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爱”校训下新疆内高班积极心理校本课程实践

2018-05-29 09:25叶华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校训校本课程

叶华文

〔摘要〕深化心理特色学校内涵发展,着眼点应基于学校的办学特色。作为培英系列学校,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应通过学校特色发展赋予传统校训新内涵。基于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民族办学特色,以及培英学校“信望爱”校训与积极心理内涵的相融相通,提出了在“信望爱”校训指导下实施新疆内高班积极心理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新疆内高班积极心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课程内容及特点、课程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实践反思。

〔关键词〕校本课程;校训;新疆内高班;积极心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4-0030-05

一、课程开发背景

(一)以学校办学特色和校训文化内涵深化心理特色学校发展

近年来教育部开展了争创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计划,创建心理特色学校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要举措。广东省各地市争创心理特色学校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当中。心理特色逐渐成为学校的鲜明符号和名片,学校也可因心理特色工作而增彩。深化心理特色学校内涵发展,着眼点应基于学校的办学特色。我校从2005年承办内地新疆班,迄今已有十三年历史,获得“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单位”荣誉。同时我校隶属培英系列学校,“四海之内,白绿一家”是培英学校的精神所在,培英校训“信望爱”体现出了培英系列学校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时代气质,是学校文化的浓缩和核心元素,含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通过深入学校特色发展赋予传统校训新内涵,将校训作为指导学校德育及心理教育等各项工作实施的航向表是我们近年来密切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对新疆内高班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加速培养新疆高层次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增进各民族大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新疆内高班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关注。新疆内高班学制四年,在这四年里,新疆学生会经历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我校新疆内高班学生高考成绩突出,但基于异地求学的特殊背景,新疆内高班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直呈现出普遍化、多样化的特点。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新疆内高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新疆生工作的重要任务。纵观国内,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门领域。积极心理学大量实证表明,积极心理品质与学生的学校适应力、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学业成绩等呈正相关,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抓住新疆内高班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新疆内高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对提高新疆内高班学生心理适应性和心理健康水平,激发个人潜能、提升异地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英“信望爱”校训内涵与积极心理相融相通

“信望爱”校训体现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有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勇于进取、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学生的潜能开发,使他们获得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促进个体健康成长,让他们学会创造幸福。“信望爱”校训体现的育人目标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培英校训中“信”蕴含信念、自信、诚信之意,是学生成长的必备素质;“望”蕴含希望、策望、守望、回望之意,是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必需条件和实现梦想的助推器;“爱”蕴含自爱、仁爱、大爱之意,是学生未来人格成长、回馈社会的必要准备。“信望爱”三者各有特色,紧密联系,是培英系列学校培养“白绿英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积极心理学二十四种品质里则包含了自信心、独特视角、乐观、希望、热爱学习、学会与人相处、感恩等品质。这些品质与“信望爱”校训体现的内涵具有共性。基于培英“信望爱”校训与积极心理品质内涵的相融相通,我们将校训内涵充分融入新疆内高班积极心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拓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新领域,也借此深化学校民族教育办学特色和心理特色品牌。

二、课程开发原则

学校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最有效的载体是课堂教学。基于学校充足的心理师资条件以及新疆预科高一年级稳定的心理课时安排,在对新疆内高班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新疆内高班积極心理校本课程。

(一)通识化与特色化相结合

遵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我们在新疆内高班积极心理校本课程中设置了自我认识、情绪调节、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通识化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课程,又加入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教育活动。例如,校园励志歌曲、校园心理剧、心理主题班会、“寻找最美笑容”等活动。在校本特色活动中充分考虑新疆学生民族个性特点以及五邑侨乡特色,例如在校园励志歌曲活动中,让新疆学生穿着民族服饰用维语演唱;在心理主题班会中设置“汉疆一家亲”等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融的心理主题班会。

(二)系列化与连贯性相结合

新疆内高班积极心理校本课程是我校新疆班德育校本课程系列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重要分支。新疆内高班积极心理校本课程依据我校新疆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和学段特点进行设计。心理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注重课程各主题内容之间的层层深入,注重课与课之间相互联系,让整个课程形成一个连贯的系统。同时可以根据当下社会潮流的发展,对课程的内容和素材作调整,灵活性强。

(三)全员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在实施新疆内高班积极心理校本课程中,我们主要采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体验课、分享课、汇报展示课等形式,重视新疆学生全员参与和小组合作。同时也利用心理课堂设计和组织个性化心理活动,例如开展心理辩论赛、心理主题演讲、户外拓展等,给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展示平台,通过多元化的心理课堂形式发挥新疆学生的个性优势,促进新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化。

三、课程内容及特点

(一)课程内容

结合新疆内高班学段及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我校新疆内高班积极心理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对象为新疆预科和高一年级新疆生。我们从积极心理品质中挑选出与“信望爱”校训内涵相通的主要因子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主要内容见表1和表2。

(二)课程特点

1.课堂热身重个性。在课程中我们设计了“课前五分钟”个人展示环节,根据主题内容的进度以及布置的作业任务,在每节课前请一名新疆学生分享“我的正能量读书笔记”“我的大学宣言”“个性名片我来猜”“励志歌曲小组唱”“优秀作业分享”等进行课前热身。富有个性且多样化的热身环节既能增强心理课堂的趣味性,创设良好的团体氛围,又能给新疆生提供自主展示的平台。

2.课堂形式重体验。课程注重新疆学生参与体验和积极情绪的获得,通过脑力激荡、游戏、角色扮演、心理剧、电影赏析、故事探讨、情景模拟、辩论赛、心灵图卡等多种形式增进新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促进情感内化;同时注重应用素材的时效性。以体验为主的心理课堂充分发挥了新疆内高班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课程实施效果。

3.课堂效果重反馈。课程以心理作业本为纽带,注重课堂效果的反馈。心理教师通过批阅新疆学生的心理作业,及时了解课程实施效果以及学生的所思所想,根据反馈对后期的课程进度和节奏作有针对性的调整。对作业中呈现的特殊问题,心理老师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开展个别辅导。

4.课程评价重激励。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既注重过程评价,例如在心理辩论赛中现场颁发 “最佳辩手”奖项和“最佳团队奖”,在户外拓展活动中颁发 “最佳默契团队”奖等;同时注重阶段性评价,例如在学期末根据新疆学生课堂表现和完成作业情况等指标,按照一定比例评选“心理活动积极分子”,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标准激发了新疆学生参与课堂和活动的热情,增进了他们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同时提升了自我效能感。

四、课程实施效果

(一)新疆内高班积极心理校本课程获得了较高的整体满意度

通过一学年的课程实施,我们对预科及高一年级的新疆学生进行了课程满意度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学生对积极心理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形式、内容、教师的组织表现、自己的表现、同学的表现、课堂的互动和合作氛围以及收获情况的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调查结果表明积极心理校本课程的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见表3。

(二)新疆内高班学生获得了较多的积极情绪体验,促进了积极品质的内化

通过设置开放式问答了解学生的收获及感悟,93%的新疆学生反馈通过参与学校的积极心理校本课程重温了考入内高班的自豪感,懂得了感恩时代、学校、老师、亲人及朋友;90%的新疆学生表示发现了许多自己未知的潜能,学会了悦纳自我;95%的新疆学生表示在一年的时间里学会了与他人和谐相处,结识了新朋友;98%的新疆学生表示对内高班学习有了明确的规划,对未来生活的态度更积极,同时表示会乐观看待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习得了一些积极应对方式;95%的新疆学生表示通过参与特色心理活动增强了团队凝聚力,通过参与组织策划等活动过程发挥了个人专长,提升了创造力。调查结果显示:积极心理校本课程的实施使新疆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促进了感恩、乐观、与人相处、合作、创造力、自信心、自我管理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化。

(三)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打造了心理教师个人教学风格

我们通过在问卷中设置开放式问答调查了解心理教师在新疆学生眼中的教学风格,通过统计发现,认真、细心、独特、丰富、幽默、严谨、专业性等均是学生反馈的教师风格关键词。该调查为心理教师后期不断修正和检验课程的实施效果提供了参考,促进了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实践反思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新疆内高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向

在调查中,大多新疆学生表示,希望学校能一如既往地开设心理校本课程,他们认为心理课让自己感到放松和愉悦,为异地求学的他们排除心理困扰、缓解不良情绪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新疆学生通过心理课程和活动有效减少了负性情绪,形成了积极体验,这为他们提升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内高班生活,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感奠定了基础。调查结果提示:承办新疆内高班的学校应重视并加大新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未来新的发展取向。在心理校本课程实施中,应以发掘新疆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为出发点,注重预防性、发展性和促进性教育。同时注重在课程中融入社會新信息、新素材,通过心理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新疆学生体验积极情绪,发现积极优势,建立积极关系,学会积极应对,促进积极成长。

(二)拓展校本课程资源,深化校训文化内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校本课程涵盖了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学校良好的人际环境、校园文化等都可以成为新疆内高班学生积极心理教育的隐性课程。将显性与隐性课程加以整合,可以进一步拓展新疆内高班积极心理校本课程资源的途径。新疆内高班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会参与众多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文体艺术活动,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可将新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及素材作为课程资源。同时,积极心理理念及内涵的渗透不仅仅适合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适合其他科目的课堂,所有担任新疆内高班教育教学的教师亦需要根据新形势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学科课堂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发展教育相结合

生涯发展教育可以促使新疆学生为内高班的学习生活赋予新的意义,促使新疆学生通过可自我控制的努力与行动来获得成就感,并能促进自我控制、坚持不懈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规定了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选择和准备等。积极学生发展指导的任务包括让学生了解外部世界,拓宽学生积极认识职业、认识社会的视角。因此,新疆班内高班积极心理校本课程中有必要融入生涯发展教育相关的内容,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发展教育相结合,促使新疆内高班学生了解当下社会新形势,与时代接轨,明确努力方向,为未来走入社会奠定基础。

“信望爱”校训下的新疆内高班积极心理校本课程是我校心理特色品牌的深入尝试,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反馈、检验和创新。我们也将继续努力,让心理课堂成为新疆内高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主要培养阵地。

在当前的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独特优势和魅力,我们应抓住机遇,深入探索学校办学特色和校训内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式发展。

注:本文系广东省江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双效互动研究”(编号:JME18047)以及2017~2020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内地新疆班专业委员会课题“内地新疆预科积极心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何妍,丁尧.特色学校争创计划:打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航母”——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俞国良教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 (10) : 4-8.

[2]美丽开·吾买尔.内地新疆高中班政策执行的校本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高琪.我國中小学校训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13.

[4]“白绿英才”特色学校——广东省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J].教师, 2017(7).

[5]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支柱[J].中国德育, 2016(2):10-13.

[6]孟万金,官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8):60-63.

[7]张瑜鸿.利用心理校本课程培养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8):37-39.

[8]薛茜.基于积极心理学价值理念的中学校本心理课课程定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14):22-23.

[9]袁春燕.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J]. 广西教育, 2015(1):19-20.

[10]陈楠.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18):19-21.

[11]苏亚光,訾非.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15):8-11.

[12]阳志平,彭华军等编著.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13]麦贝吉.体验式教学在内地新疆班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8):24-26.

[14]季成伟.生涯规划——积极德育实践的新路径[J].江苏教育, 2016(12):44-45.

[15]陆小峰.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7(6):80-83.

(作者单位: 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江门, 529000)

编辑/于 洪 终校/巨明珠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校训校本课程
带着校训走向远方
校训展示墙
积极心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弱化权势,和谐共生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促进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全国各大院校的绝版幽默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