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共服务视角下湖南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共享现状研究

2018-05-14 17:20张国清吴珣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

张国清 吴珣

摘 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湖南地区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共享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南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配置与规定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体育场馆资源共享的主要因素有:资源不够丰富、社会组织管理不到位、群众意识薄弱、共享机制不健全。提出的发展对策为:要加大体育场馆投入与建设、加强全民健身网络组织建设、抓好体育宣传、发展体育培训业、改革和完善社会共享机制。

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 高校体育场馆 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c)-0250-05

Abstract:The main Methods (the author used are Documentation method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Delphi technique and Logical analysis) ar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to analyze the actuality of Resource-sharing of Hunan Provin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diums. The study reveales that:there is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stipulated standards of Hunan Provin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diums. In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the faultines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the weakness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incomplete Sharing mechanism are predominant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Resource-sharing of stadiums. The paper put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development:Increase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unceasingly;strengthens mass sports activities network organizations;promote the physical exercise and physical training industry;reform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haring mechanism.

Key Words:Sports public service;University stadiums and gymnasiums;Resource sharing

2017年8月10日共享運动仓首次在北京亮相,虽然仅有跑步机一项,但刷新了运动场地的新型模式,将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创新化。同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资源共享的意义重新被人们认知定位。资源共享,其意义在于方便群众进行体育锻炼与文化交流,缓解广大群众日益高涨的体育健身需求和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在实现资源共享的道路上,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是有力措施之一。体育公共服务传统供给模式的主体为各大高校,在政府鼓励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情况下,多数学校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资源为学生提供体育服务,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对本校师生和公众有序开放,但仍有部分学校未建立完善的共享机制,不能形成资源共享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因此深入研究湖南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共享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论文选取了湖南省7所地区代表性高等院校,即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湘南学院、怀化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对其体育场馆的资源现状、共享现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湖南理工学院官网数字图书馆,以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湖南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等展开搜索,查阅有关主题的学术期刊与论文并下载细读。充分了解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体育场馆资源方面提出的问题及改善的方案,收集学者阐述的有关资源共享方面的材料,并从中整理出有关理论依据。通过整理的资料加以探析现阶段湖南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共享情况。

1.2.2 实地考察法

通过实地考察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湘南学院、怀化学院、湖南文理学院,获取了大量体育场馆资源数据、了解了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情况和管理现状,对校内、校外人士体育活动有关情况方面进行了调查,由此掌握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具体资料。

1.2.3 专家访谈法

为获取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现状及共享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等,请教了部分高校内体育学院体育场馆管理的有关负责人、体育教研室主任,访谈重点为体育场馆的资源配置情况、资源共享情况、资源利用情况等等,通过细致的讨论了解他们的看法与建议,从而获得更详尽的信息资料。

1.2.4 逻辑分析法

将所搜集的资料整合归纳并进行综合性逻辑分析,在体育公共服务的视角下深入探析湖南高校的资源共享情况,找出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产生问题的因素再进行类比分析,并且尝试提出解决对策。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公共服务

体育公共服务应是满足公民对体育的需求,为公民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是为整个社会解决民生问题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了加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发展体育公共事业、发布体育公共信息等,为丰富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体育活动提供社會保障和创造条件。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由政府和市场协调发展来提供[1]。分析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及特性后可得知,体育公共服务既可以由政府或者专门的公共服务机构来提供,也可以由高校这种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设施。在我国,高等学校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公共资金、公共资源以及公共权力,属非政府的公共组织,是具有非营利性特点的专门公共服务机构。高校拥有相对充足的人力、物力以及信息等体育公共资源,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成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之一,对构建多中心、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由此可见,高校可以成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之一,可以满足公民对体育的需求,为公民提供体育场馆或健身器材。

2.1.2 体育场馆

体育场馆是进行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及身体锻炼的专业性场所,主要包括室外的体育场或室内的体育馆,通常有操场、田径棚、健身房、篮球馆及各类室内外体育场地或健身娱乐场地等。其本质功能是进行体育教学、训练或竞赛,也可以用作健身锻炼、文娱休闲活动等等。高校体育场馆是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全民健身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其学校体育的任务以外应向社会开放,与所在城市体育场馆整合,满足学生与城市周边居民的体育健身要求,资源共享解决场地设施不足,资源互补的问题,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3]。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逐步发展,为响应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的号召,多数高校已面向社会开放校园的体育场馆及设施资源,并积极探索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运营模式,为提高场馆综合利用率和群众的满意度做出一系列努力。本研究中的体育场馆指调查高校中能满足人们健身锻炼需求的场所。

2.1.3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人类互惠交换行为的一种,是指组织在其组成、功能、机制上对共有、共存、共同的主动追求,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协调行动,并运用控制、规范等手段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4]。当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不再仅仅针对在校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训练或竞赛使用,而是为满足广大群众健身锻炼的需求,开放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我们将其称之为资源共享。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共享不仅可以使体育设施发挥更大的功能,达到最大效益化,还可以增进学校与周边社区的和谐,促进群众与学生的互动交往,营造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学校体育的良好氛围。

2.2 体育场馆资源现状

2.2.1 资源规模及配置现状

体育场馆是每个高校进行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的基础条件,了解资源的规模及配置现状是了解高校发展情况的有效途径。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可知,在校学生数(含研究生)为20000人及以上规模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必配室外场馆包括400m田径场(内含足球场)4个,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80个,25×50m室外游泳池(轮滑、滑雪场地)2个,武术、健身器械区若干;室内场馆包括多功能综合体育馆1座,50m室内游泳馆1座,风雨操场两个,室内单项运动场地若干个,固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场所。经过实地考察,调查数据显示(见表1):目前湖南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较丰富,规模较大。数量较多的体育场地多为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小的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运动场地。虽然球类运动的场地相比其他场地较多,但仍不符合国家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标准,由于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众多,体育场馆的规模应该更大,配置应该更高。随着“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阳光体育的兴起,高校学生逐步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人数大大增多,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的人数大幅提高,高校的体育资源配置就出现了严重欠缺的情况,尤其是室内场馆资源较匮乏,并且有些器材设备陈旧,影响使用,还有的场地功能单一,无法达到最大效益化,因此湖南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配置与规定的标准差距还是很大。

2.2.2 资源管理运营情况分析

随着《湖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进行,政府提出了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设施应向社会开放的要求。管理运营就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与高校体育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就目前情况分析,各高校对体育资源的管理模式都是在不影响老师授课教学、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竞赛的前提下,对本校体育资源进行合理安排的。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汇编》显示,目前我国各省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模式有自主运营模式、合作运营模式、委托运营模式。其中,湖南省高校的运营模式大都以自主运营模式为主,极少数高校的场馆运营模式为合作运营和委托运营。自主运营模式体现在学校让体育教学部门或后勤管理部门来进行体育资源的管理运营。这种管理运营模式比较简单粗略,主要以体育学院进行直接管理,通常运用于学生的教学、训练与竞赛活动,存在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规定不详细等问题。日新月异,现如今体育资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传统的管理方式已跟不上对外开放的进度,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尽管部分高校采取了非自主经营的方式,但其高校的体育资源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管理规定中也只是包含了有关收费标准,并未做出完备的规章制度,缺乏科学合理性。高校应注重体育资源的日常管理,开放管理,安全、消防和卫生管理。部分高校的规章制度过于简单化,管理力度不够,造成了安全隐患,上级部门应立即制定下达相关指导性文件,使高校更新理念,尽早脱离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向学生或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运动健身体验,提升服务品质,为高校体育发展和社会体育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更好的满足学生和社会大众的体育需求。

2.2.3 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湖南各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对社会的开放程度不同。多数高校的室外田径场、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对外全面开放,只有少数高校会对室内的体操房、篮球馆、乒乓球馆、排球馆、器械健身房、网球场及综合体育馆进行有偿开放,在校体育学院的师生能享受到无偿开放。考虑到场地养护、设施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極少数高校会对室内体育资源进行无偿开放。学校会优先考虑本校师生的需要,然后再满足社会大众的体育需求。湖南高校在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意识还有待增强,部分高校并没有很好地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未能做到场馆的资源利用,学校应该要处理好体育场馆和托管承包单位之间的关系,还要推动体育场馆设施向高校周边社区的居民和社会团体开放,实现更多群众的体育锻炼需求。郁漪漪在硕士论文《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和社会人员开放调查研究》中指出:“高校拥有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且高校是周边社区首选的体育锻炼场所,通过创造条件向社区开放学校体育场馆,既可以缓解高校体育资金紧张,也可以提高场馆的使用率,促进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实现双赢[5]。

2.3 资源共享的情况分析

2.3.1 共享模式

高校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无论是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还是对校园师生以及附近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6]。在体育公共服务视角下,湖南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共享模式是多元化的,在经营管理上的方式、方法、手段等环节具有多样性。目前的调查情况分析,湖南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共享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自营开放型,由体育部门或后勤部门对体育场馆进行管理经营。该模式在优先满足本校师生的需求下,择空闲时段对社会开放高校优势资源。这种模式规章制度能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并且管理人员高度熟悉体育场馆的基本设施配置情况,既保证了体育场馆的高效利用,也保证了将共享设施的损耗率降到最低。第二,外包托管型,是少数高校由于自身管理粗放落后或其他原因为寻求更专业化、系统化、服务化的管理运营方式,将体育场馆委托给社会事业单位的模式。这种委托关系中,委托方学校可以减少体育场馆的维护成本,代理方用运转高效的运行共享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场馆资源,建立全民健身运动长效机制。除上述两种模式之外还有一种机构组织型的共享模式,即将体育场馆资源委托给协会或俱乐部等大型组织。这种模式十分创新,机构中存在各类团体比如足球爱好者、篮球爱好者、排球爱好者等等,还在面向社会广泛招揽爱好兴趣相同的人士,利用高校体育场馆开展以足球、篮球为主的各项赛事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打造了良好的品牌效应,还优化和规范了群众体育的发展环境,促进邻里和谐,增强了群众健身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3.2 共享利用情况

据走访调查,工作日的晚上和双休日,节假日是群众来高校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的高峰时间,这些时间大都为非教学时间,因此高校也都是在这个时间段选择对外开放。利用共享资源的对象包括本校师生、社会个人及社会团体,其中本校师生还是最主要的体育锻炼人群,并且部分体育场馆例如室内篮球馆、排球馆等等,在工作日白天只对体育学院师生开放,便于体育学院师生进行训练教学,这是为了保证高校的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及培养,全面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在湖南高校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中,运动项目次数最多的为篮球,其次是羽毛球、乒乓球,因此这些场馆的资源共享率比较高。场馆共享率较少的为网球馆、器械健身房,一方面掌握网球技术的群众较少,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运动生理知识,也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进行健身指导,安全指数较低,因此场馆的所占比例也较低。湖南高校的田径场基本上都对外开放,主要供在校师生和周边社区的中老年人散步、跑步使用。我国政府也在一直鼓励高校将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结合当地实际加强统筹协调,更好的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满足社会群众的体育需求。

2.3.3 运动人群对资源共享的满意度分析

通过高校师生和周边社区的群众进行了体育资源的各类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为高校对外共享的场馆数量、体育场馆开放时间、资源配置的质量、环境等等。具体数据如图1~2所示。数据分析表明,第一,湖南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较丰富,但学生持不满意态度的人数占比29%,周边社区群众仅占比17%。高校师生使用体育场馆的多为年轻学生,喜好的运动覆盖面广,对体育场馆的需求种类大,在目前各高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学校都不会首先考虑到体育场馆的建设,就是建设也主要以室外场地占据大多数,因为其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比较低廉,进而导致大型的、综合性的体育场馆的缺失[7]。群众锻炼所需的场地一般为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传统大众型的场地,一般高校都具有这类项目的场地,因此群众对体育场馆的满意度较可观。第二,体育场馆的本质功能是进行体育教学、训练或竞赛,满足在校师生的需求,因此对于在校师生来说开放时间较充裕,88%的师生对开放时间段持较满意的态度。而有38%的周边群众满意度不容乐观,其原因为工作日需上班,来校锻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双休日、节假日。部分高校在放假期间场馆开放时间会缩短,有的场馆直接闭馆,因此周边群众的满意度较少。第三,36%的高校师生对资源配置持不满意态度,其原因在于高校师生掌握的体育运动技术较周边群众要多,尤其表现为体育学院的师生,为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所需器材设备的种类多、数量大,而高校开放的体育资源一般能够满足周边群众的需求,但不能满足大部分在校师生的需求,因此,85%的周边群众对资源配置持较满意态度。第四,与社会共享的体育场馆资源的使用频率大、场馆维护次数少导致环境相比私人健身馆来说较差,由于多数在校师生只是需要一个释放学习压力的场所,经常在学校的体育场馆中锻炼的他们对环境已经习以为常,所以82%的高校师生对场馆资源的环境较满意。而周边群众中有部分人认为健身锻炼需要一个优美的环境,学校还应积极推进体育场馆的建设工作,所以调查结果中68%的周边群众对资源共享的场馆环境较不满意。

2.3.4 共享问题

高校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和体育公共资源,是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之一,在社会发展和对体育公共日益需求的情况下,资源共享就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群众对于开放的场馆和时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在调查访问的群众中,每天坚持去私人健身房的部分群众表示,有些高校共享的体育场馆在共享时间上安排不合理,一些体育场馆的开放锻炼时间与在校师生有冲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的衔接有待改善;节假日延迟开馆、提前闭馆的现象频发,未能达到群众们想每天锻炼的要求;还有的群众表示高校里提供的场馆项目太少,资源种类也不多,比较单一;在健身锻炼时没有工作人员在场,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等等。因此,我省各高校在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丰富体育产品,不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上还任重道远。

2.4 影响体育场馆资源共享的因素分析

2.4.1 体育场馆资源匮乏

通过调查,配有综合体育馆、网球场、乒乓球房、塑胶田径场等体育运动场所的高校多为规模较大的高校本校,齐全合理的体育设施为高校的资源共享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一般情况下能满足群众的共享需求,相比之下规模较小的高校或分校体育配置就显得单一陈旧,开发的体育项目少,自然对外共享的资源也少。这类高校通常满足不了在校师生及社区群众的需求。体育场馆建设未能到位,学校的体育公共服务也就无法到位。当高校开放场馆实施共享后,大量的群众和在校师生的场馆使用将给体育设备带来压力,由于多数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体育锻炼指导,不正确的使用体育设备将加大设备的损耗程度,同时增加场馆的维护和修理费用,使高校场馆资源投入的经费紧张,体育场馆的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资源数量就不容乐观。

2.4.2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薄弱

学校的体育场馆资源与周边社区实现共享是一件大工程,集创新性与实践性为一体,并具有开拓性,这种共享模式的全面建成就需要高质量的社会组织管理。调查中发现诸多居民不清楚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事情,这说明高校与周边社区的联系还不密切,高校的领导在资源共享这一方面不够重视,社会组织不到位,管理体系不健全,需要加以调整。湖南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享在社会组织管理上还比较薄弱。

2.4.3 群众体育锻炼意识淡薄

高校周边群众在高校体育场馆进行锻炼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造成群众体育锻炼意识淡薄的原因有:群众的体育消费意识不够强烈,对健身的兴趣不够浓厚,自己的空闲时间没有对体育锻炼进行分配从而导致自己对健身的要求不高。另一方面高校在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上较薄弱,缺少接受正确的健康知识的途径,缺乏高质量的体育锻炼指导,导致群众的体育活動不够丰富,影响对健身锻炼的兴趣,因此需要抓好体育宣传,发展体育培训事业。

2.4.4 社会共享机制不健全

在体育公共服务视角下,多元化的资源共享模式是共享机制中的重要因素,实践操作中的协调管理机制也是社区共享中必不可少的。高校的资源共享情况和社会共享机制的健全程度成正相关,在社区共享机制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各部门之间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合作协助工作,资源共享的执行力度就不强。目前有的高校缺乏切合自身实际的有效管理条例,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详细的权利责任有效分工,缺乏切合实际工作需要的明确详细工作守则,因此高校应规范场馆共享的制度体系,将资源共享规范化、精细化,强化机制的执行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通过调查,目前湖南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较丰富,规模较大,但资源配置与规定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管理运营模式较粗略简单,资源共享模式呈多元化,大多数高校都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实现部分资源共享。

(2)湖南高校在体育场馆的资源共享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群众对共享概念模糊、共享时间安排不合理、场馆管理体制不健全、场馆项目太少、资源种类比较单一、锻炼存在安全隐患等。

(3)影响湖南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的主要因素是:资源不够丰富、社会组织管理不到位、群众意识薄弱、共享机制不健全。湖南高校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转变观念,灵活制定对策,保证资源的高校利用,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3.2 建议

(1)积极探索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寻求适合自身的资源开放模式、经营管理模式等等,努力提高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和场馆的运营能力。鼓励社会民营企业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2)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抓好体育宣传,促进与周边社区的交流。培育和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加强高校对社会的组织领导,强化规划实施管理,建设好全民健身的网络体系,提高群众的锻炼参与率。

(3)发展体育培训业,发展和设置体育场馆内的社会指导员岗位,鼓励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能够在群众体育锻炼时进行必要的体育指导与培训。

(4)实行政府主导、规划科学、依托市场、管理规范、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传统的开放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基本原则,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改善资源共享的机制,让资源共享变得规范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 樊炳有.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及系统结构[J].体育学刊,2009,16(6):14-19.

[2] 王芹,吴瑛.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3):19-37.

[3] 王发昌.体育公共服务视角下城市与高校体育场馆整合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33(1):113-114.

[4] 陈瑜,张惠红.南京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意愿调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2.

[5] 郁漪漪.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和社会人员开放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6):115-116.

[6] 谢欢,秦颖芝.建立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作用与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5):205-206.

[7] 符巍.校场馆资源公共开放下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J].内江科技,2012(6):13.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不一样的云思维:“云”在教学中的应用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对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研究
浅谈计算机新技术应用条件下的档案管理
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