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博弈分析

2018-05-30 10:48赵云鹏
工业经济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上海市

赵云鹏

摘 要:特色小镇集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生态保护功能、特色产业功能于一身,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城镇化的新途径,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的支持,还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本文以上海市为例,通过建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参与者进行博弈分析。通过博弈分析来讨论上海市地方政府是否应该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怎样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等问题。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只有当政府和企业同时参与或有共同参与的预期时才能达到“帕累托上策均衡”,否则会出现行為主体双方都不参与的“风险上策均衡”。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采用“廉价磋商”的方法协调预期、用制定法律的方法规范双方行为,用中央财政支持的方法让行为主体双方都积极参与特色小镇建设。

关键词:特色小镇;上海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866 (2018) 04-082-006

工业经济论坛 URL: http//www.iereview.com.cn DOI: 10.11970/j.issn.2095-7866.2018.04.011

Abstract: Characteristic town tourism function, cultural funct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function,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functions in one, is a new way to realize the urbanization under the new normal, is stimulating local economic growth momentum. The construction of featured towns requires not only the support of the state, but also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Taking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a game analysis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eatured towns by establishing a complete information static game model. Through game analysis, it is discussed whether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Shanghai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how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eatured towns. Through model analysis found that only when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participate in or have a common expect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o achieve "pareto best balance", otherwise it will appear on both sides in corpus in behavior is not involved in the "best balance risk". Therefor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an adopt the method of "cheap talk" coordination expectations, specification line, using the method of law with the central financial support method let th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ides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Town; Shanghai; Complete Information Static Game

引言

特色小镇在国内源于浙江,是浙江省根据本省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现状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经济模式。特色小镇集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生态保护功能、特色产业功能于一身,是一种可持续的产业组织形态。到目前为止,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走在全国最前列。根据浙江省政府规划,浙江省计划未来三年内要完成创建100个特色小镇[1]。在经济新常态下,特色小镇的建设对于加快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地区经济水平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浙江的成功经验,各省市纷纷出台政策,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2]。研究特色小镇对于转换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3]。因此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特色小镇进行了研究。

闵学勤(2016)认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走精准化道路。从小镇运行机制、治理主体、创新体系以及绩效评估方面入手可消除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有规划无文创、有产业无消费和有特色无灵魂等问题[4]。韦福雷(2016)反对大规模进行特色小镇建设。他认为未来我国城镇化仍将以大城市为中心,小城镇限于自身条件难以吸纳大量的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5]。白小虎,陈海盛,王松(2016)从区域层面的都市圈、城市群和微观层面的产业集聚全面阐述了生产力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并解释了浙江从块状经济到特色小镇空间布局的演变路径[6]。姚尚建(2017)认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既要纳入国家城市化的总体战略,也要尊重地方政策创新的积极成果,特色小镇建设的推进要实现产业转型、人口导入和文化传承的功能融合[7]。付晓东,蒋雅伟(2017)从根植性角度出发来探讨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根据根植性原理总结出各区域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特征[8]。

研究发现大部分学者只是在理论方面对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行研究,没有学者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上海市的特色小镇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发展上海郊区的特色小镇对于匹配上海逆城市化带来的要素和产业的溢出、城市服务功能的溢出、疏解大城市非核心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当地政府的参与,还需以要企业、小镇居民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从业者的积极响应。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上海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博弈行为,通过博弈模型得出的结论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策略。

一、博弈论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由于它考虑游戏中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所以博弈论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在金融学、证券学、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将博弈思维应用到决策中去。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博弈论中一大类博弈模型。其特点是博弈中各博弈方同时决策,且所有博弈方对博弈中的各种情况下的策略及其得益都完全了解的。

纳什均衡是指博弈中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说,只要其他人不改变策略,他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状况的一种局面。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纳什均衡存在着不唯一性,即存在多重纳什均衡。所有的均衡中最优的一个策略组合我们称之为帕累托均衡。在这种均衡中我们无法让任何人境况不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故这种均衡是最有效率的均衡。然而出现多重纳什均衡的结果中,有可能出现风险上策均衡。这种均衡的结果可能对双方都是没有损失的风险,但是却不能达到集体利益最大化。所以当出现多重纳什均衡时我们应该想办法使双方达到帕累托均衡。常用的办法是“廉价磋商”、建立健全法律规范、制定社会规范等方法协调预期,从而达到最大效率的帕累托均衡。

由于特色小镇是近两年新兴事物,小镇建设中的历史数据很短、很难获取,所以很难用历史数据建立模型对特色小镇进行分析。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克服了这一困难,可以设定假设,建立博弈模型对上海市参与特色小镇的决策做出指导。

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的假设

(1)博弈参与方为上海市政府和企业。上海市政府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配套等公共服务。此外,政府还应提供合理的发展规划,鼓励建设特色小镇的同时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更加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注重监督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企业是是指特色小镇中特色产业的从业者,不仅包括大型企业,还包括个体经营者和小镇的居民。

(2)上海市政府的策略空间为{作为,不作为}。“作为”就是上海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设立指导特色小镇建设的专门机构。负责特色小镇的宣传、申报审批和资金支持并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和指导。“不作为”是因为害怕风险或其他方面原因,对特色小镇的建设不做任何实质性工作,持放任自然、任其发展的态度。

(3)企业的策略空间为{参与,不参与}。“参与”是因受到为政府的优惠政策、资金支持、业务指导等条件的吸引,积极申请并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来。“不参与”是因为害怕风险,不看好特色小镇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不进行投资建设。

(4)上海市政府和企业都是风险规避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

三、博弈模型构建

特色小镇在兴起之前,企业就已经从事传统的产业,此时经营传统产业时的收益为Re(Re≥0)。上海市政府的收益表示为Rs(Rs≥0)。当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建设特色小镇后,上海市政府可以选择“作为”和“不作为”。当上海市政府作为时政府必须划拨一部分土地和土资金用来建设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并做好宣传工作或者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政策指导、申报审批等工作。所有这些工作都是政府的前期投入成本,我们记为Cs(Cs≥0)。如果上海市政府作为,中央政府会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记为Vs(Vs≥0)。如果上海市政府选择不作为,政府仍可从企业经营传统产业得到一部分收益Rs。此时因为上海市政府不作为,就不会再有中央政府的资金支持Vs。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选择“参与”和“不参与”。企业如果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就会调整策略、积极申报、招聘人才、选址投资建厂等。企业进行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必然有支出,記为Ce(Ce≥0)。当然,此时企业不仅会获得来自中央政府的资金,还会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优惠等隐性福利,这些资金和隐性的福利加在一起记为Ve(Ve≥0)。需要注意的是Ve只有当政府作为且企业参与时才能拿到。如果只有企业参与政府不作为仍然不会有Ve。反之,如果企业不参与建设,便不会有为前期准备所进行的成本花费Ce,也不会有各种优惠Ve。此时企业只有经营传统产业的受益Re。

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双方努力,任何单方的努力都不会带来收益。当双方都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后,小镇的经营将带来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收益,此时收益记为R。如果用a(0≤a≤1)表示收益R中多大比例进流入上海市政府,那么上海市的收益为表示为aR,企业的收益表示为(1-a)R。

四、博弈模型的分析

当政府和企业同时做出决定,且双方完全理性,符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特征时[6],设定支付矩阵如下图:

我们用划线法求解:当上海市政府选择不作为时,企业参与的收益为Re-Ce,明显小于不参与的收益Re,此时企业选择不参与策略;当上海市政府选择作为时,企业参与的收益为Re-Ce+Ve+(1-a)R,不参与的收益为Re。若Ve+(1-a)R-Ce>0,企业会选择参与,否则企业选择不参与策略。当企业选择不参与时,上海市政府作为的收益为Rs-Cs,不作为的收益为Rs,此时上海市政府选择不作为策略;当企业选择参与时,上海市政府作为的收益为Rs-Cs+Vs+aR,不作为的收益为Rs。只有当Vs+aR-Cs>0时政府会选择作为,否则,选择不作为策略。

经过划线法分析发现:当不等式Ve+(1-a)R-Ce>0,Vs+aR-Cs<0时,博弈模型只有一个纳什均衡解(不参与,不作为);当Ve+(1-a)R-Ce<0,Vs+aR-Cs>0时,博弈模型只有一个纳什均衡解(不参与,不作为);当Ve+(1-a)R-Ce<0,Vs+aR-Cs<0时,博弈模型只有一个纳什均衡解(不参与,不作为)。只有当Ve+(1-a)R-Ce>0,Vs+aR-Cs>0时博弈模型才有双重纳什均衡,分别是(参与,作为)和(不参与,不作为)。显然(参与,作为)为“帕累托上策均衡”,(不参与,不作为)为“风险上策均衡”。由于博弈双方是风险规避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如果没有合理的协调预期,特色小镇建设双方可能会陷入企业不参与,政府不作为的困境中。此时如果企业单独行动,就会带来额外成本Ce;政府单独行动就会带来额外成本Cs。因此在(不参与,不作为)的困境中,任何一方单独行动都会带来风险,所以双方都没有单独行动的动力。显然,这一结果是低效率的,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五、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研究

通过上文分析发现,只有当Ve+(1-a)R-Ce>0,Vs+aR-Cs>0时博弈结果才存在双重纳什均衡。我们希望达到的结果是(参与,作为)。为了避免出现低效率的风险上策均衡(不参与,不作为),必须合理协调双方预期使双方都积极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来;必须保证双方参与建设时收益大于成本。针对博弈结果本文认为上海市的特色小镇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

(1)注重特色小镇建设的长期效益。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一定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短期来看,无论是上海市政府还是企业,参与小镇的建设都会有前期成本,并且任何一方单独行动都有很大的风险。企业理性决策都会避免风险从而不参与,政府因为政绩风险怕失败而不作为。但是从长期来看特色小镇建设很有必要,其生态环保、旅游休闲功能更是金钱无法衡量的。不能只计较短期成本Ce和Cs而忽略长期超额受益R。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政府可以用“廉价磋商”的办法解决这一困境。所谓“廉价协商”就是局中人花费最小的成本,博弈开始前口头传递信息的过程[10]。这要求政府建立迅速快捷有效的对话协调机制,以便于政府与企业、民众的对话协商。让来自民间的声音及时传递给政府,政府的意见及时反馈给群众。就是要在政府和企业间达成一种默契,引导公众预期,使双方同时参与到特色小镇建设中来。

(2)虽然“廉价磋商”可以协调预期,使双方有意愿建设特色小镇,但是这种意愿是“廉价”的。任何一方都可能反悔从而不去参与小镇建设。这要求政府必须制定相应政策文件、法律法规来约束双方。尤其是约束政府,政府一旦决议建设特色小镇之后不可以朝令夕改。只有通过法律文件的约束,才能保证政策的稳定性、才能保持决策的可持续性,才能形成建设特色小镇的合理预期从而吸引大批企业参与进来。

(3)虽然有法律法规约束博弈双方,但是政府还应加大宣传力度,为特色小镇的建设营造声势。无论是中央还是上海市都必须加大宣传。利用网络、闻报纸杂志等媒介介绍特色小镇所能带来的效益,表明政府对特色小镇的支持态度,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来。政府这样做虽然会有前期成本Cs,但是政府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社会组织,即使短期内有成本支出,但是考虑到长期效益R,政府也必须下大气力去实施。

(4)合理确定分配系数a。上文引入a来表示特色小镇建成后带来的社会收益R大部分被政府拿走。R不仅包括经济收益,还包括无形的收益比如生态环境的改变、人民幸福感的提升等。分配系数a的大小对博弈收益矩阵的均衡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认为,既然政府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而是得到为了提升地方经济水平、提高就业率、提高人民幸福感等较为宏观的社会效益,那么a应该远远小于1-a甚至为零。只有让企业、人民获得更多的超额效益,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来[11]。

(5)中央必须加大对上海市政府的投资,上海市政府也必须加大对企业的投资。因为根据Ve+(1-a)R-Ce>0,Vs+aR-Cs>0可知,前期R几乎为0,要使不等式成立必须使Ve>Ce,Vs>Cs。上海市政府是社会服务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可以使Vs短期内小于Cs,但是对于盈利的企业来说必须在小镇建设前期就保证Ve>Ce。具体措施可以使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免费划拨土地或者政府提供前期完善的基础设施来鼓励企业参与。

(6)明确建设主体,权责分明。当中央给地方政府资金支持Vs时,必须保证资金的去向用于特色小镇的建设。这样是为了防止上海市政府可能出现的单纯为了获得中央政府补助资金而盲目建设申报毫无特色产业的特色小镇行为。当企业没有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时不可以给上海市政府财政补贴,当双方都参与建设时必须做好资金的监督审查工作,防止出现“花瓶工程”式的特色小镇。

参考文獻

[1] 来佳飞. 特色小镇的“百年大计”——龙游红木小镇调研后的几点思考[J]. 浙江经济, 2017(11):46-47.

[2] 王振坡, 薛珂, 张颖,等.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进路探析[J]. 学习与实践, 2017(4):23-30.

[3] 曾江, 慈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J]. 宏观经济管理, 2016(12):51-56.

[4] 闵学勤. 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7(5):55-60.

[5] 韦福雷. 特色小镇发展热潮中的冷思考[J]. 开放导报, 2016(6):20-23.

[6] 白小虎,陈海盛,王松.特色小镇与生产力空间布局[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6(5):21-27.

[7] 姚尚建. 城乡一体中的治理合流——基于“特色小镇”的政策议题[J]. 社会科学研究, 2017(1):45-50.

[8] 付晓东, 蒋雅伟. 基于根植性视角的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探讨[J]. 中国软科学, 2017(8):102-111.

[9] 王京安, 韩立, 高翀,等. 低碳经济发展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 32(22):234-238.

[10] 佟锐, 敖长林, 焦扬,等. 基于廉价磋商的CVM假想偏差修正研究——以松花江流域为例[J]. 资源科学, 2016, 38(3):501-511.

[11] 方兴林. 博弈论视角下特色小镇建设主体行为采纳及发展策略研究[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7(5):123-126.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上海市
上海市创造学会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探索
德国名镇哥廷根的建设对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启示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