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教学的坚守与创新

2018-05-14 14:27蔡茵婕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

蔡茵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既能创新教学方法,又不丢失传统,这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可谓是巨大的挑战。诗歌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个人修养,因此创新诗歌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明智之举,有助于教师更高效地进行诗歌教学,让学生真正体味到学诗的乐趣,但在创新中也不可丢掉根基。

【关键词】高中诗歌;教学坚守;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材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同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诗歌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社会、丰富阅历,也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中,诗歌教学也必须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但是创新也要有基础,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在诗歌教学创新中也应坚守根基,做到传统根基与创新完美结合。

一、高中诗歌教学的坚守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诗歌在其精简押韵的语言、优美的意象、典雅的情境中蕴含深邃的思想感悟,可谓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运用适当的方式将诗歌具体意象中的抽象情感传达出来,这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

(一)坚守“就诗论诗”的门径

“就诗论诗”是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以“诗歌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这三大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鉴赏,体悟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深邃情感,这是鉴赏诗歌的根基。“写什么”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把握,明白诗歌是写景状物还是记叙抒情,让学生对诗歌进行初步的把握;“怎样写”是涉及对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让学生去寻找诗歌中的意象或意境,让学生思考“诗人运用何种手法抒发情感”这一问题,學生通过对各种类型的诗歌进行分析,从而对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手法——融情入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等手法有更深入的认知;“为何写”是指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向学生介绍所讲诗歌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这有助于学生深入领悟诗歌。因为人身处社会中,必然受时代的影响,诗人亦是如此,诗人的作品总是有其自身的影子,反映所处时代的社会万象、人生百态。

例如杜甫的诗歌流露出极其强烈的爱国情怀、深沉的悲凉之感,这与杜甫的生平经历息息相关,杜甫是一位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诗人,他胸怀大志、渴望建功立业,但在现实中却屡遭挫折。因此他只能将自己的雄心壮志与愤懑之情寄托到诗歌中,用其笔写其心,以其笔抒其怀。因此,教师在鉴赏杜甫诗歌时,一定要让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以及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

再如李白《将进酒》,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为学生讲解题目的含义,因为“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其意为“劝酒歌”,教师为学生讲解题目可以增进学生对诗歌的初步了解,同时教师还应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李白当时正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作者借酒兴诗情,将自己的情思融入诗文中,学生通过对背景的了解,可以对诗歌的情感基调有初步了解。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情景交融、极具审美性的古诗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进行赏析,例如对诗歌中的“花、月、春、江”等意象的具体分析鉴赏,以此让学生充分感知诗歌中的意境美。并且通过让学生对诗歌“写什么”的具体内容——春江的美景、面对此景而抒发的感叹、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这三部分内容的把握,让学生对蕴含在诗文中的情感有更深入的体悟,同时也对于“情景交融、融情入境”的诗歌写作手法有进一步掌握。

(二)坚守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盲目求快,诗歌以简洁精练的语言、音乐性的韵律叙述生活、抒发情感,在简短的篇章中蕴含无尽的情思,学生想要对诗歌进行深入整体的把握,就必须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朗读、品味、想象,方能解其中意蕴。朗读是理解诗歌重要的步骤,诗歌是声音、情感和谐统一的整体,作者将跌宕起伏或缠绵深沉的情感孕育在节奏鲜明的韵律中,因此朗读也是体味诗歌情感的有效方法。

例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此诗是艾青先生被捕后在看守所创作的。某日清晨,诗人从狱中小窗向外观望,外面一片白茫茫的雪景使诗人怀念起了养育自己的大堰河,并且联想到大堰河上的劳动人民,因此挥笔写下了这首赞颂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这首现代诗情感流露极其强烈,是一篇典型的抒情诗歌,字里行间都是赞美之情的迸发,因此学生在朗读中可以充分体会作者对大堰河深沉的赞美和挥之不去的思念。

全诗可分为四部分,可以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情感饱满地朗读这四部分,老师可以组织一个朗读小竞赛,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大堰河,体味“我”的情感变化,从而把握诗歌的整体情感基调。朗读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重点意象、语言进行赏析,诗中反复陈述“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句话代表什么?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我与我的保姆间有怎样的故事?”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深入文本去品味诗句,去体悟作者对大堰河强烈的赞美与感激之情。学生在细读品味诗歌的过程中会自觉将自己当成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被大堰河养育的乳儿,这样学生会对作者的情感更加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亲眼看到了受苦受难的大堰河。

二、高中诗歌教学的创新

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变成教师一枝独秀的平台,学生似旁观者,学生在课堂中收获甚少,也不愿意跟随老师步伐,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与质量不高。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迫在眉睫。

(一)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融入课堂。

例如《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描写其与康桥告别的场景,这首诗因其蕴含的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而被人称颂,体味此三美是理解这首诗的重点,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关于康桥的文字、图片或视频介绍,让学生对康桥有初步认知并获得美的感受。之后,教师向学生布置问题——“作者眼中的康桥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进行描绘的?”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在思考、讨论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掌握鉴赏诗歌写作手法的能力,老师在其中可以为学生普及“三美”理论的来源与内容,让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和语言叙述手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再如李商隐《锦瑟》其意象“庄周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泣珠”“暖玉生烟”极具朦胧性,所以诗歌主体意蕴也具有多义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创造轻松活跃的氛围,让学生自由讨论探究,不能设定标准统一答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让学生自主体悟鉴赏,这样才能对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有深刻的认知。

(二)引导学生自主想象、写作

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在其中汲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语言凝练、节奏鲜明的古代诗歌时,会遇到“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的问题,有时不能很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发散其思维,帮助其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情感。

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诗文中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将想象的画面用文字叙述出来,将诗文中的意境用语言描绘出来,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加深其对诗文的认知,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橘子洲头的所见所感,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转化为文字。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诗歌,更深入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

三、结语

诗歌承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圣贤的人生哲理,高中生在学习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过程中,能够体味不同的语言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综合素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高中诗歌教学在进行教学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丢掉了根基,在坚守传统诗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也要学会灵活运用创新式教学手法,切忌单一死板,要营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思考的课堂氛围,教师扮演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有所收获,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高质量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孙立.古诗文赏析的旧方法与新路向[J].中学语文教学,2015(3).

[2]刘笛月.从诗歌创作的角度破解读诗之法[J].语文知识, 2014(12).

[3]薛和平.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学周刊,2013(10).

[4]于强.古诗教学学段目标的思考与重构[J].教学與管理,2016(2) .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
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服装 CAD一体化教学课题论述
高校英语语言思维培养探析
网页设计教学的创新探索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民航基础知识》课程SPOC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创新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