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语文素养”的语文教师

2018-05-14 14:27王立苓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广度朗读基本功

王立苓

【摘要】语文素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但作为施教者应该有一定的语文素养:扎实的基本功、有创新意识、不能急功近利。

【关键词】语文素养;基本功;朗读;深度;广度;书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和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回顾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我觉得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有语文素养的教师。否则就像不知道路的新司机,带着乘客一边问道一边前进,费时又费力。

语文教师应该有哪些语文素养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做一个有素养的语文教师,应该有扎实的基本功

数学教师能够一笔画圆,历史教师、地理教师能够准确画地图都是很让学生佩服的。语文教师的扎实的基本功表现在:

(一)用普通话朗读的基本功

语文教学也是朗读的教学,应该重视朗读。教材所选用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读的过程就是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朗读更易于理解、把握文章主题,并且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感悟能力。

在教学中如果老师的朗读很有感染力,无疑会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无疑也会使学生争相效仿。难忘董卿主持的《朗读者》中著名电影演员斯琴高娃朗读的贾平凹的《写给母亲》,她的声音、语调,她的叹息声,真正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看着母亲的遗像,回忆母亲的情境中去了,对母亲的长长的思念和与母亲已经阴阳两隔的悲痛,在斯琴高娃那声仰天长啸中传达得是那样的淋漓尽致。如果我们做老师的也能做到这一点,何愁学生不爱语文。当然,我们可能达不到这种水平,但可以努力接近。为了能把文章读好,我买了12本散文朗读带,如戴望舒的《雨巷》、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张爱玲的《天才梦》、王维的《空山响语》……看电视时听演员们的发音、看他们的肢体语言……这些下来,我的朗读水平有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带动了学生的朗读热情。

(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有深度的课堂首先来自于教师本人的深度。放眼看现在的课堂,老师多是一个浅层次里带着学生扑腾,很多课前学生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们还在课堂上喋喋不休。这需要教师一方面精练自己的语言,更要在文本挖掘上下功夫,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而不是像二道贩子一样现炒现卖一些廉价的东西。做个有深度和广度的教师可能很难!但在课堂上多做点儿联系拓展的工作,让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是力所能及和轻而易举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了能更系统地教学,我在让学生看《初中生语文知识博览》的同时,还要看《高中基础知识手册》,在布置学生阅读名著的同时自己也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把语文放到生活中学习,语文才能有鲜活的生命力。或许出于职业习惯的缘故吧,每次看电视、听广播,我都爱挑错,我发现总有人把“挫折”中的“挫”读成一声,把“友谊”中的“谊”读成二声。我喜欢看“法律讲堂”“感动中国”电视栏目,在课堂上我也时常引用一下里面的内容,使语文教学更丰富多彩。

(三)书写的基本功

作为语文老师,写一手漂亮的字,本身就具有示范性。当你嫌弃学生的字乱、不好看时,是否反思过自己的字也不好看或书写随意呢?每天写几个小楷或毛笔字应该是我们的必修课。

二、做一个有素养的语文老师,应不断进取,有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常教常新,不能因循守旧。同样一篇文章每次再上时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教什么,怎么教,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要有创意,体现个人教学的匠心之处。作文教学一直是很让人头大的难题,學生苦于没有生活体验,课外书涉猎的也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写作无异于闭门造车。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克服畏难情绪,有一天教室里窗台上的花开了,很好看,有杜鹃、对红、栀子花、虎皮兰……艳得耀眼,香气袭人,不由得触发了我的创作欲望,何不引导学生也写写呢?于是我把虎皮兰搬到了讲桌上,让学生观察,看它的叶片、颜色、姿态,体会它的精神,赋予它某种情感,由它的名字又可引发哪些联想……讲解之后,我让学生选择好自己喜欢的花近前观察。同学们跃跃欲试,15分钟后,我们进行了交流。没想到,真的出现了几篇挺像样的文章,如王子睿的“永不倒去的橡皮树”、赵世闻的“不屈的灵魂”、赵禹宁的“杜鹃之舞”、王诗琪的“杜鹃花开”都很有文采。

三、做一个有素养的语文老师,要懂得语文教学规律,不能急功近利

语文教学是一个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我习惯于打持久战,每一届学生在七、八年级的时候我都布置他们看《初中生语文知识博览》,背780个成语,做187道成语题、50道病句题,每天读五页名著、写半页书法,一周写两篇日记。我教的班级特点大都是开始并不突出,但三年下来,最后结果就很令人满意。

做一个有语文素养的老师不易,而且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我会继续求索,我会始终走在路上,让我的学生因为有我而幸福。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广度朗读基本功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网络在拓展学生阅读广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