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坎阳呈村历史迷途里的“江南第一村”

2018-05-18 01:53
城市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第一村罗氏风水

大家遗风:前世先祖开凿河道,垒筑堤坝,后世发达者必会改造祖居

名门布局:大约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二圳五街九十九巷

历史人文:这里有得名于陶渊明的传说,有“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更有岳飞冤案的主审官罗汝揖和他儿子的故事……

上图:阴坎阳呈村有着“江南第一村”的美誉。

这是一个有着“江南第一村”和“一村两国保”美誉的村落。在很多专家眼里,它一直是自然风水和人居风水的完美结合。

前世先祖开凿河道,垒筑堤坝,引众川河水穿村而过,后世发达者必会改造祖居……在大约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阴呈阳坎村形成了二圳五街九十九巷的格局。

而这里也是一个历史人文纠结的地方,不仅有得名于陶渊明的传说,有“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更有岳飞冤案的主审官罗汝揖和他儿子的故事……

特殊的形成原因,村中人的血脉背景,使得这个村落非常与众不同,与自然发展而来的其他村落相比,呈坎带有强烈的规划意味,而在村落的布局和房屋的建造之上,又一次性地附会上了许多中国古代文明的表征。那些风水应天象以求吉祥,那些后辈不断努力以求光宗耀祖——呈坎村,一步步成为江南第一村。

罗氏筑村

这个村落一直拥有着豪迈大气的名声——江南第一村——所以对它的人文历史感兴趣的专家实在不少。而它又是一个集家族发展、风水理论为一体的典型的中国传统古村落,所以就更充满了神秘感。

阴坎阳呈村(一般简称呈坎)古名为“龙溪”,按当地人的说法,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那个时候也还根本没有目前的村落布局,而是保持着自然状态的大片芦苇滩,有吕、金、孙三姓,聚集居于芦苇滩的南面。在村中,现在依然保存有吕家井、金家井、皇冠前、孙家巷等等遗迹。

一切都因为唐朝末年避战祸的罗氏兄弟而改变。乱世之中,很多望族豪门或者大家子弟为了避祸南迁,而江西南昌的罗天真、罗天秩就是其中的应潮流者。在一千年以前,罗家两兄弟骑着疲惫的大马,身后的马车中携着家眷,在大山大川中往南、往南、再往南……终于,他们来到了这片芦苇地。到底是什么令他们停下脚步?村里的罗姓后人会津津有味地告诉你:那是因为他们在马上眼前一亮,发现了这片风水湿地的绝妙在于,“山环水绕、五峰拱托、百世不迁”……于是就此下马,开始动手修造家园。兄弟二人,一人定居于呈坎盆地的东南部(称上溪东、下溪东),为前罗族始祖;另一人定居于盆地的西部(称后岗),为后罗族始祖。这也是呈坎有前罗、后罗之谓的来历。

有着大家族的观念影响,且识文达字,学识渊博的罗氏兄弟,会修造出怎样的一方家园呢?而按照那个年代建筑物的双重标准首先得具有两个要素:第一风水祥和;第二大家族的气派舒适。

这里略懂风水的人所知道的像传奇故事一般的修造史是这样的:呈坎四面山气茂盛,整个环境构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态势;同时,属新安江三级支流的川河穿过这里,而呈坎略成盆地之姿,所以周围溪涧都流向呈坎的川河段,“有如群龙汇聚”,故有“九龙戏珠”之相。而罗家人按罗盘八卦式,对村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组合,突出左宗(即在村左建家庙宗祠)右社(即在村右建祭祀土地神的社屋),将村庄定位于藏风聚气的最佳位置。整个村庄坐西向东,以避肃杀之气,迎春阳之和。同时罗家人还开凿河道,垒筑堤坝,引众川河水穿村而过,此河方位为八卦中的坎方,故名呈坎。

左右页图:呈坎不大,却有着二圳五街九十九巷的布局。

很难想象当年的罗氏祖先看到的风水,和目前人们在茶余饭后喜欢谈论的风水是否相同。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呈坎的交通布局,非常值得称道,在大约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这是其他村落所没有的格局。“前面河、中间圳、后面沟”,两条人工的水圳将水引入村中,每条街都有水沟,让人们生活方便,又有了消防的安全设置,足见修造者的智慧。而且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水为财,门前有水穿流不息,则应了“聚水如聚财、纳四水于村中”的愿望。

人丁兴旺、宗族聚合力极强的村落如罗氏呈坎,后世如有发达者(出仕或者徽商),必会改造祖居。于是,呈坎曾在后来的朝代逐渐扩渐。村中资料皆有记载:前罗族19世祖罗弥达,于明弘治年间修建当时江南最大的石拱桥——“隆兴桥”;后罗族23世祖罗必端,明嘉靖年间建隆兴禅院;前罗族28世祖罗廷梅,清嘉庆年间在夹河两堤上广植梅花;前罗族20世祖罗震孙,弘治年间将全村千余丈街道全部铺上花岗岩石板……大家遗风对于祖宅的眷恋、徽商经济实力、呈坎村曾人才辈出等,都反应在了村落的营造上面。

如今呈坎古建筑群和村中罗东舒祠都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一村两国保”,村中人都说,这就是国宝。

“呈坎双贤”的谜语

村外人在描述这个村落的时候,第一喜欢提所谓的八卦理论,呈坎村是按《易经》中“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理论选址布局的;第二,喜欢提朱熹称赞呈坎那句话,“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左右页图:引河入村,不仅使得呈坎的风景更为秀丽,更有了消防安全的设置。

而这个“呈坎双贤里”,则非常让人纠结了。现在通用的说法是,朱熹所谓的“双贤里”,是指的宋代龙图阁学士、吏部尚书罗汝揖与其子史志学家罗愿。问题就出在这个罗汝揖身上,略懂历史的人应该知道,他就是岳飞冤案的主审官之一,在众多历史小说中,都以奸角形象出现。想必他的学识应该非常的好,可是历史上却有让人说不清楚的谜局。而他的儿子罗愿,被认为是人品学问皆好之人,著有安徽地方志《新安志》,一些小说演绎中常常提到他因为父亲在岳飞案件中的角色,时常惴惴不安。历史充满了不确定和疑问,如果朱熹口中的双贤中,真的有罗汝揖,以朱熹的学识和为人,为何会赞扬他是个谜,而呈坎村的人现在还能以“龙图阁学士、吏部尚书罗汝揖”为村中宣扬的名人而不加任何价值判断,这也是个谜。中国名士讲究的“名”,不是现代商业社会中那种不论香臭的名声,而是流芳百世之名,若是真有世家传统的遗风,这一点应该很清楚,或许真的是因为时代变迁,很多东西都已经丢失了么?

除了这让人有些不太舒服的名人罗汝揖,呈坎在历史上到也确实出了很多达官和名人,前文说到的那些改造、修葺村落的罗氏后人,在当时也都是闻达乡里显贵,而明代户部右侍郎罗应鹤,“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故里也在此地。

左右页图:墙头日渐斑斑,倒映在水中的呈坎似乎还能看到家族兴旺的极盛景象。

呈坎有些没有留下姓名的女人,或许也算是这个村落的隐藏的“名人”。在呈坎村口有宝纶阁,右侧进入有“内则”,是依附祠堂所建的女祠。女性也能入主祠堂,可见这些女子在村中地位之高,但祠规规定:“凡再婚嫁给罗姓家族成员的,不论本人或子孙后代功绩有多大,一律不得入内祭拜、供奉”。同时,这里却又矛盾地展示了那个时代女性地位之低下:在这里展出的30 余块匾额中,就有三块是属于女性的——“节孝”“节烈”匾,其中一块上还有双龙盘绕的圣旨。牺牲妇女一生幸福,增添宗族的荣誉,这些都是后来的女性切忌忘却的历史。

现在呈坎村居住的有600余户,3000余人,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历史文化保护区。除了一些国家保护文物,明清的房子都有人随意的住着,人们淡淡然然的生活做事,高兴苦恼,村里有一种久违的乡村间的随意和寂寞,这里似乎永远也没有热闹过的时候,转过一个大屋又是一条青石小巷,农人赶着牛羊在小巷里穿行,妇人提着篮子去河边洗衣,上学的儿童快乐地边走边玩,在某个偏僻的角落,突然冒出一间屋檐下的小杂货铺,陈列着简单的货物,店里昏暗而陈旧,但小店的老板温和而善谈,墙角有几株等待出售的土兰花……这些景象让人时空观念有些混乱。

而在村口,恍惚间你会想到关于这里得名的另一个传说——陶渊明站在水边,问一捕鱼老翁:“腹饿,公有何赠?”老渔翁回答:“呈上一片坎坎洼洼的沃地”……所以,这里叫做呈坎。

猜你喜欢
第一村罗氏风水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华东鲜切花第一村
从“炮战第一村”到“通婚第一村”
精准扶贫中的又一利器
一个家庭的好风水来自哪里?
大陸扶貧第一村
“风水”观念在《金翼》中的体现
风水鱼
室外雕塑与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