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2018-06-05 07:23
甘肃农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洋芋农户特色

(1.甘肃农业大学 财经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发展特色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实现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所在和根本保证。近年来,皋兰县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环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一、皋兰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兰州白兰瓜、旱砂西瓜、红砂洋芋、高原夏菜为主的四大特色优势农业,产品品质独特、质量上乘,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如表1所示,到2017年,四大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22.6万亩,其中兰州白兰瓜种植面积达到2.49万亩,旱砂西瓜种植面积达到3.67万亩,红砂洋芋种植面积达到5.17万亩,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11.26万亩,占当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69%,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二)区域化布局已具雏形

近年来,皋兰县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兰州白兰瓜、旱砂西瓜、红砂洋芋、高原夏菜四个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什川和水阜下半川、忠和大砂沟灌区为主的大棚兰州白兰瓜和高原夏菜基地,以忠和、九合、水阜下半川为主的旱砂西瓜基地,以石洞和黑石下半川为主的红砂洋芋基地,以黑石、水阜上半川和石洞镇阳洼窑村为主的高原夏菜基地。

表1 皋兰县2013-2017年四大特色农业种植面积数据统计表

(三)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皋兰县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如图1,2017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 843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4 606元,占比46.79%。兰州白兰瓜、旱砂西瓜、红砂洋芋、高原夏菜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贡献为3 357元,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4.11%,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高达72.88%。

图1 皋兰县2017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

(四)特色品牌优势初步形成

兰州久负“瓜果城”之美誉,皋兰县是兰州主要的瓜果生产区域。皋兰地产兰州白兰瓜,硒元素含量每公斤高达15微克左右,是普通甜瓜硒含量的3倍,因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而出名。在旱地铺压砂田是皋兰人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和旱作生产条件发明的一种独特的抗旱方式,这种传统的抗旱、蓄水、保墒的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壤温度,同时还阻止水分流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而且种植的西瓜含糖量高、瓤沙汁多、皮薄籽少、甜美清凉、口感极佳,远近闻名,是盛夏的消暑佳品。皋兰红砂洋芋因种植在皋兰特有的红砂地里,故冠名“皋兰红砂洋芋”。乡民们发明在地里铺压一层当地特有的红绵砂,俗称红砂地,不但可降低土壤的pH值、压碱抗旱,而且特别适宜皋兰红砂洋芋生长,比一般水、旱地洋芋早熟18天-25天,亩产量提高20%左右,品质上乘,营养丰富,曾被国家农业部陕西杨陵农产品鉴定中心鉴定,综合判定为一级品,命名为“明星牌红砂洋芋”。皋兰县多样的地形和气候特点造就了高原夏菜营养丰富、色泽鲜亮、菜香浓郁、口味纯正、口感甜脆,色、形、味俱佳的独特品质,由于蔬菜品质好,安全性高,得到了全国消费者的广泛好评,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杭州、厦门等地。目前,已注册了“金城泥湾”“丰苗”白兰瓜,“甘滋霖”西瓜,“龙禾”红砂洋芋,“迈绿达”高原夏菜等瓜菜商标,旱砂西瓜、红砂洋芋、禾尚头小麦、软儿梨等四个特色农产品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2017年,全县特色农产品外销量达到40.3万t,并随着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优势逐渐凸显,订单农业迅速发展,截至2017年达到13万亩。

二、皋兰县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皋兰县特色农业发展迅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化布局已具雏形、对农民的增收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品牌特色优势突出,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缺乏有效政策扶持

皋兰县农村经济虽然较往年相比大幅改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逐年提高,但是农业生产投入资金大,根据皋兰县农牧局调查统计,农业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长年的储蓄资金,其次是亲朋好友的借贷资金,这些难以满足农业的持续发展需求。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务农劳动力呈现低文化、老龄化、女性化特点,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不愿留在农村,为农业及特色农业发展带来了人才瓶颈制约。

(二)发展层次水平较低

根据皋兰县农牧局调查统计,有90%以上的农户仅是根据上一年的市场行情决定当年的种植,对联合发展意识不强;有95%以上的农户都是在市场上自行选择购买种子,对真伪、好坏很难鉴别;当发生病虫害情况时,90.2%的农户都是自己根据种植经验防治。从以上可以看出,皋兰县特色农业种植,主要是一家一户的零散种植,基本处于粗放型种植阶段,管理水平低,观念陈旧,导致品种混杂退化、质量参差不齐,滥用化肥农药或不适当的栽培方法使产品品质降低。

(三)缺乏市场经营理念

皋兰县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市场发育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产加销、贸工农等环节条块分割、联结松散。根据皋兰县农牧局调查统计,有90%以上的农户品牌意识淡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存在恶性竞争、以次充好,发展保护责任不强;有60%的农户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缺乏合作意识,不能积极、有效地组成联合体共闯市场,减少个人承担的风险;销售的95%以上都是初级产品,仍然处在原始加工和原材料输出的低价值流通水平上,产品附加值低;销售渠道单一,不是拉运到皋兰县城、兰州市区“打游击”摆摊零售,就是在地头以较低价格直接批发给收购贩子;大多数只是维持土地上的简单再生产,农业的多功能性没有得到开发,产业价值链短。

(四)社会组织化程度低

传统分散的小农经营仍然是皋兰县特色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较差。根据皋兰县农牧局经管站统计,全县353个合作社现在正常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78个,占总数的22%,能够获得收益的专业合作社58个,占总数的16.4%。合作社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的较多,加入合作社成员比例相当小,50%的合作社成员以家庭亲属或亲戚5人左右,带动能力较差。

三、皋兰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皋兰县特色农业发展要以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重大政策机遇为契机,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品牌效益,推进规模发展,开发多种功能,利用网络技术,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皋兰县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这个关键,结合脱贫攻坚,立足县域农业发展现状和区位优势,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突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找准发展特色农业突破口和功能定位,有针对性地编制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特色农业发展方案,尤其在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市场体系建设、仓储物流包装加工、融资贷款及农业保险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有效推进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政策供给的系统性、连续性,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大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不断提高市场认可度

大力推进特色品牌战略,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稳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核心和关键[1]。一是通过统一品牌标识,切实保护好旱砂西瓜、红砂洋芋国家地理标志。二是加大品牌认证力度,打造、注册区域共用品牌,逐步培育品牌优势和市场认可度。三是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特色农产品特色突出,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三)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特色农业规模发展,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助推器。针对目前以小农户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发展实际,通过鼓励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吸引农业院校特别是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青壮年农民工和退役军人回乡务农创业,成为特色农业创业创新的生力军。

针对目前特色农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低的实际,通过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一是通过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小农户联合互动发展,扶持小农户标准化生产,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收。二是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经营等多种方式,探索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特色农业融合发展。

(四)大力开发特色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针对特色农业生产对农民收入贡献低的实际,结合实际开发特色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2]一是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对特色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及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通过鼓励建设现代化冷链仓储物流体系,稳定市场价格;支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统一品牌标识,提高市场知名度,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融合乡村旅游发展,丰富产业价值链,通过发挥皋兰县的区位优势和便捷交通,以特色农业为载体,积极发展假日体验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并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五)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特色农业信息化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一是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着力健全完善经营体系。大力引导龙头企业及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电商平台对接,开展特色农产品电商服务;支持小农户通过注册网店、微信公众号推介等多种方式,开展网上销售,拓展特色优势农产品销售平台。二是运用农业统计数据信息,指导特色农产品生产发展。构建完善“用数据分析、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机制,及时准确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判,有效防止特色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促进质量提升。三是培育互联网消费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网络订单。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居民对特色农产品的购买,变得很困难,经常是找不见、没时间。针对这一目标客户群体,打造原产地网上直销体系,以优质品质赢得消费者喜爱,让优质特色变成“回头客”,变成“活广告”。四是利用网络技术,构建生产经营服务平台。依托农业干部、农技人员,有效利用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等各种渠道,为农民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构建特色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同时,加大对全县农业干部、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特色农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1]陈杰.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思考[N].重庆日报,2011-07-26.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J].中国合作经济,2018,(2):18-27.

猜你喜欢
洋芋农户特色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大将军搬砖
洋芋搅团:砸出来的美食
自大的马谡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