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策略

2018-06-03 16:18胡云环
教育界·上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策略

胡云环

【摘要】当今社会科技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行业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能力也越来越重视。文章就高中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内容以及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实施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学科教育中逐步形成的可以满足个人终身需求及社会需求的一种核心必备的能力,其本质是一种当代社会需求素养,其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这要求当前的教育体制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概念理解,对结合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浅谈了相关的策略与方法,具体如下。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这四个内容统合,指向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时,个人逐渐对信息技术与知识的看法和观点形成独特的理解。(1)信息意识的内容是学生对信息能够带来的真实价值所需要具备的敏感性及相应的判断能力,具备信息意识,要求学生有发掘周边信息变化的能力,并可以合理获取与判断信息。(2)计算思维是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运用的思维,要求学生学会合理运用其处理计算问题。(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学生学习使用数字化工具,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利用数字化工具对学习过程及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4)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学生在个体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当自觉遵守规定,有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律精神、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理性的判断能力。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对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和研究人员要根据教学现状,积极从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方面入手,逐步改进工作方法和完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实现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改变教学观念,重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展。但是,目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并没有纳入高考的范围内,这门课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整个信息技术的教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信息技术老师也没有对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注重计算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获取完善信息》章节教学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设计任务,让学生搜索特定的信息,然后归纳相应的搜索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力。

(二)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

教师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应注意将教学目标细分,确立总目标,并制定成多个小阶段目标,以此合理地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融入教学中。教师要对每个小目标明确规定,在不脱离大纲的前提下融入更多的新方向。同时,学生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结合知識整体结构,制定自己的阶段学习内容,并通过制定的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确立合适的目标,阶段性地去完成,不断地进步。以《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目录来确定教学目标,如第一节完成Excel表格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式的讲解和教学,第二节完成数值运算的教学,第三节完成工作表编辑方式教学。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一方式为自己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如学会运用Excel窗口输入数据,掌握工作表名称的修改方式,并将计算公式和函数方式运用到数值运算过程中,同时学会编辑、增加、删减工作表内容等。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探究活动来研究一些不懂的问题和不会的操作,达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目的。

(三)重视信息意识的培养

当前信息时代下,信息资源的优势十分巨大,且其经济价值、实用价值也极为重要。在实际生活当中,如果具备信息意识,对于信息技术运用得当,就可以创造出不少的社会财富,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信息技术教学对于信息意识的培养就是塑造学生的意识价值。教师帮助学生塑造信息意识,可以以重要的信息案例为教育题材,以此达到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及能对其产生的经济价值有明确的理解。另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度,形成综合信息技术素养。如在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时,教师就应当向学生展现信息的巨大作用和价值,从一开始就让学生重新认识信息,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和用途,掌握信息的处理方式和传递方式,意识到某些信息内容蕴含的巨大价值,从而在思想上对信息给予高度的重视,养成良好的信息价值意识。

(四)教学组织方式

在高中阶段,《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以项目方式整合课堂教学,重构教学组织方式。具体的组织方式可以是项目情境创设法、应需法和探究法三种方法。(1)项目情境创设法:要求通过对有利于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情境进行创设,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数字化等知识的学习,从而领悟整个信息网络环境对个人、对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帮助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如对项目组织的相关教学,教师通过组织项目,对学生开展信息知识教育,对具体项目情境进行创设,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将自身代入具体的情境,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有效的学习。(2)应需法:教师对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根据其学习需求分别设立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分配独特的学习任务,并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3)探究法: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探究学习规律。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对信息技术的具体运用进行交互摸索及创新。

(五)教学联系生活,强化计算思维能力运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会运用到非常多的教学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学生可以学会原理、运用原理和强化原理。例如在苏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的编程加工》章节中,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编程的方式来绘制函数图象。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对这个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并与学生高中的函数知识学习联系起来,通过绘制函数坐标系、描点和连线等步骤,一步步指导学生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生活在信息时代,教师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如黑客对电脑系统的肆意入侵、病毒的侵扰等,造成了信息的泄露,从而导致国家机密、人民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教师在教授《计算机病毒及预防》这一课时,除了向学生介绍威胁网络安全的不良因素,还需要向学生展示信息泄露导致的重大经济损失,让学生明确计算机病毒概念,并了解其对国家、社会及个人产生的危害,以此规范学生计算机使用并自觉地约束和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主动地承担信息社会责任。

(七)注重教学方法,优化计算思维培养过程

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学生培养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中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事先进行充分的备课,围绕着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目标进行科学设计,按照计划开展教学工作。例如《文本和表格信息的加工》中汉字编码的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汉字数字化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够在问题求解过程中体验基本的抽象化、符号化机制以及系统化设计思想。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研发情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顺序研究:(1)如何将字形转变成0和1——字形码;(2)在存储、传输过程中如何减少信息量——机内码;(3)如何输入汉字——输入碼;(4)几者之间如何转换——系统化设计;(5)还可以有哪些改进——创新。让各小组独立研究,并呈现成果,经过讨论对比,再确定方案,最后提出优化或改进方案。为了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可以给出邮政编码、身份证号、二维码等实例,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用案例。为让学生体验二分法算法,可以制作一个猜数字的游戏程序:以最少的次数猜中计算机预设的某一范围中的任意数字,既有趣味,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算法的重要性。作为计算思维的拓展应用,可以让学生列出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二分法解决的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需结合这一学科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和信息社会责任感,形成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上的核心素养。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信息价值观和信息安全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信息的巨大价值的同时,认识到其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加强学生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其信息方面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为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端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广德,魏雄鹰,黄荣怀.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7(01):33-37.

[2]魏雄鹰,肖广德,李伟.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方式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7(05):15-18.

[3]樊秀芬,孙庆光.基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7(62):19-23.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策略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