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对比

2018-05-24 08:08王志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细菌学布氏氏菌

王志峰

(晋中市第四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布氏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牛、羊、猪等家畜容易感染布氏杆菌。人类在接触感染布氏杆菌的动物或食用此类动物及其乳制品后,就容易被传染,导致其罹患布氏菌病[1]。布氏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参照1977年我国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人布氏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判定试行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将布氏菌病患者的病程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活动期和慢性稳定期三个阶段。急性发作期布氏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多汗、关节疼痛、睾丸肿痛等。慢性活动期和慢性稳定期布氏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低烧、易疲劳、肌肉与关节疼痛等。临床研究表明,及早对布氏菌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有助于防止其病情进一步发展,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细菌学检验与血清学检验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布氏菌病的主要方法[2]。为了探讨对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笔者对近年来晋中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布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晋中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布氏菌病患者。这54例患者的病情均经综合检查(如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查等)得到确诊,且其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其中,排除患有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及流行性感冒的患者,排除病历资料缺失的患者。在这5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8例(占51.85%),女性患者有26例(占48.15%);其年龄介于22~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45±2.78)岁;其病程介于10~30 d之间,平均病程为(16.55±2.43)d;其中,病情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有38例(占70.37%),病情处于慢性活动期的患者有16例(占29.63%);来自农村的患者有32例(占59.26%),来自城市的患者有22例(占40.74%);职业为兽医的患者有4例(占7.41%),职业为家畜饲养员的患者有17例(占31.48%),职业为屠夫的患者有7例(占12.96%),职业为皮毛加工工人的患者有26例(占48.15%)。

1.2 方法

对这54例患者均进行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然后比较其检验的结果,总结对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对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的方法是:抽取患者的静脉血10 ml,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无明显蛋白凝块、无溶血现象且无腐败气味的血清。在血清中加入适量浓度为5%的石碳酸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之后于其中加入适量的抗原。对血清标本进行充分震荡后将其放置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2~24 h。然后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法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检验流程对血清标本进行检验,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检验科医生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判读。若这两名医生对检验的结果存在异议,应对患者再进行一次血清学检验,确保检验的结果准确无误。对患者进行细菌学检验的方法是:将患者的血液标本接种到干琼脂培养基上,对标本进行培养。若培养的结果显示干琼脂培养基上存在布氏菌菌落,则表示检验的结果呈阳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对这54例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结果的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这54例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的结果显示,有40例患者的检验结果呈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74.07%。对这54例患者进行细菌学检验的结果显示,有37例患者的检验结果呈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68.52%。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这54例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牛、羊、猪等家畜是布氏杆菌的易感对象。布氏杆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有研究表明,布氏杆菌可在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死亡动物的脏器中存活4个月以上,且容易发生变异[3]。人类在接触感染布氏杆菌的动物或其分泌物、排泄物,或食用此类动物及其乳制品后,就容易被传染,导致其罹患布氏菌病。布氏菌病具有发病急、波及范围广及复发率高等特点。在我国,布氏菌病在畜牧业发达的北方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有研究指出,布氏菌病可在较大的范围内爆发,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王庆香等[4]指出,布氏杆菌在侵入人体后,会影响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从而易使患者继发血液感染及各类炎症性疾病。临床研究表明,及早对布氏菌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有助于防止其病情进一步发展,对改善其预后及控制该病的进一步扩散具有重要的意义[5-7]。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对该病患者进行细菌学检验与血清学检验来诊断其病情。

在本研究中,笔者对54例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的结果显示,有40例患者的检验结果呈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74.07%;对54例布氏菌病患者进行细菌学检验的结果显示,有37例患者的检验结果呈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68.52%。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均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其病情。

参考文献

[1] 王德生.布氏菌病患者血清学检验以及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109-110.

[2] 高伟.布氏菌病患者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的对比[J].药物与人,2014,27(8):63.

[3] 徐明治.布氏菌病患者血清学检验以及细菌学检验结果比较[J].医药,2016,2(5):22-23.

[4] 王庆香.布氏菌病患者血清学检验以及细菌学检验结果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0):109-110.

[5] 燕翔.80例布氏菌患者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结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9):2105-2106.

[6] 张瑞娟.用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诊断布氏菌病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5(20):49-50.

[7] 魏峰.细菌学、血清学检验在布氏菌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104-105.

猜你喜欢
细菌学布氏氏菌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分析
细菌学之父巴斯德
中国首位细菌学博士
布氏菌病患者抗体测定与细菌学检验结果的比较观察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半滑舌鳎抵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影响
羊种布氏菌043强毒株BRA0434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与毒力的初步评价
布氏菌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
Tn7转座子在大肠杆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及鳗弧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