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味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2018-05-17 02: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1期
关键词:腰痛腰椎间盘腰椎

汪 洋

(沈阳中大骨科医院骨三科,辽宁 沈阳 11002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由于患者长期劳损而致脊柱内外失去平衡,纤维环出现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马尾和神经根部,造成患者产生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等症状的一类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我国临床将椎间盘源性腰腿痛、腰椎软骨板破裂症、腰椎间盘软骨盘突出症、腰椎间盘脱出症等病症,均隶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范畴内,中医属于“腰痛”等范畴。目前,对于该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微创治疗和保守治疗,但何种手段治疗该病为最优尚无统一定论[1]。《内经》中有云:“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意为劳力过度,损伤肾气,使筋脉肌肉失其所养,气血瘀滞,而发生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我科应用独一味胶囊联合休息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颇有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于抚顺市中医院骨二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纳入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5~72岁,平均(51.7±11.5)岁,对照组纳入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4~73岁,平均(52.2±10.7)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纳入标准:所有纳入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出版的《临床诊疗指南》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①患者既往有腰痛病史,存在腰部及下肢放散痛,可见患者的疼痛沿腰骶神经根区域分布;②体格检查:腰椎活动、弯曲受限,直腿抬高试验(+)。神经根部的张力体格检查试样呈阳性;③患者下肢及腰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肌张力异常、肌肉萎缩神经反射改变,以上异常至少存在2种;④影像学检查:经过CT/MR检查结果支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2]。

1.3 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②恶性肿瘤的患者;③不愿参加临床实验的患者;④高血压危象患者;⑤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⑥药物过敏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VAS疼痛分级情况选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0.1 g日1次口服,还应用一般休息疗法包括: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活动,尽量卧床休息,腰部要防寒保暖。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如:五点式、飞燕式等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独一味胶囊3粒,日3次口服。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共观察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①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视觉疼痛评分量表(VAS量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情况。②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制定的腰椎疾病治疗评分标准[4]包括主观症状、临床查体、日常活动评分等最高为29分,最低为0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程度越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评分。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①VAS评分:对照组治疗前为(5.39±1.31),试验组治疗前为(5.89±1.38),对照组治疗后为(4.21±1.12),试验组治疗后为(2.11±0.9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②腰椎疾病治疗评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1.39±3.75),治疗后为(16.05±3.42),试验组治疗前为(11.27±3.66),治疗后为(20.59±4.5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是镇痛、消炎及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方面西药首选非甾体抗炎药物,其止痛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及淋巴细胞活性及阻滞活化的淋巴细胞的继续分化,有效的减少了对传入神经末梢的电刺激,起到了镇痛的作用。但是由于非甾体抗炎药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长期的使用会引起消化道的症状和肾功能损伤。中医学目前尚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证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可从“卒腰痛”辨证论治。《金匮翼》曰:淤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部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辛痛,不能转侧。所以中医理论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劳力过度,损伤肾气,气血瘀滞,使筋脉肌肉失其所养所致。独一味胶囊的主要构成为藏药独一味,经过国内诸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其所含的黄酮类、皂苷、甾醇、氨基酸等物质;可以抗减少大鼠体内炎症组织中前列腺E的含量,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药物中的总环烯醚萜苷可以起到明显的镇痛的作用[3-5]。

表1 两组患者VAS和腰椎疾病治疗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VAS和腰椎疾病治疗评分比较(±s)

注:*治疗后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组别 视觉疼痛评分 腰椎疾病治疗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39±1.31 4.21±1.12 11.39±3.75 16.05±3.42试验组 5.89±1.38 2.11±0.92* 11.27±3.66 20.59±4.51*

本文观察独一味胶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评分,增加患者的腰椎疾病治疗评分,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利军.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山症10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85-86.

[2]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7-99.

[3] 邱建国,张泉龙,尉丽力,等.独一味不同提取物工业化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研究[J].中草药,2013,44(15):2067-2073.

[4] 冯仁.藏药独一味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概述[J].海峡药学,2011,23(11):45-47.

[5] 王丽娟,王勇,杨婕,等.独一味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2013,19(7):763-766.

猜你喜欢
腰痛腰椎间盘腰椎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有限减压配合Sino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