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改进策略

2018-05-14 16:11杨东方黄漠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双师型职业院校培养策略

杨东方 黄漠

摘要:文章结合高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以便促进学校与企业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理论与技能融合、教学与生产融合,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一、“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没有实现真正的校企互通、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技术能力严重欠缺。

学校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是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其拓展功能是服务社会,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同时融入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密切相关的产品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活动,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实训基地的拓展功能并未得到发挥,学生、教师与社会的接触较少。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改进策略

为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一)设立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参加培训

拨付专项经费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经费,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技能培训,考取各种技术资格证书,其报考、培训、考试等费用皆由学校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报销,教师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之后还能获得奖励。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按照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建立校企“相互培训聘任,定期易岗锻炼”的流动机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进行技能培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要求广大教师以就业为教学导向,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将实际生产技术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把实际工作中要求掌握的技能、知识融入课堂教学。

(三)吸纳企业精英,优化教师结构

职业院校要邀请职教名家和企业专家加入学校教师队伍,选聘一批学历较高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作人员去充实教学一线,为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并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

学校引进企业精英的路径一般有两条:一是去生产一线选聘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给这些技术骨干进行教师培训,让他们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二是从企业的产业部门聘请具有相关技术职称且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教师。这样可以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比重,优化高校教师结构。另外,吸纳企业精英还可以对在校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提高在校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完善管理制度,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

高职院校要健全教师的管理制度,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院名师管理办法》和《校企人才资源互培共管实施办法》等制度,建立专兼职教师成长激励机制。要求“双师型”教师在学历和技能上同时达标;要求理论课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要求兼职任课教师在两年内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鼓励其参加中高级职称的评审。学校将把取得各种技术资格证的教师聘为“双师型”教师,并每月发放津贴[2]。通过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使“双师型”教师有压力、有动力、有成就感,切实发挥“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和实践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及其与实践教学的融合[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7):168-170.

[2]李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81-83.

猜你喜欢
双师型职业院校培养策略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