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清官文化对高校廉洁教育的启示※

2018-05-30 11:50林雪莹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清官莆田诚信

严 武 林雪莹

(1.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莆田 351254)(2.福建警察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莆田,又称“莆仙”,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自唐以来一千两百多年间,涌现出2400多名进士,这些历代清官的事迹和言行汇成了内涵丰富的莆仙清官文化,深深影响了莆仙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莆田历史文化遗产的精髓。今天,我们在大力弘扬莆仙清官功绩的同时,对莆仙的清官群体进行细致的梳理,通过理论思考,探究其成功之道,借古鉴今,探讨莆仙清官文化对高校廉洁教育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清官文化的内涵和渊源

何谓清官?清官源何而来?清官与清官文化一样吗?《辞海》对清官的解释是“称公正廉洁的官吏,与‘贪官’相对”(《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在古代正史中,最早出现“清官”一词的是金代元好问在诗中写道“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只有名府到,人信有清官”。清官文化不能等同于清官,它是基于清官而形成的文化体系,扎根于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特殊的土壤中,是附着在清官身上的行为习惯和观念态度,反映了封建社会人们对于执政者的期盼和对为官之道的认知水平。[1]清官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正是封建小农经济和专制皇权与儒家思想二元一体的古代社会政治结构造就了清官文化。

二、莆仙清官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清官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文化,其主要原因是清官的稀缺性。明末清初优秀的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在所著《夜航船》卷七《清廉类》中,掰着手指数了很久也找不出40位清官。[2]莆仙清官是以莆仙古代清官的生平事迹为基础扩充形成的文化体系,以“诚信固廉、勤俭养廉、刚正立廉、尚书育廉、家风传廉”为特点,核心是一个“清”字,与地方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是莆仙清官群体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诚信固廉

汉唐以来,南迁的中原汉人给莆仙带来了文化,也带来了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这种士林文化造就了莆仙尊儒兴学的浓厚氛围,形成了莆仙自古以来“诚信为本、向学仕进”的价值取向。莆仙历代清官群体都很重视修官德,而修官德的基础是诚信。古代莆籍官员的诚信官德,不仅表现在居官清廉的诚信家风之传承,也体现在职守为民的诚信为官之道,甚至在退休时更有高风亮节的官德显现。南宋莆仙清官郑侨少时为县尉所赏识,许配其女为妻,后郑侨高中状元,返乡路上,巧遇县尉妻女护送县尉之魂归土安葬,郑侨不负前约,设奠吊祭,并娶县尉之女为妻,他的事迹广为乡人传颂。[3]

(二)勤俭养廉

莆仙东部临海,三面环山,人多地少。这种地势使得莆仙人长期秉承“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传统世训,这些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入仕后不管位列三公还是无品教官,无论在京都还是在州郡,无论在权力部门还是冷衙门,当官后继续保持勤俭本色,努力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宋代户部尚书蔡洸,“去朝之日,囊无余资”,只得出售所赐银鞍坐垫治行。[4]莆田清官廉吏,默默无闻,奉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刚正立廉

千百年来,莆仙人民传承着一种正义刚烈、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在看似寻常的岁时令中,透出强烈的爱憎情感。如春节贴“白额春联”,以示对侵犯者杀戮无辜的抗争;正月初四“做大岁”牢记倭寇入侵曾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宋代蔡襄,居官刚正,所作《四贤一不肖诗》轰动朝野,后为知谏院,时谓“京师四谏”。清光绪末,江南道监察御史江春霖六年间上疏近七十件,被誉为“有清御史第一人”。以上这些典型人物,足以显示莆阳清官的安贫守志、气节侃侃,刚正不阿的大无畏精神。[3]

(四)尚书育廉

莆仙虽为小邑,但历来儒风特盛,呈现“比屋业儒,不废读书”、“十室九书屋”等繁荣景象。出现这种良好的局面,既是莆田人民千百年间重视文化教育的结果,也是莆田书院文化长期积淀的成效。特别是莆仙清官有着与众不同的财富观,即崇尚知识、“视书为财”的人生价值取向。据史志记载:“宋代莆田民间藏书之多在全省以至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堪与当时的国家图书馆比肩而立”。这些莆仙清官,喜爱书籍,淡薄名利,尊重知识,视书为宝的人生价值观,也是莆仙清官能够长期保持勤政廉洁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家风传廉

自唐以来,相当部分入闽的中原汉民,都是属于宦家士族,来莆以后,保持了中原文化教育传统,由于家学渊源,父子、兄弟互相勉励,同登上科第的现象也很突出,曾出现“兄弟同科进士”、“一家三宰相”、“朝廷六部(兴化人)占五部”等官场奇观。来莆的大姓陈氏、林氏、郑氏、方氏和蔡氏等。这些族姓对于莆仙文化的形成和清官文化的传承起到很大的作用。如莆田历史上陈俊卿、林俊、蔡襄等清官家族竭尽所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正因此许多家族的子孙后代,都能克绍箕裘、承继家风,成为报国为民的清官廉吏。

三、莆仙清官文化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高校做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继承和借鉴传统的清官文化中有益的内容。

(一)学习莆仙清官以诚立本的美德,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201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点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同时也在莆仙的两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461份,其中有效卷438份,有效回收率87.6%。8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不太诚信”或者“很不诚信”。认为当地的清官的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增强诚信意识占到87.2%。

表1 大学生诚信情况问卷调查统计表

所以,研究莆仙清官文化中的诚信文化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诚信要从学生抓起,借鉴莆仙清官文化中廉洁氛围建设,将诚信教育由他律型向自律型转变,由灌输型向互动型转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诚信对自己的影响。

(二)学习莆仙清官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树立大学生崇尚知识、艰苦朴素的人生价值观

莆仙清官给我们留下了俭以养德,甘于清贫的优良传统,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我们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树立莆仙清官崇尚知识、“视书为财”的人生价值观。在高校中认真开展政绩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廉洁教育的重要内容。一要提倡奉献精神;二要提倡“畏”的哲学,要让大家知道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三要提倡“耻”理念。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当前很多腐化堕落的贪官之所以甘于堕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羞耻为何物。四是要提倡“俭”的品德。要将廉洁文化寓于与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和乡土文化之中,有针对性地创作一批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廉洁文化产品,使大家积极参与到廉洁文化建设中去,提高廉洁文化建设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三)学习莆仙清官良好的家风,培养学生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洁意识

古代莆仙清官秉承诗书传家远,忠厚继世长的家训,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广大高校青年学生而言,家风正,则作风淳,就能为廉洁意识提供精神家园。高校廉洁教育要通过短信、电话、QQ、微博、微信群、家长网上学校等媒介及时和学生家长共同培育廉洁意识,时时保持警惕,减少家庭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树牢底线意识,守住操守,保持清白本色,塑造清正之风。学校全体教师和广大家长要以身作则,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形象教育引导好家人子女,做到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所以我们的廉洁教育应该而且必须从学生的人生观抓起,从家庭抓起,从家风抓起,防患于未然。

(四)学习莆仙清官文化的传承性,注重廉洁教育时代性和创新性

莆仙传统清官文化之所以经历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它的影响还经久不息,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感召力,除了有其所蕴涵的人本因素的影响外,还应感谢历代文学家、戏剧家对这一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创作的廉诗、廉文、廉剧对于清官文化的普及和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展高校廉洁教育时,一方面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原则,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优秀的历史廉政文化,用创新的理论去研究历史廉政文化,用丰富的载体去展示历史廉政文化,将历史上的廉政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廉政文化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还应具有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深入研究挖掘现代廉政文化内涵,把公平正义、效率诚信和以人为本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观念引入廉洁文化之中,使廉政文化更具科学性、更具时代性、更具先进性。[6]

综上所述,对莆仙清官文化这样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要以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任其自生自灭,更不能将其简单归为腐朽文化一概予以否定,而只能以唯物史观的有所扬弃的“拿来主义”,以古鉴今,在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充分吸纳、借鉴其有益内容,营造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廉洁文化,唯有如此,传统清官文化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才能闪耀出新的光芒。

[1]谭正伟王耿红.全面透视清官文化 [J].科教文汇,2009(09):178-180

[2]王春瑜.古代的清官[J].求是,2005(03):45-46

[3]阮其山.莆阳清官概论[N].莆田侨乡时报,2014-10-23(4)

[4]阮其山.清廉守节[N].莆田侨乡时报,2009-04-24(6)

[5]阮其山.莆阳尚书概览[N].莆田侨乡时报,2009-03-15(5)

[6]李进.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借鉴和启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02):145-146

猜你喜欢
清官莆田诚信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四)
—— 陈廷敬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四)
—— 陈廷敬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三)
——于成龙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莆田闹元宵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