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语境下青工文化的因势利导

2018-05-25 07:07于珺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青工用语行为习惯

□ 文/于珺

快餐文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以分享式信息传递模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油田民生工程的成果已经全面惠及基层一线,在网络全覆盖的优越环境下,网络文化直接影响着青年员工的健康成长。以长庆油田采气六厂为例,该厂40岁以下青工307人,占员工总数的66%。因此,研究快餐文化下互联网对作为生力军、主力军的青年员工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青工进行思想教育的强化管理,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对策,结合互联网用语的产生及特点进行相应的关注,为青工营造一个规范、健康、积极的网络成长环境,不仅能帮助青工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助推企业文化发展,也为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

互联网用语对石油企业青年员工的影响

互联网是现阶段正在迅猛发展的新型媒体,而广大青工就是使用这种新媒体的重要生力军,他们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将自我信息进行最大化的延伸,并通过吸收外界的信息来强化自我与社会的连接,使互联网上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便捷。

一、简洁的语言风格促进了青工的情感交流

采气六厂现有的470名员工来自长庆油田分公司和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所属的40多个单位,而油田本身青工队伍分散、流动性强,加之跨文化、跨地域及岗位性质、岗位环境对员工的影响,大家在表达自我思维的同时,不仅希望所用的语言尽量简洁,更希望语言的接受者在最短的时间将表达含义最大化的理解。互联网用语正符合这种表达期望。例如,RP代表人品,OMG代表“哦,我的天啊”,LOL代表大声笑等。这些语言十分简洁、诙谐幽默、表达直接、形象生动,十分符合当前网络文化的发展特色,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青年员工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周遭环境中发生的现象具有极高的敏感度。近年来,共青团组织靠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以及对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所进行的培养,极大调动了基层青年的积极性,有效汇聚了人才,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在基层一线流传的“班站好兄弟”“采气六厂好员工”等,让青工的价值观在社会参与中充分体现了出来,随之也表现为对工作的高度激情。

二、幽默诙谐表达方式深受青工垂爱

快餐文化背景下的互联网时代,公众的想象力不受任何约束,人们将词语打破重组,发挥创造性将其变得丰富有趣、内涵深刻、幽默诙谐。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通过语言中的谐音来完成语义的诠释和表达,这种表达更加幽默简洁。例如 :“小鸟为什么喜欢在电线上排排坐?答案是 :因为在线才能聊天。”更有通过符号的排列组合来模拟人们生活中的面部表情,从而更加直观的表达人们当时想法。例如:(微笑)( 痛哭 )(流汗、尴尬)等。这些表达都使人们虽然不能见面,却直观且清晰地表达了当时的感受。

当然,事物也有相对的另一面互联,网语言对青工也有负面影响。比如,过度粗俗的语言引发个体“被消费”。一些为人诟病的“三俗”内容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势必影响员工的日常礼仪,使其不自觉地因在屏幕中“坐井观天”而被流行文化消费。比如“有钱人终成眷属”,其中的负面情绪溢于言表,使很多年轻人有严重落差感,引发在生活、交往、工作、婚恋等方面的种种危机,使个体难以实现自我价值,如若不加选择地终日追逐,部分年轻人空虚迷茫的状态只怕更甚。还有,过于注重标新立异而使语义表达模糊。例如,“脱光”一词在快餐文化下的互联网中,意为摆脱单身的状态,“涨姿势”则是“长知识”的谐音演变而来,表达增长见识、拓宽眼界的意思。这种互联网用语通过谐音来取代原本的语言文字,表达的语义难免模糊,甚至有些语言游戏的意味。而年轻人处于寻求认可的心里阶段,只要能够体现思维的独特性、标新立异,便顾不上是否合乎礼法,使用并博得关注才是重点。

另外,面对日益扩大的信息量和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青工对新生事物的接收速度极快,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这些新兴媒体和种种软件的出现肆意侵占着青工的时间;微信、微博等“微”时代的来临,将人们的时间“碎片”化,将传统文化的空间不断挤占,吸引人们沉迷于网络。这些碎片式阅读不但无法提高正常的阅读质量,更降低了文化完整程度。这种停留在表面化的浅阅读形式,将原本经典或社会现状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因过度关注其中的“卖点”而忽略事物本身的内涵,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现实事物的深入思考和独立判断。

互联网用语负面影响的相应对策

一、加强规范,营造干净的网络语言环境

在互联网出现并得到普及之前,青工往往通过企业的主观性教育来塑造价值观。而在互联网普及迅速的今天,青工的信息获取渠道增多,网络信息大爆炸带来了庞大的信息资源,这种信息冲击将直接影响青工价值观的构建。因此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对青工进行独立判断、辨别信息能力的不断锻炼和培养,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并进行正确的分析与选择。同时,由于互联网用语对青工的影响力难以估量,在培养和锻炼的过程中,适当的监管和规范十分必要。在互联网上,人们更容易获得人人平等的无束缚感,这种几近完全自由的心里感觉能促进人们创造、优化词语,其中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的行动力都是值得弘扬与肯定的,但值得注意的就是互联网用语具有反规范、反传统、迅速传播等特点,且不受规则的束缚,因此加强网络规范引导,构建规范的网络语言环境大有裨益。同时,网络工作者、党委宣传部门和监管工作者必须从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上进行严格的把控,引导文明健康的互联网用语,让充满正能量的阵地来引导青工的网络参与活动,构建健康的舆论氛围,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以健康纯净的网络环境来引导青工思维意识的茁壮成长。

二、紧跟时代,强化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统一员工思想、凝聚团队力量、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有力武器,在新媒体中无论是帮助大众明确政治立场、政治观点,还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是一个崭新平台。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些“新青年”,充分发挥思想工作多渠道、多路径的互补效应,强化全媒体理念,积极实现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联姻”,不仅致力于构建更加适合青工兴趣口味的网站以供浏览,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构建纯净的企业网络文化。只有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诸如引导青工重点关注“长庆油田”“爱油微”“六气风采”等公众号,在内网建立青工企业文化交流论坛、设立“青年之声”微信平台、组织青年联谊活动、业务技能交流活动、自我成长与个人修养交流活动等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通过虚拟网络和实体平台的搭建,帮助青工构建强大健康的精神壁垒,形成更加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三、因势利导,培养青工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从“高手在民间”的“炫技”拍摄,到跳、唱、抖不能停的“鬼畜”剪辑,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APP迅速征服了大量95后、00后。回顾这些年网络流行的一些风向,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一种趋势:载体从文字、图片到视频,浏览时间从以分计到以秒算,提供的信息日渐低俗,用户的时间被越切越碎,品位似乎也一降再降。年轻人正处于三观塑造期,他们所追逐的流行风潮,必将“润物细无声”般内化于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之中。青年的生活,除了眼前的搞怪视频、偶尔的轻松娱乐,还应该有科学、文化、艺术等值得追寻的日常。拒绝浮躁,静下来寻找值得交付的热爱,无论是一首好诗、一篇好文、一曲好歌,恐怕都比十来秒的视觉冲击有意义得多。

当然,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引导和教育,在快餐文化背景下,网络行为习惯的形成就更需要适当的引导。青工的网络行为习惯主要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培养:一是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以网络为平台提升自我;二是对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对上网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科学、健康、有节制的上网,避免沉迷网络;三是规范自我,文明上网,遵守网络公共秩序,在获取、分析和传播网络信息的同时,抵制不良网站的侵害。只有养成了严以律己的网络行为习惯,才能真正保护自己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

猜你喜欢
青工用语行为习惯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礼貌用语大家学!
在青工中唱响雷锋精神
为青工健康成长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