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8-05-14 14:27施兆霞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新课改

施兆霞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开情感教育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语文不仅具备明确的工具性,同时也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如果在教学时能够将文章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进行反复体悟并联系到生活实际中去,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也有助于解决学生写作中缺乏情感等问题。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合理利用古诗词,进行情感渗透

我们都知道,初中语文教材精选了大量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古诗词,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利用这些古诗词,找到其中情感的切入点,不仅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很好地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

这就需要教师将内容丰富的古典诗歌进行梳理,避免盲目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感觉自己学过的知识杂乱无章、难以记忆。总体来说,就是将古典诗歌的体裁进行系统介绍,让学生对什么样的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大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在脑海中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举个简单的例子,提到中国古代诗歌,大部分学生第一反应就是唐代两位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和杜甫,而他们大多数诗歌正是中国古代经典诗歌两大传统的代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其中现实主义主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现状,以及表达了诗人的迫切愿望。如果学生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对现实主义诗歌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思路就会更加清晰。而浪漫主义诗歌则更加侧重于主观内心世界,大多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例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同是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着追求,但在朗读时却又是一番风味。这样一来,不仅使得学生对两首诗歌以及两种流派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对诗人情感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自身情感的健康发展。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加深学生情感体悟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學时通过创设或引入以具体形象为主体、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场景,让学生在学习时有一种代入感和体验感,进而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情感,并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能力,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触景生情”,通过自己的感悟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对比,进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进行情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还要能够合理利用身边的一切教学资源,构建更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进去。除了利用实物演示和生活情境再现的方式以外,还要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从文字、画面、声音等多个角度去激发学生想象力,当学生真正能够融入某种情境中时,自然而然会有强烈的情感想要表述出来,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了一场小的话剧表演,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体会出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不仅使学生从更深层次感受到了皇帝的昏庸以及群臣虚伪奸诈、阿谀奉承的本质,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无私无畏、勇于追求真实的精神。

三、发挥想象空间,对情感进行反复品味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对文中的情感进行反复品味和理解,同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所见所闻,找到相似的“点”,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明白,情感教育不仅停留在让学生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情感,更要让学生自己产生情感才算是成功的情感教育。

例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诗人通过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几种景物的描写,全文中没有出现一个“秋”字,却能让人生出一种秋风萧瑟、游子思乡之感。在让学生反复品味这首词之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空间,除了这些景物之外,还有哪些景物能够将秋天的萧瑟表现出来呢?同学们纷纷展开想象,总结出了“霜”“落叶”、南归的“大雁”等,并有同学想到了《静夜思》,将洁白的月光比喻成霜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不仅如此,我还让学生通过所见所闻,对秋除了“愁”以外还能表达什么情感进行了思考,学生很快想到秋天还有“金黄的麦田”“累累的硕果”等,也能用来表达“丰收”和“希望”等情感。以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对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还能拓宽学生的情感视野,在进行情感教育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情感教育,首先要合理利用好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积极地进行情感渗透;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构建情境,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最终则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对不同的情感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使学生自身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参考文献

[1] 张晓云.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文学教育(上),2016,(1).

[2] 谭玉凤.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

[3] 曹晓琴.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9).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