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爱上传统节日

2018-05-29 00:41梁爱萍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传统节日幼儿

梁爱萍

【摘要】让幼儿了解傳统的节日来历与风俗习惯、礼仪,喜爱传统节日,是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出发点与归宿。家庭和幼儿园要形成合力:教师与家长要明确保护、传承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利用传统节日进行家园合作共育,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品德、行为;在幼儿园内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节日环境、开展丰富的亲子节日习俗体验活动,有效引导孩子发现除夕、春节等传统节日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家长在家中有效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活动,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接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真正爱上传统节日。

【关键词】家园共育 幼儿 传统节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A-0157-03

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外文化日益交融,外国的一些节日文化正逐渐融入我国,很多长辈与有识之士都感叹,我国的年轻人热衷于过外国的节日,例如圣诞节、情人节的节日氛围很浓,而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中秋节等节日氛围相对在逐渐变淡;过春节少了很多“年味”,有的年轻人特别是独生子女,过春节时不愿跟父母去给长辈拜年,认为那是“凑热闹”“没必要”,宁愿自己一个人在家与电脑、电视为伴……一到万圣节、圣诞节,很多幼教同行的微信朋友圈、QQ呈现的也是幼儿园在组织庆祝表演等活动,但对于我们很有地方特色的一些传统节日,教师却没有意识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节日庆祝与体验活动。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有着丰富多彩、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优秀的节日文化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在传承祖国文明、民族优秀文化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家庭、幼儿园中挖掘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风俗习惯、礼仪,从而喜爱传统节日,是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出发点与归宿。

一、教师与家长要明确保护、传承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性

国家的《“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关于祖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发挥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不断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都提到: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理解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可见,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让幼儿爱上我们的传统节日意义重大,作为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应该有意识、有行动,重视从小开始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

二、利用传统节日进行家园共育,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品德、行为

《指南》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幼儿园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设置不同层次的节日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节日文化教育,让幼儿初步认识、了解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并重视对幼儿进行礼貌待人、孝敬父母及其他长辈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例如中秋节时,教师可以在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唱《打月饼》的歌曲以及带领幼儿动手做月饼等主题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圆圆中秋月、亲亲父母情”家园同乐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认识中秋节亲人团聚、赏月、赏灯、吃月饼等习俗,同时通过请父母喝茶、先让父母品尝水果和月饼的行为练习,对幼儿进行孝敬、感恩的良好品德礼仪教育。再如在端午节,教师可通过给幼儿讲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帮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并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包粽子以及玩赛龙舟、制作龙舟等区域游戏与体育游戏,在操作与游戏中了解和传承端午节的“爱国、团结”优秀文化。

我国原来只有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两个节日有公休假,由于国家对传统节日日益重视,现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也有了公休假,因此,这些节日幼儿都是在家和家人一起度过的,这就为家长提供了利用节日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机会。作为家长,应利用好与孩子共度节日、与亲人团聚的有利时机,引导孩子爱上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

三、引导幼儿爱上传统节日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我们的传统节日很多,但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和春节,因为这两个节日紧连在一起,有较多的风俗习惯,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春节期间,带领幼儿感受、体验这些节日习俗,能对幼儿进行节日文化熏陶,让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下面本文结合除夕、春节这两个重大节日,具体谈谈让幼儿爱上祖国传统节日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教师与家长可以举一反三,把这些途径与方法灵活运用到其他的节日教育中。

(一)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教学活动

在除夕与春节来临之前,幼儿园通常会有两周的寒假放假时间,但只要幼儿园在放假前的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的这段时间,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欢欢喜喜过新年”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诗歌《新年的大门》、歌曲《敲锣打鼓过新年》,就能让幼儿知道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幼儿园和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年的故事”,帮助幼儿认识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了解放鞭炮、贴对联、挂灯笼等习俗的来历;通过常识教育与手工制作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吃团圆饭”“吃饺子”“敲锣打鼓庆新年”这些过年习俗的美好寓意;通过“过新年”区域游戏,让幼儿了解并体验过春节时走亲访友所蕴含的“孝敬老人”“关心亲友”的文化内涵……

(二)师生共同创设节日环境,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良好的节日环境能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在除夕与春节来临之前,幼儿园可以结合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在园内挂上红灯笼,贴上饱含美好祝愿的对联,制作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尤其是与除夕、春节相关的节日宣传板报,让幼儿与同伴、教师、家长共同观赏交流。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收集废旧红包袋,让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自制灯笼活动,组织幼儿制作鞭炮、明信片、窗花等手工作品,师生共同收集节日习俗图片,用于装饰班级环境和创设主题教育活动墙,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节日文化的熏陶与教育。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节日习俗体验活动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与合作伙伴,因此,利用一些重大的节日开展亲子节日习俗体验活动,既能帮助家长掌握对孩子进行节日教育的方法,更能在和谐的亲子互动中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例如,利用周末在幼儿园内开展亲子工作坊活动:在国学坊,提供毛笔、纸、墨、浆糊等,让家长领着孩子体验“写福、贴福”以及“写春联、贴春联”并进行展示;在美食坊,让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与合作下,制作饺子与汤圆,并观看炊事员煮饺子与汤圆,在品尝饺子与汤圆美食这个环节,注意引导孩子先请家长品尝;在民间游戏坊,让孩子与家长合作敲锣打鼓舞狮子,从中感受除夕、春节的习俗和节日的喜庆氛围;在建构坊,让家长与孩子用积木进行搭高楼游戏活动,寓意新年步步高;在角色游戏坊,让孩子与家长一起“逛花街”“穿新衣”“接受压岁红包”“买礼物送亲人”“猜谜语”,感受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与习俗,从中接受感恩、礼貌、乐于交往等品德教育;在动手操作坊,让孩子“剪窗花”“做纸杯花”……丰富的园内亲子节日习俗体验活动,能让孩子发现过除夕、春节这些传统节日的乐趣,也为家长在即将到来的除夕、春节对孩子进行教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家长在家庭中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活动

由于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孩子都是与家长一起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在实际的传统节日里,由家长引领孩子爱上传统节日,发挥家长的家庭教育功能就变得非常重要。在除夕与春节期间,家长可以这样做:

1.引导孩子参与“扫尘”劳动

每逢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屋子,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家长们可以适当引导孩子参与这些清洁劳动,例如,让孩子帮忙擦一些低矮的柜面、桌子,收拾好自己的玩具,打扫、整理自己的小房间;家长晾晒窗帘、被子等物品时,让孩子帮忙拿晾衣架、晾衣杆等。通过家务劳动,让孩子感受、体验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并养成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习惯意识。

2.让孩子参与家庭的节日环境布置

过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有贴春联、挥春、挂年画、贴窗花、贴福字、挂中国结的习俗,让家里有红红火火的喜庆氛围。家长在布置节日环境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对联该贴在什么地方、上联该贴在哪一边等,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念一念对联上的字;让孩子帮忙涂上浆糊;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把挥春、福字贴到门头上、墙壁上;还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准备毛笔、剪刀、红纸、画纸,自己写对联、挥春和福字,自己剪窗花、画年画来布置环境。也许家长和孩子自己制作的作品没有购买的商品好看,孩子的作品也很稚嫩,但却能更好地让孩子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熏陶,同时可以发展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攀爬能力等,培养孩子勇敢的精神,还可以培养孩子乐意为父母做事、分担事情的品德等。

3.引导孩子参与年货的准备

每年过节前的一两周,家家户户都有逛商场、购年货的习俗,首先,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制定购买年货的计划清单,一起去购物。例如,衣物类:包括购买新衣、新帽、新鞋,列出谁需要买什么东西,共买几件;植物类:各类鲜花或年橘;食物类: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果饼干、水果等。此外,还要购买一些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时需要赠送的礼品。家长与孩子一起购买年货时,可让孩子参与看价钱、挑选、付款等活动,从而让孩子感受大街小巷和商场中的节日氛围,体验购买年货的习俗,学会有计划、有条理地做事,学习购物、理财的方法,提高孩子对年货物品的认知、分类能力,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购物结束后,还可以让孩子帮忙把年货拿回家,让孩子学会为长辈分担,学会感谢父母对自己的付出。

其次,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和准备除夕、春节的节日美食,如与孩子一起在家包饺子、粽子,感受、体验节日美食的文化和寓意,并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发展孩子的小手肌肉和小手的灵活性,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4.带领孩子走亲访友,成为孩子的榜样

除夕、春节时亲人团聚、走亲访友,大家互相问候祝福,其乐融融。作为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孩子进行良好品德与文明礼仪的行为练习。喜欢模仿是孩子一个很明显的身心特点与学习特点,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在敬老爱老、孝亲、文明礼仪等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大年三十除夕之夜,如果不是因為工作等特殊原因,家长应该带着孩子跟父母吃个团圆饭,如果父母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直在为自己接送孩子或操持家务,在这一天还应该跟父母说一声:“爸爸妈妈,这一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此外,还应该多陪父母聊聊天,亲自为父母做一顿美味的团圆饭,把好吃的先让父母品尝。除夕夜,年轻的家长可能会与朋友进行一些娱乐庆祝活动,但无论玩到多晚,大年初一的早上也应带领孩子早起一些,在新年的第一天与父母团聚,陪伴父母吃个早餐。早上见到自己的父母时,应先主动向父母说“爸爸妈妈新年好,祝你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然后再引导孩子给长辈们拜年。过节的时候孝敬长辈的钱或物,可以通过孩子的小手递给他们,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5.让孩子参加在家接待客人与外出拜年活动,引导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当家里来了客人时,家长应引导孩子热情招待,如让孩子开门迎客,有礼貌地说“请进、请坐”等,家长要主动把孩子介绍给客人,引导孩子主动请客人喝茶、品尝水果点心等。聚餐或吃好吃的水果点心时,引导孩子与长辈、弟弟妹妹分享,让长辈与弟弟妹妹先吃,有好玩的玩具与弟弟妹妹一起玩。拜访亲戚朋友时,引导孩子有礼貌地敲门,主动向主人问好,还可以让孩子参与为不同的亲戚朋友准备礼物。如,看望外公外婆时,让孩子给外公外婆挑选一件礼物送给他们,然后说一句祝福的话。到亲友家做客时,可引导孩子大方接受亲友给予的食物,但不能随意翻亲友家的物品。过春节时,长辈、亲戚朋友都有给孩子压岁钱(也就是给红包)的习惯,我们要引导孩子在接到压岁红包时主动说“谢谢”。亲友回家或自己离开亲友家时,要主动说“再见”。

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喜欢听故事、做游戏的特点,引导孩子学会大方地向别人问好、说新年祝福语。很多家长会发现,在新年里,每当让孩子向长辈、亲友、熟人问好和说祝福语时,有的孩子会不敢说或不会说,其实除了自身要起到示范带头的榜样作用外,家长还可以自编一些关于新年的故事讲给孩子听,然后和孩子一起扮演故事里的角色,学习故事中关于新年问好、感谢、祝福和道别的对话。还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游戏,帮助孩子积累初步的经验,孩子就能大方地用语言与别人进行交往了。例如,可以和孩子玩“学样”“照镜子”的游戏,家长说一句“叔叔新年好,祝您工作顺利”,孩子就学着家长说一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对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教育,积极为幼儿创造机会,灵活运用幼儿喜欢的途径与方法开展节日文化教育,就能引导幼儿爱上我们的传统节日,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传统节日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