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预算管理问题初探

2018-05-21 04:34胡心玥
经营者 2018年7期
关键词:战略管理预算管理体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战略预算管理的内涵,阐明企业开展战略预算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就构建战略预算管理体系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战略管理 预算管理 体系

一、引言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利用预算对所掌握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控制、分配、考核等,使之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传统预算管理体制过于侧重财务指标的计划和控制,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以及人们对战略管理理论的了解和重视,战略预算管理体制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二、战略预算管理的内涵和发展

战略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以战略目标为起点,通过优化配置企业资源和实行滚动灵活的过程预算控制程序,以及结合平衡计分卡和博弈体系的运用,来保证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管理体系。

战略管理最早于1976年由美国著名学者Ansoff提出,在国内,战略预算管理由张熙庭先生首次提出,战略预算管理体系被公认为迄今为止最有效、最系统、最人性化的企业管理体系。

三、战略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关系

美国著名教授钱德勒认为,战略是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抉择,以及为此所采取的措施。该定义阐明了企业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企业预算与战略管理的内在联系。

第一,企业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为依据的。战略管理是企业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发展导向。预算管理必须立足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企业采用哪种预算管理模式首先必须明确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预算方案的编制必须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以此为指导,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

第二,战略管理需通过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落实。企业战略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阶段,是一个方向性的长期目标,预算管理将企业战略目标进行细化,使抽象笼统的目标转变为数据化、程序化的分目标,便于执行和度量。战略目标的具体化使企业的执行部门和员工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提高企业部门及员工的认知度和参与性。

第三,预算管理的执行有利于战略管理的调整和优化。通过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战略规划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和缺点,为企业及时调整战略规划提供指导,从而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应变能力。

四、战略预算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要建立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需做好二者的衔接。但是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运行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重视程度不够,机构设置不合理。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需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做保障,需制订符合实际的战略目标、措施、计划、考核等一套完整的措施。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管理决策机构或者领导层缺乏足够的重视,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配置不合理、措施不到位等,造成预算随意性大,资源配置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第二,战略预算目标设置没有严格围绕企业战略设定,与企业的战略严重脱节。预算周期与企业战略周期不一致,容易造成企业发展规划和预算脱节,如预算编制与预算下达滞后、预算偏差大、预算目标制定不科学等。

第三,战略预算编制方法主观性较大,人为色彩浓厚,缺乏严谨性。目前,我国多采用增量和减量编制相结合的方法编制,这种编制方式主观色彩浓烈,不利于预算编制功能的正常发挥。企业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结合内外部实际情况,釆用不同的编制方法,而不能照搬编制方法,更不能选择格式化软件来编制预算。

第四,战略预算缺乏目标控制和考核分析,预算激励和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预算管理缺乏相关监督和控制流程,往往在事后调整,缺乏事前事中控制。另外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缺乏分析机制,在考核过程中指标设置人为调整,缺乏刚性,影响了预算激励与约束作用的发挥。

五、构建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议

综合内外因素的考虑,笔者对做好我国企业战略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提高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认识,树立战略预算管理的意识。企业战略决定企业发展,战略预算管理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分解,保证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各阶层人员特别是管理层人员必须重视战略管理,树立战略预算管理的意识,建立战略先行、目标引导、预算保障的理念,强化和落实战略预算管理职责,提高执行力,避免企业战略和预算脱节。

第二,明确职责,提高素质。战略预算管理工作不只是预算管理部门的职责,业务部门才是企业战略预算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因此在预算的编制和审核过程中必须明确业务部门的责权利。另外,提高企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人员素质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第三,借助信息系统构建战略预算管理体系。在战略预算管理中引入信息系统实现战略管理和预算管理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共享及时为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不足和偏差,进行修正,可以强化预算管理对战略管理的支撑作用,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四,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细化部门预算执行指标,使部门与企业形成责权利共同体,调动部门预算积极性。项目预算考核只是企业各部门业绩考核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非财务指标,全面有效的衡量经营管理绩效。

戰略预算管理模式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建立有效的战略预算管理体系,企业的战略才能真正落地,才能真正发挥以战略驱动经营、驱动资源的作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简介:胡心玥(1997—),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国农业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会计。]

参考文献

[1] 黄文斌.企业发展战略与预算管理集成研究[J].财会学习,2017(2):77.

[2] 李晨.企业战略预算管理理论探究[J].中国商界,2010(9):74-75.

猜你喜欢
战略管理预算管理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论医院如何完善精细化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设
浅议海外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