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双重结构视阈下的新“被XX”结构研究

2018-05-28 06:09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
外文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意向性用例意象

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 邱 晋

1. 引言

新“被XX”结构是近几年在网络中和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的新型语言表达式,如“被自杀”“被和谐”“被慈善”等,其分别表意“死者在有明显他杀迹象的情况下被判定为自杀”“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违反和谐社会的言论而遭遇删帖”“企业被胁迫捐款用于慈善活动”等。新“被XX”结构突破了传统被字句受事者必须出现、施事者或许出现以及“被”之后只能用强及物动词的规则,句式结构变异为受事者或许出现、施事者直接隐匿以及“被”之后合理存在各种词性(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名词)用于表征事件(邱晋 2017: 91)。这类表达式将施事者、受事者甚至主要动作隐藏于语言表达式中,表面上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实则折射出弱势个体或群体无奈或无助的心理状态。

对于已盛行数年的新“被XX”结构,语言学研究者主要从语用学(彭永梅、甘于恩 2010; 申智奇 2011)、语义学(施春宏 2013; 郑月琴 2014)、认知语言学(季小民 2015; 董召锋 2016)或构式语法(王寅 2011; 熊学亮、何玲 2012)角度对其语用效应、语义识解、生成动因或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然而鲜有研究探究意识在新“被XX”结构的生成和识解中的参与作用,目前为止,仅有刘倩(2014)从心智的视角对新“被XX”结构的产生和用法进行意识层面的解读;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在解释原初意识向反思意识扩展时,对意向性主导作用的探讨还有待深入。

徐盛桓(2010, 2011, 2012, 2013, 2014)多次在“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系列成果中强调:语言是奠基于意识的,语言是心智的反映,而心智又是大脑的功能,语言表达能够较充分地揭示意识的本质。鉴于此,本文拟从意识双重结构视阈出发,基于“语言运用的基底(plinth)是意识活动”(徐盛桓 2015: 3)这一假设前提,深入探讨新“被XX”结构表达式生成的意识活动过程,揭示语言表达背后同语言知识有关的心智意识活动的规律。

2. 意识双重结构理论

“意识双重结构理论”是徐盛桓(2015)在“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中根据当代对意识研究的成果提出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是主体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和感受。当代心智哲学家、心理学家对意识的认知大致都对应两个层次,即未经加工的原生态层次和经过一定加工的更高级层次;但由于其研究视角的差异,学者们对两个层次的命名各有不同:布洛克(Block 1995: 232-238)将意识的两个层次区分为“现象意识”(phenomenal consciousness)和“获得意识”(access consciousness);达马西奥(Damasio 1999: 315-316)将意识的两个层次划分为“核心意识”(core consciousness)和“扩展意识”(extended consciousness);徐盛桓(2012: 138-140)将意识的两个层次定义为“原初意识”(primary consciousness)和“反思意识”(reflective consciousness)。“意识双重结构理论”就建基于意识活动的这两个层次:原初意识是指人们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感知外界事物的种种物理属性后在大脑里反应的感官映象,即感觉,这是一种原初状态的初级意识;而反思意识是人们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对原初意识进行格式塔转换所获得的可能超越客观对象的新的心理映象,即感受,这是一种扩展状态的反思意识。简而言之,意识是主体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原初意识)和感受(反思意识)的思维过程(徐盛桓 2015: 4)。

语言表达正是通过感觉意识扩展成为感受意识实现的,具体而言就是语言主体将对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的感觉通过意识活动的深化,在主体意向性的主导下发生格式塔转换,扩展形成为主体对这些事件的感受(反思意识),并映射为显现在大脑里的意象,这样的意象通过概念化、词汇化最终固化成为语言表达的用例事件(徐盛桓 2014: 370)。以上就是徐盛桓(2012)最初提出的“从‘事件’到‘用例事件’”构想,而“事件”和“用例事件”正是意识双重结构在语言表达层面的体现。

意识双重结构的一重结构是指语言主体将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的直接感觉作为语言发生的本体结构;另一重结构是指在本体结构的基础上,经过格式塔转换,发展为用例事件,生成用语言表达描写的摹状结构。例如上文所提“网民在网上发表违反和谐社会的言论而遭遇删帖”的事件在语言主体大脑里发生格式塔转换,可能获得“网民畅所欲言的权利遭受干涉并对此感到无奈”的意象,如用汉语“被和谐”这一新“被XX”结构对这一事件进行摹状或描写,就生成这一事件的其中一个“用例事件”。用例事件是对意识摹状结构在语言表达层面的表征。

那么,语言主体是怎样在意向性的主导下,对事件进行过滤、选择、筛取和认定,并以意象塑形,最终生成新“被XX”结构这一用例事件的呢?

3. 意向性在新“被XX”结构生成中的主导作用

语言活动是一种意识活动,意向性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项核心内容,它是意识活动的发端和归宿,贯穿于意识活动的整个过程。(徐盛桓 2013: 175)克瑞恩(Crane 2003: xi)指出,有必要对所有精神现象进行意向性研究;刘高岑(2005: 31)认为,揭示和把握人类心智和精神现象的本质、构成、属性和特征应该从意向性入手。意向性是主体对事件进行过滤、选择、筛取和认定时的心理状态,主体在观照事件时会体现出一种“利己”的取舍倾向。

下文拟从意向性的两个维度——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来考察新“被XX”结构生成的意识活动过程。徐盛桓(2015: 7)认为,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可以细分为若干次范畴,具体划分如图1所示:

图1意向性次范畴示意图

3.1 新“被XX”结构的意向内容

意向内容是意识活动主体所感觉到的事件,是主体的原初意识;它包括辖域、视角、聚焦、专门/发散化四个次范畴。下面我结合新“被XX”结构的生成对这四个次范畴分别进行说明。

3.1.1 辖域

新“被XX”结构的“辖域”是指“被”之后表征的“XX”事件的意识活动范围,体现了“遭受”*表被动的被字句源于“被”的引申义“遭受”“蒙受”。(王力 1980: 48)义和“XX”事件的互动关系,反映了语言主体在意向性的指引下观照事件的进程、结果或属性,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实现了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统一。例如:

(1) 统计局工资数据遭质疑,网友戏称工资“被增长”。

(搜狐新闻 2009-07-30)

例(1)关指的事件范围包括统计局统计、发布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网友阅读、评论已发布数据以及与此有关的时间、空间、任务、心境和活动等。语言主体想表达“自身工资低于平均水平,却莫名其妙地进入增长之列”的原初意识,这也是意识双重结构事件的本体结构。语言主体在意向性的指引下,从“利己”角度出发,即确保自身利益在发表评论后不会受到来自于相关职能部门的问责,而选择了隐匿施事者这类避重就轻的非典型性表达——“被增长”。

3.1.2 视角

“视角”是指在关指中观察或描写事件的角度,观察角度的差异可能生成不同的用例事件摹状结构。新“被XX”结构辖域范围内的事件至少同时包括受事者和施事者两种视角,同样以(1)为例,一众网友是这一事件的受事者,而作为职能部门的统计局则是这一事件的施事者。鉴于意向性的“利己”倾向,双方主体均选择有利于自身的视角观察事件:网友们的真实工资水平被拔高,尽管不情愿却无力向直接对象申讨,因此从保护自身利益的角度选择了隐匿施事者且避免直接冲突*受事者同样可以选择直接的表达方式,如:工资统计数据失真等;但这一表述将直接将矛头指向行政职能部门的办事不力,对于受事自身来说并非“利己”的选择。的表达方式:“被增长”;统计局作为施事者,同样会选取有利于自身的角度来表征事件,如将这一事件解读为“平均工资不代表社会平均水平”(邵长春、马圆筠 2015)等。由是观之,新“被XX”结构是以受事的视角为生成发端的。

3.1.3 聚焦

新“被XX”结构“聚焦”的关注点比视角收缩得更小,更凸显焦点化。受事在辖域范围内凸显事件的焦点,将其从背景中区分开来,实现不同程度的聚焦。如例(2):

(2) 每逢春节被相亲?“反”相亲十八招拿走不谢!

(华龙网 2016-01-18)

例(2)表征的是父母强迫或代替没有固定恋爱对象的子女去相亲的事件。这个事件辖域内的对象从不同视角展现事件的面貌:作为受事方的青年男女不情愿参加相亲活动;作为施事方的父母正面施压,甚至亲自出面代替子女相亲。但无论观察视角如何,整个事件的焦点——“相亲”已从事件背景中凸显出来,并以受事的视角为发端,协同表“遭受”义的“被”字,生成了“被相亲”这一语言用例。

3.1.4 专门/发散化

“专门/发散化”是指被聚焦的事物是否具有专门的归属。新“被XX”结构事件焦点的归属大部分是有专门所指的,如例(2)“被相亲”关指的是没有固定恋爱对象的年轻人,“被酒驾”关指的是滴酒未沾的驾驶员。与专门化相对应的是发散化,以例(1)“被增长”为例,如若缺少了语境,关指对象就会被发散为网民、职员、工人或学生等。因此,新“被XX”结构生成的意识思维过程中,语境因素的加入能够更好地避免聚焦事物的发散化倾向。

3.2 新“被XX”结构的意向态度

意向态度指语言主体在一定的情景和语境中对已选定的意向内容进行观照和表述所采取的意向立场(徐盛桓 2013: 179),具体包括心理状态、心理估量和心理取向三个次范畴。心理状态是指语言主体对关指对象抱有怎样的情绪,如相信、怀疑、喜爱、憎恶等;心理估量是指语言主体会根据一定的考量和筛选,隐去或凸显某些语言要素;心理取向体现为观照意向内容的取向,如以形象的、夸张的、诙谐的、委婉的等心理观察和描述关指对象。

我们在上一节已论证,新“被XX”结构的生成是以受事者的视角为发端的,受事者在“XX”事件的辖域范围内遭受不公对待(如被逼迫捐款、被强迫相亲、被强迫认罚等)却无力抗争、无法抗诉,呈现了一种极其无奈的心理状态,这种“受事者在XX事件中遭受不公对待”的意象正是新“被XX”结构在意识层面观照的前语言用例事件。受事者继续在意向性的指引下从“利己”的角度出发,经过一系列心理估量,选择了隐匿施事者,同时又凸显事件聚焦点这种委婉、但又不失诙谐的心理取向来表征事件。我们将在下一节“新‘被XX’结构的意象塑形”中对其心理估量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4. 新“被XX”结构的意象塑形

用例事件的表征是以意象来塑形(image-shaped)的。语言主体将对事件的感觉以映象的形式出现在脑海里,形成原初意识,即语言发生的本体结构;原初意识在意向性的主导下凭借原有的记忆界定事件的辖域、选取描述的视角、凸显事件的聚焦点,并借助语境确定事件的专门化,从而将原初意识扩展为内省式的感受,即反思意识,并映射为显现在大脑里的意象,就像上一节提到的新“被XX”结构所形成的“受事者在XX事件中遭受不公对待”的意象。意象塑造了用例事件的外形,而意识的摹状结构正是通过大脑里的意象来描写、摹状想要表达的事件。摹状结构就是图2中的前语言用例事件,其固化为语码就成为语言用例事件,即新“被XX”结构。详细示意如图2:

图2 前语言用例事件和语言用例事件关系示意图

那么,前语言用例事件是如何固化为语言用例事件的呢?徐盛桓(2015: 8-9)认为,这种固化是通过意象塑形来实现的。具体就新“被XX”结构而言,其意象“受事者在XX事件中遭受不公对待”驱动语言主体以受事者的视角,将表“遭受”的无奈心理状态语码化为“被”结构表达;同时,语言主体通过各种考量和筛选对事件关指的对象做出不同的心理估量,如有些被隐去,有些被凸显,有些先出现,有些后出现等等。首先,语言主体通过对此类事件的观察,发现每个事件的直接施事者后面通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不可言明或无法言表的施事者,如有待完善的法律制度(“被酒驾”事件后警察执法标准有待完善)、需要约束和规范的权力(“被慈善”事件后职能部门的权力有待规范)以及尚需引导的社会舆论(“被相亲”事件后父母承受的舆论压力)等。主体在意向性的“利己”倾向下做出心理估量,在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选择了隐匿作为事件强势方的施事者的表达方式。其次,语言主体经过心理估量,选取了仅凸显聚焦点本身这一表达方式。这是因为在被动结构中,越如实地指称所表征的事件,其遭受义越弱(邱晋 2017: 94)。以上文“被相亲”事件为例,其具体表述可以为:a. 被相亲;b.被命令参加相亲;c. 被父母命令参加相亲;d. 被父母命令参加一场不靠谱的相亲,等等。在a—d这一系列蕴含遭受义的表述中,d以包含施事、动作、属性、焦点等要素最如实地表征了这一事件,但呈现出最弱遭受义。因此,为了体现最强遭受义,主体选择了仅凸显聚焦点本身,即a这一表达方式。综上所述,语言主体在刻意隐匿施事的情况下,将“遭受”义语码化为“被”,且仅凸显事件焦点并将其语码化,从而生成了新“被XX”结构的语言用例事件。“被XX” 这一用例在语言交际中得到社会群体的广泛认同,最终固化为新“被XX”结构。新“被XX”结构生成的意象塑形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新“被XX”结构生成的意象塑形过程图

5. 结语

“意识双重结构理论”描写了新“被XX”结构生成过程中意识活动必定会经历的两个结构,即事件的本体结构和用例事件的摹状结构;意向性在从事件的本体结构转换为用例事件的摹状结构过程中起着核心主导作用。语言主体在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的合力作用下,以受事者的视角为发端,在“XX”事件的辖域范围内凸显聚焦点“XX”本身,并适当加入语境因素强化事件的专门化,从而生成“受事者在XX事件中遭受不公对待”的意象;语言主体在大脑里对意象进行塑形,将摹状结构的前语言用例事件语码化:将“遭受”义语码化为“被”表达,将聚焦点凸显并语码化为“XX”,最终固化为新“被XX”结构语言用例事件。在意象从前语言用例事件固化为语言用例事件的过程中,语言主体的心理估量在语言表达的取舍中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基于“语言运用的基底是意识活动”这一假设前提探究新“被XX”结构生成的意识活动过程,希望这一全新的研究进路能为后继相关研究带来些许启示。

参考文献

Block, N. 1995. On a confusion about a function of consciousness [J].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18): 227-247.

Crane, T. 2003.TheMechanicalMind:APhilosophicalIntroductiontoMinds,MachinesandMentalRepresentation[M]. London: Routledge.

Damasio, A. 1999.TheFeelingofWhatHappens:BodyandEmotionintheMakingofConsciousness[M]. New York: Harcourt Press.

董召锋. 2016. 原型理论视角下新被字句的认知分析 [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 95-98.

季小民. 2015. 新被字句中“被-”标记的类化与泛化 [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53-58.

刘高岑. 2005. 心理意向: 实在的还是工具的 [J]. 哲学动态 (11): 30-35.

刘 倩. 2014. “新被字句”的心智研究 [J]. 山东外语教学 (1): 22-27.

彭永梅,甘于恩. 2010. “被V双”: 一种新兴的被动格式 [J]. 中国语文 (1): 57-58.

邱 晋. 2017. 新“被XX”结构生成的心智研究及汉英翻译探索 [J]. 外国语文 (5): 90-96.

邵长春,马圆筠. 2015. 工资“被增长”?听权威部分怎么说 [N]. 海南日报 11-18 (10).

申智奇. 2011. 新型“被”字结构的认知语用解读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 20-23.

施春宏. 2013. 新“被”字式的生成机制、语义理解及语用效应 [J]. 当代修辞学 (1): 12-28.

王 力. 1980. 汉语史稿 [M]. 北京: 中华书局.

王 寅. 2011. “新被字构式”的词汇压制解析——对“被自愿”一类新表达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 [J]. 外国语 (3): 13-20.

熊学亮,何 玲. 2012. 刍议“被”字新用 [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5): 1-4.

徐盛桓. 2010. 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 [J]. 外国语文 (5): 30-35.

徐盛桓. 2011. 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 [J].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4): 1-12.

徐盛桓. 2012. 从“事件”到“用例事件”——从意识的涌现看句子表达式雏形的形成 [J].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4): 137-144.

徐盛桓. 2013. 意向性的认识论意义——从语言运用的视角看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 174-184.

徐盛桓. 2014. 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3): 364-374, 480.

徐盛桓. 2015. 语言运用与意识双重结构 [J]. 外国语文研究 (1): 3-11.

郑月琴. 2014. 新“被XX”结构的认知语义学解读 [J]. 现代语文 (7): 84-86.

猜你喜欢
意向性用例意象
抚远意象等
意向性运动干预影响局部脑缺血大鼠GLUA2和N-cadherin表达的影响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意象、形神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简论诗创作的意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