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8-05-14 16:11张建德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双师型中职学校教师

张建德

摘要:打造一支高质量、高素质,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教学团队,既是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又是提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从教学团队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些思考,供有关单位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双师型”教师

一、专业教学团队的定义

专业教学团队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群技能互补、相互协作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专业建设和系列课程为平台,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中职学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启动了“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项目,要求建设一批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教学团队,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学探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发扬传帮带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二、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年龄结构反映了教学团队的活力与发展潜力,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合理的年龄结构应该是每个年龄段占有适当的比例,没有明显的峰谷。然而,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在年龄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各年龄段所占比例相差较大,年轻化与老年化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部分学校缺乏中坚力量,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有较高比例,有的中職学校青年教师甚至超过一半。这主要是由于中职学校扩招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招聘了大量青年教师,导致青年教师所占比例高于中年教师。

(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中职学校普遍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骨干教师、专业教学带头人,这是由于中职学校教师来源单一、缺乏实践锻炼。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师来源于应届大学毕业生,一些学生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不仅自身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而且缺乏实际教学经验。中职学校的许多教师都是所谓的“三门教师”,即从大学校门到中职校门再到家门。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比较突出。青年教师走上讲台后,与企事业单位接触较少,实践能力不足,在授课过程中容易纸上谈兵。

(三)缺乏合作意识

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但在实际的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教师普遍缺乏团队协作意识,他们只专注于自己的教学,缺乏团队沟通与协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分工与合作,整个教学工作难成体系。许多教师上完课就离开教室,平时忙于闲杂事务,缺乏合作意识,即使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很少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三、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一)强化师德教育

学校应完善师德教育机制,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教师的职业生涯,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献身教育”的崇高理想。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应开设师德教育专题,邀请师德教育专家和师德高尚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教育。通过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他们在专业教学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集体荣誉感。

(二)营造团队凝聚力

学校组建专业教学团队时要严格筛选团队成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合理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使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技能、专业素养能够互补。团队内部要进行明确分工,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协作,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团队的负责人应具有创造力、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发挥塑造团队灵魂、营造团队凝聚力的作用,通过组织相关教研活动,带领团队良性发展。

(三)完善激励机制

为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保持教学团队旺盛的生命力,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从职称评定、教师外出培训、人才选拔、科研立项和教师年度绩效考核等方面完善激励机制,让教学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认可,从而调动教学团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建立规章制度和产学研教师培养体系,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内容有:第一,建立职称评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兼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考取相关行业资格证书,给教师报销全部或部分费用。第二,建立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普通教师、兼职教师培养机制。明确每个层次的教师岗位准入标准、职责和任务,并制订专门的奖励方案。第三,建立教师实践锻炼机制。专职教师任职两年之内,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顶岗锻炼。鼓励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能等实践经验。教师在脱产实践期间可以领取全额岗位工资。第四,建立培训机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知识技能培训,有效增加教学团队的整体质量。

(四)提供交流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搭建校园信息化平台,如建立微信群、QQ群、论坛等,或开展主题研讨会、座谈会、教育论坛等,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根据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学校可以组织各个专业教学部组建不同类型的教学团队。比如根据中职学校教学团队的工作内容可以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技能竞赛指导团队、教研教改与科研型教学团队等多类型的教学团队。根据各教学团队工作的具体内容,制订相关规划,并明确工作任务与目标。

四、结语

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需求制订专业教学团队规划,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案,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从而加强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职学校要认清目前的形式,从有利于教师成才,有利于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等方面来考虑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建设优质的教学团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中职学校要不断探索、分析,充分利用教学团队的教学资源以及团队成员的智慧来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覃志奎.关于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融入学生就业创业中的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7):132.

[2]徐刚.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教通讯,2014(23):66-67.

[3]吴迪.浅谈如何在中职学校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35):33.

[4]李娟.浅论西部中职学校教学竞赛团队建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10):21.

猜你喜欢
双师型中职学校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德育工作浅谈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美育教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