化程度较低。

(二)部分民办职业院校参与产教融合的理念和资源条件受限

部分职业院校因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办学条件限制,仍未形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意识,在课程设置、办学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无法满足产教融合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专业及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部分院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匹配程度不高,课程内容及教材更新速度慢,专业技术落后于企业实际需求,使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存在一定偏差;理论与实践的课时分配不合理,实践教学方式单一,使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够紧密。

2.办学模式及资源受限

办学模式上主要存在创新不够及资源受限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缺乏行业特色、无法满足企业具体需求;实训基础设施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更新;校外实践基地数量和岗位有限,学生跟岗实习受到制约;“校中厂”“厂中校”的管理机制需要完善,实训基地的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3.“双师型”师资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和技能。目前我市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特别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年轻老师,基本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应聘参加教学工作,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社会实践参与度不够。因此,职业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目前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尚未完全形成双向互动融合机制,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多数仍停留在浅层次合作,尚谈不上深度融合。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企业办学参与度较低

目前绝大多数校企合作仍是以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培训学生为主要形式,而学生毕业后愿意继续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比例较低。

最终的后果就是无法形成双赢局面,企业单方面付出的成本较大,而回报却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学生实习期间,企业要派人参与校方洽谈、投入机器设备、增加培训人员,经济成本显著增加;高职院校学生流动性很强,企业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培养实习生,但愿意留下的人数却很少,因此给企业又带来了无形资本的损失。

2.企业培训缺少系统性

多数企业选择职业学院进行合作的时候,都是基于考虑节约成本等效益、利益目标,缺什么样的人就让学生来做什么,专业针对性不强,甚至完全不考虑专业对口问题,缺乏培训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3.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程度不够

企业以提供实习、就业岗位作为主要合作形式,没有深入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中,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亟须提升内涵建设。企业很少全面参与学校相关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参与学校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考核标准的制订,除了个别企业为实习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外,大部分企业没有给职业院校提供办学经费。

4.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与实际存在一定脱节

职业院校的教学也还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企业需求的问题。校企双方也并没有在决策、执行、咨询三个层级形成全面合作体系,没有建立实体性的校企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没有真正做到优势资源互补,也就不可能实现资源集聚和溢出效应。

三、结束语

基于以上分析,目前江苏省民办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多数仍停留在浅度、形式上的合作,在推动会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企业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很小,因此,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是下一步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丽娟.民办高校的校企合作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9):20.

[2]葉小芬.行业协会参与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的模式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2).

猜你喜欢
产教民办会计专业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