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菌

  •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验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为单增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需氧兼性厌氧的食源性病原菌、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奶制品、肉制品、水产品、海产品、禽类食品、蔬菜等容易受到该菌污染,误食用含有该菌的新生儿、老年人等免疫力低者易患脑膜炎、败血症,孕妇则易发生早产或流产,致死率高达20%-30%,给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单增李斯特氏菌的主要检测方法包括国标法、免疫学检测法、生物传感器

    中国食品 2024年2期2024-01-19

  • 恒温荧光PCR 法与国标法在单增李斯特氏菌检验能力验证中的应用与分析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食物传播病原菌,特别是对免疫缺陷的人群具有潜在的致命性[1]。2002 年,WHO 已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列为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2]。 由该菌感染引起的人畜患胃肠炎、脑膜炎、败血症以及孕妇流产等疾病致死率高达30%~70%[3-4]。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速冻食品、即食食品的消费量也迅速增加,但该类食品极易被单增李斯特氏菌污染[5]。 近年来,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3年6期2024-01-01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噬菌体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如大肠埃希氏菌、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也用来对付引起人畜共患的病原菌[2,3]。噬菌体不仅是杀灭细菌的武器,而且可以作为食源性病原菌存在的指示器应用于食品、水和环境污染预警系统中[4,5]。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噬菌体正是对抗食源性病原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利器。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噬菌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属于耶尔森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由此菌引起的疾病称为耶尔森氏菌病,人类感染多呈自限性,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胃肠消化功能紊乱伴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2023-11-23

  •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1600)李斯特氏菌属革兰氏阳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耐低温、耐酸、耐高盐等特点。凉拌菜、肉与肉制品、乳与乳制品以及动物性水产品等都容易受到李斯特氏菌属的污染[1]。单增李斯特氏菌是人们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抗逆性,是李斯特氏菌属中唯一能够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2]。它可随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感染孕妇、婴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引发呼吸急促、肠胃炎、败血症、流产以及早产等[3]。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1期2023-09-20

  • 大菱鲆源杀鱼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其中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piscicida是大菱鲆养殖中的主要细菌病原之一[2]。杀鱼爱德华氏菌分布范围广,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报道,该菌生存能力强,在温度为10~45 ℃条件下都能生长,最适于温度为28~37 ℃、pH中性的环境中生长[3]。杀鱼爱德华氏菌可感染鱼类的种类较多,能导致罗非鱼Oreochomisniloticus、斑马鱼Daniorerio、大菱鲆、大嘴鲈鱼Micropterussalmiodes、鳗鲡Anguill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3-01-14

  • 奴卡氏菌感染患者的诊治(附21例分析)
    院重症医学科奴卡氏菌作为一类需氧类细菌,呈弱抗酸性,属于放线菌属。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临床上发现奴卡氏菌感染的病例有逐步上升趋势。奴卡氏菌可导致人体不同部位的感染,最常见的为肺部感染,常因吸入奴卡氏菌孢子所致。奴卡氏菌亦可经过破溃的胃肠道及皮肤从而导致腹腔、肠道及皮肤的感染。近年来,奴卡氏菌通过血流感染导致全身多处脓肿的病例也时有报道。奴卡氏菌感染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难以与其他感染相鉴别,容易造成漏诊、误诊以及治

    山东医药 2022年12期2023-01-06

  • 大口黑鲈源杀鱼爱德华氏菌的鉴定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原微生物,爱德华氏菌是鱼类中最重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困扰着全球水产养殖业,在淡水鱼类养殖中引起败血症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爱德华氏菌属肠杆菌科,2012年以前,世界公认的爱德华氏菌属分为三个种,包括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 E.tarda)、保科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Hoshinae, E.hoshinae)和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d, E.ictaluri),其中,分布和宿主范围较

    当代水产 2022年11期2022-12-08

  • 阿拉尔市部分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氏菌,是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可引起人兽共患病。单增李斯特氏菌对生存环境要求较低,可在低温、高渗透压环境存活,能够在食品加工、运输、冷藏等多个环节中繁殖。误食被单增李斯特氏菌污染的食品后可引起败血症和脑膜炎,孕妇可引起流产[1-2]。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其列为仅次于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第四大重要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由单增李斯特氏菌引发的食物中毒时有报道[

    动物医学进展 2022年9期2022-09-06

  • 不同厂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微量生化鉴定 试剂盒的比对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属于肠杆菌科,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欧、美等国家发生了多起的由该菌引起的食源性中毒事件[1-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病(耶氏菌病)是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重视的一种新的肠道传染病,不少地区耶氏菌引起的胃肠炎和严重腹泻,比痢疾还多,此菌甚至能引起败血症等疾病[4,5]。在欧洲,耶尔森氏菌病已继沙门菌病和弯曲菌病之后,排在第3位的常见肠道疾病,已成为流行最广泛的传染疾

    现代食品科技 2022年8期2022-09-02

  • 水产品腐败希瓦氏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013)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运动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水产品的一种特定腐败菌[1]。腐败希瓦氏菌具有较强的低温适应能力,能在冷藏水产品中生长繁殖成为优势腐败菌,同时产生腐胺、尸胺等生物胺以及三甲胺、H2S 等异味物质,并导致水产品表面黏滑、肌肉松散、品质恶化,是引起冷藏水产品发生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1]。据报道,腐败希瓦氏菌是海鲈鱼[2]、大黄鱼[3]、凡尔纳对虾[4]、斑点叉尾鮰[5]等水产品

    中国食品学报 2022年6期2022-07-19

  • 厦门希瓦氏菌临床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分子机制
    物科学专业)希瓦氏菌属是于1985年建立的新属,目前有70余个种[1]。希瓦氏菌属于非发酵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中,与临床感染相关的主要是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putrefaciens)、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algae)、奥奈达希瓦氏菌(Shewanellaoneidensis)和厦门希瓦氏菌(Shewanellaxiamenensis)。希瓦氏菌可引起人的中耳炎、血流感染、肝胆系统感染以及皮肤和软组织的感染[2]。到目前为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5期2022-05-27

  •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分析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土壤、蔬菜、粪便及多数食品中,该病菌对低温环境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在5 ℃时可大量繁殖,当该病菌进入生物表层后会形成生物膜,并能提高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是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可通过粪便或食物进行传播。由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耐低温的特性,可以在冰箱、冰柜、食品中长期存活,尤其是冷藏食品,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及能量供给。食用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的食品可能会产生一种罕见且具有潜在致死性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7期2022-05-18

  •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分析
    )1 引言李斯特氏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呈圆尾带状,是一种非芽孢兼性厌氧菌[1],有6个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LM)、(绵羊)伊氏李斯特氏菌(L.ivanovii)、斯氏李斯特氏菌(L.seeligeri)、格氏李斯特氏菌(L.grayi)、威氏李斯特氏菌(L.welshimeri)、英诺克李斯特氏菌(L.innocua)[2]。这些菌中,只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引起人畜共患病[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简称“单增

    福建轻纺 2021年12期2021-12-16

  •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西藏沙棘根瘤内生菌的多样性
    氮的放线菌弗兰克氏菌(Frankiaspp.)。对于沙棘属植物根瘤内弗兰克氏菌的研究,早在1982年Burggraaf等[4]就从沙棘根瘤中分离到弗兰克氏菌的纯培养物,之后研究者也对沙棘根瘤内生弗兰克氏菌进行了分离培养[5-6]、生理生化特征分析[7]、分子特性[8]以及不同生境及不同寄主植物来源多样性[7-8]等方面的研究。对沙棘属植物不同种类来说,国内外也有学者开展了对柳叶沙棘[9]、蒙古沙棘[10]、中国沙棘[8, 11]、大果沙棘[12]等的弗兰克

    生态学报 2021年20期2021-11-18

  •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属李斯特氏菌属,是人类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很容易污染食品,其中肉制品、奶与奶制品、水产品、蔬菜等更容易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感染后可导致败血症、脑膜炎、孕妇流产等症状,公共健康危害极为严重,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其限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能力验证作为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控制手段,可以确定实验室某些项目的检测能力,有助于提高实

    食品工程 2021年3期2021-10-21

  • 胞外聚合物在腐败希瓦氏菌处理铀污染地下水中的作用
    酸盐还原菌、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等[12-14]都被证明对降低地下水中的铀浓度具有长期有效性。微生物固定铀的4个基本机制为:1) 微生物将U(Ⅵ)还原沉淀为U(Ⅳ);2) 细胞对U(Ⅵ)的吸收和积累;3) 微生物细胞表面对铀的吸附;4) 细胞释放的无机磷酸盐与U(Ⅵ)配位沉淀[15-17]。1 实验1.1 主要试剂与仪器腐败希瓦氏菌(22940),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DOWEX MARATHON C阳离子交换树脂(CER,20~50目)、乳酸钠(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1年8期2021-08-02

  •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力 验证结果及分析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可通过污染食品而引起人、畜单核细胞增多,从而导致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疾病[1]。作为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该菌对复杂环境耐受性强,且致病性较强,严重可致死,国家及各地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均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列为肉制品、奶制品等食品中致病菌类必检项目[2]。因此,为了提高李斯特氏菌检测技术水平,本实验室参加了2020 年

    现代食品 2021年6期2021-05-18

  • 水产品腐败希瓦氏菌冷激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长较慢。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是一种耐冷菌,在0 ℃下也能生长、繁殖,其在有氧冷冻或冷藏状态下是多种水产品的特定腐败菌[4],引起冷藏水产品的腐败变质,这严重降低了水产品的品质,极有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鉴于水产品保鲜的重要经济价值,深入了解腐败希瓦氏菌低温适应的分子机制,可以辅助预测腐败菌在冷藏食品中的行为,便于进行更准确的风险预测和防范。研究发现,微生物在低温作用下会产生冷应激反应,生成一系列的抗低温蛋白,称为冷

    中国食品学报 2021年4期2021-05-15

  • 底物和环境因子对鱼源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败菌包括腐败希瓦氏菌、明亮发光杆菌、乳酸菌和假单胞菌[5-7]。腐败希瓦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好氧菌,能够产生H2S、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及生物胺等[6],是大黄鱼[8]和大菱鲆[9]等海产品的特定腐败菌。假单胞菌是冷藏罗非鱼[10]和鲤鱼[11]等淡水鱼的特定腐败菌。腐败菌在导致不同鱼类腐败的过程中,初始菌数和腐败速率是影响产品货架期的主要因素,初始菌数主要与鱼类栖息水域相关,而腐败速率主要由温度、pH、盐分和鱼种类等因素决定。水产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年7期2021-04-27

  •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状况分析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65~-4 ℃的环境中均可生存,进而导致蛋类、熟肉制品类、生肉类等多种食品受到污染,对广大民众的饮食安全产生威胁,因此,有效明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规避这些安全隐患十分必要[1-2]。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点以某地区各生鲜超市、集贸市场作为研究的监测点,随机采取该处出售的食品样本。1.2 样品来源选择包括凉拌菜、速冻米面制品、冷冻饮品、肉及肉制品、即食熟制米面制品、动物性水产及相关制品的6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24期2020-12-03

  •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抗药性检测及结果分析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主要通过水产品、肉制品、蔬菜等食品进行传播的食源性病原菌,人、畜皆可因为感染该细菌而患病,会导致人类感染者出现单核细胞增多、脑膜炎、神经症状或败血症等,亦可导致孕妇流产,故积极强化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并明确其抗药性十分必要[1]。1 材料及方法1.1 样本来源59 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样品均获自随机采集的某地农贸市场、食品超市水产鱼贝类、熟肉类、生肉类食品。1.2 试剂、培养基所应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李斯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27期2020-12-03

  • 两种天然防腐剂对单增李斯特氏菌抑菌机制的研究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四大食源性病原菌之一[6],单增李斯特氏菌食源性疾病虽然仅占总体的0.1%,但所引起的疾病具有20%~30%的高致死率[7]。单增李斯特氏菌可以生长于大部分的食物如:肉、蛋、奶、蔬果等中,并且具有较强的耐冷性,在4 ℃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8],造成严重的食品污染及安全问题。本实验对大豆球蛋白碱性抗菌肽和乳酸链球菌素对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了解两种防腐剂的作用机制,以期后续将两者进行复配使用,提高抗菌效

    中国调味品 2020年10期2020-10-22

  • 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分离鉴定
    : 英诺克李斯特氏菌与有毒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菌落特征和生化特征相似,仅溶血试验结果不同。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濮阳市市售凉皮进行检验,分離纯化出一株李斯特氏菌,利用单增李斯特氏菌生化鉴定条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木糖和甘露醇两项生化试验结果为阴性,且溶血试验结果为阴性,符合英诺克李斯特氏菌的判定标准。同时,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也准确鉴定出该菌为英诺克李斯特氏菌(概率为99%)。关键词:李斯特氏菌  英诺克李斯特氏菌  VITEK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8期2020-08-16

  • 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分离鉴定
    院1 引言李斯特氏菌属是革兰氏阳性杆菌,属内有两个种具有致病性,即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伊氏李斯特菌(L.ivanovii),前者致病性强,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人体感染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败血症、脑膜炎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往往存在于肉制品和乳制品中,并能够在低温条件下繁殖,因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故我国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规定该菌不得检出。英诺克李斯特氏菌(L.innocua)虽无致病性,却在食物中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22期2020-08-12

  • 酚酸对水产品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作用
    013)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putrefacien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运动杆菌,具有较强的致腐败能力,是水产品的特定腐败菌之一,其生长代谢活动中能够分解肌肉蛋白,将氨基酸脱羧生成腐胺、尸胺等生物胺[1],产生H2S等臭味物质[2],其形成的生物被膜可导致水产品表面发黏。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引起水产品腐败的主要因素。酚酸是高等植物中分布广泛的一类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3],有调查[4]显示,人体内每日摄入的酚酸是所摄入总酚含量的1

    食品与机械 2020年6期2020-07-26

  • 培养温度对腐败希瓦氏菌DSM6067生长动力学及细胞膜理化特性的影响
    菌中,以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最为典型。腐败希瓦氏菌是冷藏凡纳滨对虾、带鱼的主要腐败菌[2,9-10],同时它也是牙鲆、大黄鱼等大宗水产品的主要腐败菌[11]。腐败希瓦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运动杆菌,具有较强的致腐败能力,在其生长代谢活动中不仅能够分解肌肉蛋白,将氨基酸脱羧生成腐胺、尸胺等生物胺[12],还可还原氧化三甲胺(TMAO)为三甲胺(TMA)[13],产生H2S等臭味物质[14],其形成的生物被膜可导致水产品

    中国食品学报 2020年2期2020-03-06

  • 乳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单增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5]。单增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是由该菌产生的溶血素溶剂引起,易感者常为新生儿、孕妇及40岁以上人群,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抽搐、发热、昏迷、流产、败血症直至死亡[6-11]。2011年,美国由该菌造成16人死亡,是自1998年以来致死人数最多的一次食源性疾病疫情

    农产品加工 2019年17期2019-10-11

  • 河南驻马店地区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菌株生物学特性
    00)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可以引起猪、山羊、水貂、貉、牛、梅花鹿等多种动物及人发病,可以引起多种动物及人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支气管炎、泌尿系统及创伤感染等[1-2]。肺炎克雷伯氏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人兽共共患的条件性致病菌,主要存在多种动物及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等,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可以引起该病的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成为威胁养殖业主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3]。相关研究表明了肺炎克雷伯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3期2019-07-20

  • 冷藏对虾中腐败希瓦氏菌活菌EMA-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55)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属于希瓦氏菌科、希瓦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是冷链流通过程中高蛋白食品中的主要腐败菌[1]。该菌能还原鱼类等水产生物肌肉中的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oxide,TMAO),生成二甲胺(dimethylamine,DMA)和甲醛(formaldehyde,FA),并产生H2S,从而导致水产品的腐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腐败希瓦氏菌也是人类潜在病原菌,能导致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年2期2019-05-15

  • 土拉弗朗西斯氏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
    0)土拉弗朗西斯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可引起急性、感染性人畜共患疾病[1-2]。野兔和鼠类为主要传染源,蜱虫为主要传播媒介。土拉弗朗西斯氏菌有4个亚种[3],其中A型土拉热亚种毒力最强[4],在缺乏抗生素治疗的情况下,感染10个细菌可引发急性的、甚至致命的病症[5],临床表现为发热、黄瘟等,严重者死亡。其传播途径多样,易扩散、毒性强、病死率高,被美国预防与疾控控制中心列为A类生物恐怖制剂[6]。40年前,在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2期2019-03-15

  • 微滴数字PCR定量检测乳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hene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1-2]。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可能污染蔬菜、乳制品、肉制品等常见食品[3],特别在乳制品中普遍存在[4]。我国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采用培养法[5],检验周期较长,需要6~7 d才能完成,不能满足乳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的需求[6]。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 PCR)是新型核酸定量检

    中国乳品工业 2019年12期2019-02-17

  • 猪耶尔森氏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措施
    与公共卫生耶尔森氏菌属于肠杆菌科,从猪分离到的种包括:伪结核耶尔森氏菌、伪结核耶尔森氏菌鼠疫亚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中间型耶尔森氏菌、费雷德里克斯耶尔森氏菌和克里斯坦森耶尔森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和伪结核耶尔森氏菌与猪临床疾病关系重大。耶尔森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长约1.2 μm,直径为0.5~1.0 μm,无芽孢。荚膜、黏附性抗原和内毒素都有描述。个别种还可细分生物型和血清型,含质粒和毒力因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和伪结核耶尔森氏菌能在4~37

    饲料博览 2019年1期2019-02-14

  • 杨梅污染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及其耐药特征和毒力基因
    污染。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e)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肠杆菌科,不仅是医院感染中常见的重要致病菌,而且是导致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5-7]。肺炎克雷伯氏菌常寄生在人类呼吸道、皮肤和肠道中,可引起人类坏死性肺炎、细菌性肝脓疡、尿道感染和菌血症等感染[8]。近年来,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耐药性较强,且为多重耐药,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9]。目前,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研究主要是在医院环境和临床病人方面[10

    浙江农业学报 2018年9期2018-10-11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验证与探讨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李斯特氏菌属中唯一具有致病性,也是致病力最强的细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菌。它可以穿过宿主三个屏障,即肠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然其引起的疾病的发生率不高,但死亡率可达20%~30%[1]。单增李斯特氏菌易于在冷藏食品中存活,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种。在4 ℃的储存条件下依然能够生存繁殖,主要存在于牛奶、乳制品、生牛排、羊肉、腌腊食品、西红柿、沙拉、水产品等中。在我国,食品中单增李斯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36期2018-05-25

  • 养殖大菱鲆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分离、毒力基因及ERIC-PCR分析
    51)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为革兰氏阴性细菌,隶属于肠杆菌科、爱德华菌属,是一种人畜共患菌,感染范围广泛,可引起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鳗鲡 Anguilla japonica、鲤 Cyprinus carpio等多种海水及淡水鱼类患病,是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病原菌之一[1-2]。该菌在大菱鲆养殖生产中危害尤为严重,大菱鲆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可引起腹腔积水、充血,部分病鱼底板发红,同时,腹部两侧发生溃疡且溃疡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8年2期2018-04-26

  • 羊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0001)克雷伯氏菌属为肠杆菌科的成员,有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酸克雷伯氏菌、植生克雷伯氏菌和土生克雷伯氏菌这4个种[1]。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可引起肺炎、子宫炎、腹泻等疾病[2]。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大,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的疾病致死率较高,它不仅给养殖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2017年8月,我们对死亡黑山羊的检测中分离到1株肺炎克雷伯氏菌,现将病原菌的主要特征报告如下。1 材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1期2018-04-14

  • 迟缓爱德华氏菌对大菱鲆巨噬细胞相关生物效应分子产生的影响
    05)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是水产养殖鱼类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致病原。随着全球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因该菌引发的病害问题日益突出,给该产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病难以防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迟缓爱德华氏菌是胞内寄生菌,对其致病机理和胞内寄生机制不清楚是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鱼类主要通过巨噬细胞参与对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炎症应答[2-5]。迟缓爱德华氏菌可以逃避巨噬细胞的吞噬并在巨噬细胞内繁殖,最终导致

    水产科学 2018年2期2018-03-27

  • 鲟源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研究
    外还有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ruckeri)、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freundii)[4-7]等。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属肠杆菌科爱德华氏菌属,本属细菌可分为3个种,即迟钝爱德华氏菌、鲇鱼爱德华氏菌(E.ictaluri)和保科爱德华氏菌(E.hoshinae)。迟钝爱德华氏菌和鲇鱼爱德华氏菌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为重要的鱼类病原微生物,而保科爱德华氏菌不能引起鱼类疾病。迟钝爱德华氏菌最初于1962年被

    水产科学 2018年2期2018-03-27

  •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的能力验证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能力验证”。2018年12月实施单位公布乌海市检验检测中心检测结果为“首次满意”(首次即非补测),本文通过探讨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检出能力验证过程,为今后实验室致病性微生物的检出能力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样品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样品为两个冻干细菌混合样,编号:CODE106、CODE261。1.2 标准菌株阴性对照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菌株编号ATCC33090;阳性对照菌1单增李斯特氏菌,菌株编号CI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33期2018-03-26

  • 影响,—丁二醇发酵的因素
    此为了提高克雷伯氏菌发酵产2,3-丁二醇,我们探究了影响克雷伯氏菌发酵产2,3-丁二醇的因素。本文综述了温度、pH、溶氧量和接种量对克雷伯氏菌发酵产2,3-丁二醇的影响。为2,3-丁二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关键词:克雷伯氏菌ZH-1;2,3-丁二醇;影响因素在化工、食品以及燃料等多个领域中,我们都能看到2,3-丁二醇的影子。石油通过裂解可产生四碳类碳氢化合物,该化合物在高温、高压下水解可得到2,3-丁二醇,以上生成2,3丁二醇的这种方法称为化学

    报刊荟萃(上) 2018年2期2018-03-03

  • 不同胁迫条件下放射性核素铀对希瓦氏菌吸附的影响
    要:本研究以希瓦氏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批次吸附实验提取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胁迫条件下铀对微生物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铀被细菌吸附后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胞内的可溶性组分中,分别为45.4%-63.5%和25.4%-36.2%。细胞器和其他组分中分别为0.1%-1.2%。随着pH的增加,铀在细菌体的细胞壁组分和可溶性组分中分布增多,随着初始铀浓度的增加,铀在细菌体内的细胞壁组分和可溶性组分中分布逐渐增多。关键词:铀;希瓦氏菌;吸附近年来,由于铀矿的大量开采和生产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2018-01-15

  • 速冻面点车间单增李斯特氏菌分布状况及污染来源
    点车间单增李斯特氏菌分布状况及污染来源□ 马红洋 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本文通过排查和分析面点车间环境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情况,确定了单增李斯特氏菌在车间的分布状 况和污染来源,以便指导车间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预防产品污染。单增李斯特氏菌;面点车间;污染来源单增李斯特菌是造成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属于重度危害菌。据估计,在美国,每年发生2500例食源性李斯特菌病。单增李斯特菌能在缺氧和低温的环境下长期存活,并能大量生长繁殖。对冷冻熟制食品来说,研究单增李斯特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24期2017-09-16

  • 肺炎克雷伯氏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心)肺炎克雷伯氏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王贵升①②尹斐斐③(①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②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山东 济南 ③山东省威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GenBank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的部分已知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设计两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检测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诊断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能特异地检测肺炎克雷伯氏菌,其最低能检测的细菌浓度为1×10-4Mcf,整个检测扩增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4期2017-04-21

  • 毛皮动物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菌株的系统发育及微胶囊疫苗的研制分析
    皮动物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菌株的系统发育及微胶囊疫苗的研制分析王国明(昌乐县畜牧兽医局,山东昌乐 262400)肺炎克雷伯氏菌在以前并没有对畜禽造成严重的危害,对于该菌种的研究工作只停留在认识阶段。然而近几年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造成该菌种的耐药性大幅提升,出现多重耐药菌株,对于毛皮动物的危害也日益突显出来。在毛皮动物养殖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养殖业的科研人员需要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作用机理地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抗病疫苗的研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微胶囊疫苗 系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3期2017-01-16

  • PMA与ddPCR结合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王静1,崔凤杰1,秦燕1,贾俊涛2,魏玮1,张慧敏1(1.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山东威海264205;2.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青岛266500)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微滴数字PCR(ddPCR)技术相结合,检测热灭活背景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活菌。结果表明,PMA终浓度为5.0 μg/mL、曝光时间为15 min时,可以有效抑制105CFU/mL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死菌DNA的PCR扩增,不抑制单核细胞增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年21期2016-11-21

  • 国外进口的食品也未必安全
    沙拉感染了李斯特氏菌。在美国多地均出现了相关不良事件。?疾控中心建议消费者不要吃该公司以A字母开头的沙拉产品。2015年7月5号报道了首例受害者,调查于2015年9月进行。但是自在工厂出事后,直到现在才查明原因。李斯特氏菌病,是一种威及生命的疾病。这种病是由于食入被李斯特氏菌污染的食品所致。2015年美国品牌蓝贝尔冰淇淋因被爆其99%的冰淇淋含李斯特氏菌而停产数月。消费者应理性选择进口食品(《雅虎健康》)

    大众健康 2016年3期2016-05-31

  • 克雷伯氏菌在农业与环境治理上的应用
    53300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spp.)的一些种类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源性感染菌,其中以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e)对人致病性最强,但在农业微生物和工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克雷伯氏菌对植物本身不表现致病性,而且还是一种绿色菌肥和高效净化剂。克雷伯氏菌普遍分布于禾本科植株的根部以及土壤中,是一种丰富的根系联合固氮微生物资源,与植物在长期进化和系统发育过程中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对植物的生长及代谢起着间接的促

    生物技术进展 2014年6期2014-09-15

  • 黄颡鱼“裂头病”病原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其病原为鮰爱德华氏菌或迟钝爱德华氏菌。以GenBank所收录鮰爱德华氏菌与迟钝爱德华氏菌16S rRNA基因为模板,优化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经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及特异性与敏感性检测,建立了检测鮰爱德华氏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二重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阳性对照样品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同时检测到鮰爱德华氏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470 bp及268 bp,灵敏度为1.38 ng/μL。此法用于检测江西南昌地区多个养殖场所患“裂头病”黄颡鱼脑

    生物技术通报 2014年2期2014-04-08

  • 新型HK-MID-Listeria生化鉴定系统的鉴定效果评估
    的101株李斯特氏菌野生株用HK-MID-Listeria和API-Listeria两种鉴定方法进行鉴定比对。结果表明:HK-MID-Listeria和API-Listeria两种鉴定系统分别与传统鉴定方法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3.1%;HK-MID-Listeria与API-Listeria两者的符合率为93.1%。鉴定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HK-MID-Listeria与API-Listeria对李斯特氏菌属的鉴定结果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H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年10期2014-03-14

  • MALDI-TOF-MS在爱德华氏菌检测中的应用
    F-MS在爱德华氏菌检测中的应用龚艳清,郭书林,陈信忠,杨俊萍,叶妍妍(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厦门 361026)为建立快速检测和鉴定鱼类常见的爱德华氏菌的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对来自淡水鱼的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和鮰爱德华氏菌(E. ictaluri)进行检测和鉴定。为测试该方法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采用营养肉汤、BHI琼脂、DHL和TSA等4种不同培养基,以及用肉汤分

    中国动物检疫 2014年6期2014-02-24

  • 3 株方斑东风螺病原希瓦氏菌对35 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088)腐败希瓦氏菌和海藻希瓦氏菌是人类的病原菌之一,能够感染人引起脾脓肿[1]、软组织感染[2]以及椎间盘炎[3]等多种疾病,同时也可以引起水产动物发病,给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近几年以来国内相继发现希瓦氏菌属细菌感染大黄鱼[4]、大菱鲆[5]、异育银鲫[6]等水产动物的研究报道,但是关于这类疾病防治的报道很少。本文研究了3株方斑东风螺病原希瓦氏菌对35 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抗生素防治希瓦氏菌属细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江西水产科技 2013年1期2013-08-12

  • 单增李斯特氏菌MALDI-TOF-MS鉴定与分型研究
    00)单增李斯特氏菌MALDI-TOF-MS鉴定与分型研究王 耀1,2,曹际娟2,*,赵 昕2,郑秋月2,王 刚2,田 卓3,史媛媛4,曹远银1(1.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免疫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161;2.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 大连 116001;3. 庄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 庄河 121013;4. 营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 营口 115000)为建立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

    食品科学 2012年3期2012-06-01

  • 浅谈阴道加德纳氏菌感染途径及实验诊断方法
    刘建瑞加德纳氏菌(Gardnerella vaginal,Gv)属于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或者是球样小杆菌的变异体,有厌氧、嗜血的特性,其培养也相对困难。自从加德纳氏菌被培养分离出以后,就被证明加德纳氏菌与阴道的感染有关,是女性阴道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本文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对加德纳氏菌生物性特征、致病机制、诊断标准进行分析,并对阴道加德纳氏菌感染途径及实验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1 加德纳氏菌的生物性特征、致病机制及诊断标准从加德纳氏菌的形态上看,是一类鞭毛、芽孢、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3期2012-01-28

  • 婴儿配方粉中克雷伯氏菌的检出及污染情况
    儿配方粉中克雷伯氏菌的检出及污染情况卢雁1,王瑶2,于宁3,王淼1,房玉国1,王旻1(1.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哈尔滨150086;2.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86;3.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6)对婴儿配方粉中肠杆菌科细菌进行筛查,检出婴儿配方粉中污染了肺炎克雷伯氏菌和产酸克雷伯氏菌,检测样本241份,污染几率分别为5.0%和2.5%。所采用的检验方法为VRBGA结合MIAC进行分离,采用API20E和VITEC2进行生

    中国乳品工业 2011年3期2011-10-19

  • 应用二温式PCR检测诊断爱德华氏菌
    R检测诊断爱德华氏菌病邓显文, 谢芝勋, 刘加波, 庞耀珊, 谢志勤, 谢丽基, 董建宝(广西兽医研究所, 广西 南宁530001)根据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的16S rDN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 用二温式PCR对6株爱德华氏菌均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576 bp产物, 而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荧光假单胞菌(Pseudcmonas fluoro

    海洋科学 2010年3期2010-10-23

  • 应用PCR 技术快速测定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毒力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毒力于丰宇1,李 林1,王 红2,王文斟2,何 源2,刘晓朋2,凌 华2(1.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2.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0042)目的:采用PCR技术准确、快速测定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分离株的毒力基因,鉴别强毒株和弱毒株或无毒株,以有效地限制李斯特氏菌病的传播。方法:以单增李斯特氏菌相关毒力基因(hly、plcB、inlA、inlB、inlC、inlJ、prfA)设计引物,检测重庆

    食品科学 2010年23期201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