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5-20 00:00张文静
读写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导语创设教材

张文静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此,笔者分析了创设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187-01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起着一定的奠基作用。教学是每位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是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阵地。如果,我们一味地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沉睡”下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呢?这就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的精神受到熏陶,得到振奋、享受;知上得到充实,整体素养得到提高。

一、教学目标的把握要准确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导语精妙,能深入学生的心灵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曾经有人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那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导语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来思考: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成功的最大法宝。用高超的悬念艺术,层层设疑,丝丝相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深入地钻研教材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设计精妙的导语总是蕴含着丰富的悬念,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怡情。总之,好的导语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并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有效。(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2)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问方式的有效性。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活跃课堂气氛、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3.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四、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

要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面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五、教学过程循序渐进,丰富灵活

注重教师自身素养对学生的影响,自从开展“有效课堂”及我们学校的“乐学精到二四制”模式以来,我们都在不断地摸索、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不能硬套“二四制”的教学模式。要根据文章的体裁、篇幅的长短、内容的多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模式。这样下来,学生学得轻松,收获还不少。同时教师还要有应变能力,能回答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我们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教师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同时还要有营造教学气氛的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永远要怀着一颗爱心进课堂,慈爱和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

六、结尾有情趣,余音缭绕

一堂有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令人回味无穷。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参考文献:

[1]叶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03(11).

[2]李慧香.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4.

[3]周偉.如何上“活”语文课[J].考试周刊,2011(2):1.

猜你喜欢
导语创设教材
教材精读
创设未来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阔腿裤的小秘密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