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2018-05-14 17:20陈广森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高校创新

陈广森

摘 要:创新在高校田径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构建良好教学氛围。目前田径教学理念较为僵化,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对学生的训练不够系统。将创新有效应用于高校田径教学尤为必要,更需多措并举——既要创新田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又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本文对此一一做了论述。

关键词:高校 田径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c)-0054-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现代教育中,创新也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如何调整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以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和研究的主要问题。一直以来,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钱学森先生针对我国当前教育的现实也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教育缺乏创新。在高校教学体系中,体育作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主要学科,其在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田径作为体育中的重要内容,其自然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陈旧的教学理念、僵化的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针对此,本文从创新的角度出发,结合高校田径教学探索创新融合实践的方式和途径。

1 当前高校田径教学现状

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各种新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开始渗透到高校的田径教学中来,一些教师秉承创新的精神,积极吸收理论经验,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这使得高校的田径教学的创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来看,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如教学理念僵化、落后,许多教师在训练中依然将成绩、学分作为衡来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对于学生的训练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过分强调自主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田径训练的指导;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在机械训练中难以体会运动的乐趣等。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变,乐于接受新事物,并希望在实践中展示自我个性。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大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需求,因此,田径课程受到冷落、排斥的局面也就不难解释了。针对此,在高校田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当前学生的客观实际,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实践中来,为大学生提供更加生动、有效的参与田径训练的方式。

2 创新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创新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其在高校田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具体表现为:第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创新动机的形成。动机是参与实践的内在动力,对于个体发展而言,只有在强烈的意识推动下,才能够产生创新的动机,但是一直以来在高校田径教学中,教师都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缺乏自主参与机会,其创新动机自然会被抑制。因此,创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渗透,则为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更多的自我展示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训练中,产生了创新的欲望,并主动参与到教学创新中来。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领会体育精神。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在高校田径教学中,成绩、学分一直是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主要标准,在如此功利的学习目标影响下,学生想到最多的能否获得好成绩,而不是田径运动能否为自己的身心发展带来益处,这样的训练过程与体育精神相违背。基于此,将创新融入实践中来,调整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让学生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领会体育精神。第三,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创新教学中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机会,因此,在高校田徑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利用创新理念,引领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运用与启发[1]。

3 创新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3.1 创新田径教学内容

相较于中小学阶段的田径教学,高校的田径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训练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的创新,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参与空间。教学内容是教学实践的载体,在田径教学中,走、跑、跳等基本的训练项目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只是在教学要求上提出了新的标准。因此,在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结合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将走、跑、跳等基本的运动项目进行优化组合,并结合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专项训练内容,从而在保证整体训练的基础上,突出个性训练的优势;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注重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结合大学生日常锻炼项目设计训练内容,以实现课堂与生活的融合,进而激发大学生在生活中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3.2 创新田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再科学的教学方法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展现,也难以体现其教学价值。因此,在创新教学实践中,高校体育教师在田径训练中,应该注重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让学生在更加生动、有趣的氛围中产生参与的兴趣。例如教师应该注重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课堂上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经典的田径运动赛事,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田径运动员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并在榜样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训练;利用动画、图片等方式对一些复杂的田径动作进行解读、分析,提高学生体育训练的理论素养,这样才能保证其在自主训练中标准、规范,减少运动伤害,提高运动效果[2]。

3.3 创新田径教学评价

教学评级不仅是教学效果的反馈,更是激励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的方式。田径作为竞技体育的一种,在本质上就渗透着竞争精神,因此,在“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精神的引导下,为学生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也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是唯一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体会运动锻炼的乐趣,进而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理念才是关键。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渗透创新理念,转变单一化评价模式为多元化评价模式,让大学生能够在田径训练中真正实现身心的协调发展。

3.4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创新应用于高校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师生关系的创新,让学生在训练中不仅要明确严格的训练标准,更要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鼓励,从而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高校田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坚持平等、尊重的原则,全面认识大学生的田径水平,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差异化给予充分的尊重,避免对学生强制化的要求,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我选择空间;其次,注重教学中的情感渗透,与学生主动沟通、主动交流,尤其是学生在遇到训练瓶颈的时候,教师应该用专业的眼光给予指导,并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让师生在和谐关系中共同发展[3]。

4 结语

总之,创新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们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线索。在高校田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转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结合田径运动,探索高校体育创新型教学模式,让大学生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田径训练中来,更能够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进而为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健.试论创新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2014(9):766-768.

[2] 钟进聪.创新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1):64-65.

[3] 李幸幸.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高校创新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