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形象·品情感·赏构思

2018-05-14 14:27薛鹏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构思形象阅读教学

薛鹏

【摘要】教学写人叙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事例,感悟人物性格特点,使之受到人文熏陶与感染;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这样才能全面地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方面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象;情感;构思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以歌颂教师为题材的课文为数不少,其中,六年级第12册第七单元则选编了四篇赞美老师的文章,最后一篇《明天,我们毕业》为抒情散文,其余三篇皆为以写人为主的叙事散文。如何教好此类课文?笔者现以该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引导学生抓住典型事例,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凭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进行读书实践,进而实现理解、积累与运用语言的目的。不同题材与不同体裁的课文在教学上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写景的美文要重点引导学生欣赏美的语言,并展开想象,进入美的意境;同时,要学会如何运用生动活泼的笔触来描写景物。对于写人叙事的文章,则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事例,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之受到人文熏陶与感染。做到以上两点,才能全面地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方面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比如,教学《孔子游春》,为了引导学生感悟孔子教育方式的独特及孔子的性格特点,就要在学生初读、再读课文的基础上,“拎”出课文所叙述的主要事例:一是“孔子论水”,二是“师生言志”。前一个事件表现了孔子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善施教化的特点,表现了孔子“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风范;后一个事件则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让弟子望而生畏的架势。这些都体现了大教育家的智慧与风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研读事例来用心体会。

二、引导学生想象活动场景,品味师生真挚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里行间皆含情。情,乃文章之灵魂。缺少情感的文章是苍白无力的,是不能打动读者心扉的。第12册第七單元选编的四篇课文,无不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表达着对教师的赞美之情。而这些赞美与热爱之情,不是通过“空喊口号”来表达的,而是通过一幕幕具体的场景描写来体现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真正地把自己的心融入语言文字中,来用心感悟其中的绵绵情意。

本单元三篇叙事性散文及抒情性散文中都有场景描写,且写得非常精彩。有对话场景的描写,也有活动场景的再现。如《莫泊桑拜师》通过对师生对话场景进行有条不紊的描写,表现了老师善教与学生善学的特点;《理想的风筝》和《孔子游春》通过对刘老师艰难地板书的场景及孔子跟弟子们一起观水、一起娱乐的场景描写,表现了师生之间能够融洽、和谐地相处,可谓诲人不倦、情真意切。而这些情景交融的美的场景,无论是对于求知的学生还是对于传道的老师来说,都是能够撼人心魄,引发师生情感共鸣的。然而,这蕴含于文本中的“情”与“景”只是一个客观存在,是教学的一个潜在资源所在。要想真正发挥其感染与熏陶作用,还需要教师予以点拨和引导,才能触发学生的感受力,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诵读及配乐朗读等不同形式的读来想象这些活动的场景,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似的形成一幅幅画面,诱导学生入情入境,融入文字所展现的美好境界中,去感受、去品味、去分享。比如,朗读或配乐欣赏《孔子游春》,学生仿佛也成了孔子的一名弟子,也在孔子身旁聆听其润物无声般地真诚教诲;仿佛也在草地上跟其他弟子们一起自由自在地娱乐,一起抒发志向。达到这样的朗读境界,才能品味到字里行间蕴藏着的美好情感。

三、引导学生欣赏文本结构,领略作者构思艺术

相对于文章的内涵,结构属于形式的范畴。它乃文章之骨架,是血肉(语言材料)、灵魂(主题思想)之支撑。审视第12册第七单元的一组课文,既有美的语言,也有美的结构,可谓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莫泊桑拜师》以三次“师生对话”为线索,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表现了两个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一是善教,一是勤学;同时还恰到好处地指出了写出好的文章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这是由一条线索牵出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学此文,就要紧紧抓住这条线索,引领学生潜心阅读,并围绕“几次拜访”“老师每次都说些什么”“他最想强调的是什么”等具有统领性的问题,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理想的风筝》则以风筝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开头以风筝引出回忆;中间部分又用生动的语言追忆了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体现了他乐观的人生态度;结尾部分又将视角落到风筝上,借助风筝语意双关来赞美刘老师充满魅力与影响的精神风貌。《孔子游春》构思巧妙严谨,写景叙事融为一体。开篇描绘了泗水河畔的美丽春光,点明了人物活动的舞台,奠定了课文的情感基调;中间部分则描述了“孔子论水”“师生娱乐”“师生言志”等活动场景;结尾一段干净利落、意味深长,借景抒情,深化了课文中心。

浑然一体的结构彰显了作者构思的匠心独运,而这正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宝贵的资源所在。教学该组课文应遵循著名语言学家张 志公先生提出来的一个指导思想,即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既要引导学生感知文本语言,感悟人物性格特点,也要“回过头来”引导他们欣赏文本结构,领略作者构思艺术之美,从中学习构思与表达的方法,促进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与协调发展。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构思形象阅读教学
浅谈“摘抄”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新课改初中作文教学的创新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从《风雨》浅议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