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策略中的“三要三多”

2018-05-14 09:44王小明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职业学校

王小明

众所周知,青年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现实也早已证明,一流的教育需要有一流的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教育的深化取决于青年教师的高素质。因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学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工作。

同时,优秀教师的培养有其必然的规律性。只有认识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按照其成长规律办事,把握其成长的关键环节,我们才会提高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成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分析当今的青年教师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新趋势,面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课程改革的新目标,他们已显现出自身发展的乏力,也给学校教育及教学管理带来困惑。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适应当代青年教师的新特点,有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尽快成为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三要三多”的工作策略收到了较好效果。

要了解青年教师群体心态,多交朋友

心态這个东西很重要,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时时刻刻都伴随着一个人,影响着一个人,它既是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又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它关系到一个人的追求、理想,影响每一个人的成就感、幸福感。合理、积极、健康、良好的心态会帮助青年教师获得事业成功,会让他们感受生活的愉悦。反之,偏执、狭隘、消极、自负的心态会让人目标盲目,乃至失去工作的乐趣和信心。所以说,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比训练一个聪明的大脑更为重要。

现在的青年教师心态有着普遍的共性特征。一是思维活跃,记忆力好,想象力丰富,但意志品质不坚定,情绪情感不稳定。二是成功欲望强烈,苦干实干精神不足。青年教师走向工作岗位后都有较强的上进心、好胜心。工作中他们朝气蓬勃、干劲十足,希望在学校竞争中施展才华,脱颖而出。但是工作缺乏苦干实干劲头,看不到成果就灰心,遇到困难就退缩,工作有强度就放弃。三是自主意识强烈,协作精神不足。现在的青年教师,在他们身上有强烈的时代特点,他们追求“自主、自立、自强”,富于独创,崇尚新奇,但集体主义思想淡漠,缺乏群体意识,缺少与人协作的意识。常常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在工作和生活中想做就做,想说就说。

随着我区新一轮教师用人制度的改革,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教育的生力军。但由于青年教师缺乏经验,面对工作中的一系列新问题,往往急躁,无所适从。在这个时候,他们迫切地希望得到指导和帮助。要是我们不引起足够重视的话,他们就可能开始分化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人坚持不懈,虚心求教,慢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部分人则对现实不满,怨天尤人,放松努力。

这就给我们一个警示:学校领导必须加大对他们的情感投入,真心实意地同他们交朋友,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对他们进行思想交流。这样,对他们的帮扶工作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跟上去,就能使青年教师们端正工作态度,把握住方向,克服困难,较好地适应教学工作。假如我们任其自然,没有指导,没有督促,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则可能形成工作上的不良定势,一辈子无所作为,一事无成。

要为青年教师发展留有能动空间,多些鼓励

我们知道,青年教师之所以走上教师岗位,其因素有职业谋生的需求、职业兴趣的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追求等。其中以职业谋生为最主要的因素。青年教师如果以谋生为第一,这就表明他们有某种无奈的潜在心理,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就偏低,他们就可能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不安心教育工作。一旦他们应付工作时出现问题,或者对工作的酬劳不满意时,不安心教育工作的表现就尤为突出。但是,无论青年教师出自于什么样的需要和动机,他们对教师职业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认同感。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职业的特定要求、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和社会的反响,更因为谋生和发展的需要,青年教师受到有形和无形的制约,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检点自己,尽可能的适应外界的需要。

当青年教师对职业的认同程度增高,对教师的荣誉就特别珍惜。出于自尊和自信的心理,他们力求避免有损于教师形象、荣誉和威信的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努力去胜任工作,做出成绩,获得外界的肯定和赞赏。

尤其是当今的青年教师个性差异大,棱角分明,对外界的信息敏感。因而外界必须给予他们正向的帮助和鼓励、给予他们学习提高的机会、以及赋予他们的重任等等,他们常常兴奋激动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同时,学校要强化培育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要赏识他们的成功和进步,多给表扬。当他们的工作出现问题时多些宽容和理解,为他们保留好自省和回旋的空间,注意保护好他们的荣誉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度,这样才能使他们的被培养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要创新青年教师培养的管理模式,多搭平台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由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不断发展中的有思想的个体,所以教师工作是多面的: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及研究者的角色。所以,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的就不能光靠自外部的推动力量,必须充分调动其内部的驱动力。多年的努力让我们懂得,任何外部的努力都必须转化成教师个人的内驱力,才能最终内化成为教师个人的发展品质,成为教师自主发展、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

因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在管理模式上加以更多的创新,搭建适合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多种机会。

明确目标

学校首先要引领青年教师制定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我们对比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根据他们各自的发展情况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可以这样理解,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所以学校必须科学引导青年教师制定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将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在青年教师踏上教师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就引导他们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逐步发展自我。

培育爱心

爱是教师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底线。我们提出爱是教育的原点、途径与归宿的理念。教师对教育的爱既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又表现为一种倾向,从而形成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在教师情感方面应表现在对待职业和对待学生两个方面。我们利用政治与业务学习宣讲从教的趣事和师德故事,一方面培养教师热爱教育这一职业,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热爱学生。青年教师胸怀爱心很重要,因为只有教师热爱学生,学生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并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上。教师在工作中用真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促进积累

学校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周读几本书,记好随笔,写几篇教育(学)设计、教育(学)后记、教育(学)论文等,都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并进行评比互鉴,从而促进教师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和充实自我。

引入研究

开展教育研究是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魅力,提升理论水平和品格修养,缩短成才时间的有效途径。学校狠抓三方面的内容:教育问题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班级管理研究。青年教師根据自身特点可以选择三个不同层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实践性研究、用教育教学理论对问题进行反思。

鼓励挑战

成功始于觉醒,心态决定命运!一个人如果经常进行积极暗示,那么在每一个困难和问题面前看到的将是机会和希望。学校组织很多既是机会又富有挑战的活动,让青年教师参与其中,通过一次次活动锻炼和提升了自我,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并且在生活中充分发挥它,并不断取得进展。同时也改善自我形象,提高信心指数。青年人的大脑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只要引领他们善于挑战自我,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养成习惯

叶圣陶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他们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无穷。”让青年教师把学校好的教育教学常规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让青年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习惯反思才有不断的积累。诸如此类的习惯培养让青年人不断修正、不断积累、不断提升自己。

保驾护航

青年教师也是社会人中的成员,他们有七情六欲,也有社会人所必需的生活需求。学校领导必须把青年教师的冷暖疾苦时刻挂在心上,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尽可能为他们排除生活和工作上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把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用在工作上。

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的宝贵财富,也是学校发展的后劲和源泉所在。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要满怀热心——对他们怀有深厚的感情,领导要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和盘托出,让他们感觉到你的率真与诚恳;要富有耐心——要不厌其烦地与他们沟通,允许他们出现反复;要持恒心——要对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效。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职业学校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