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专著《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经济协同模式研究》出版发行

2018-06-05 07:23一得
甘肃农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社科环境保护协同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部署。并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环境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是我国农村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巨大挑战,农村环保更是环保工作短板中的短板。“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目标如何才能实现?已经成为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可喜的是,我省农业经济学方面的青年学者、兰州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院陈润羊副教授的40万字的专著——《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经济协同模式研究》近期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对此问题给予了理论层面的回答。

陈润羊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与区域发展,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环保基金会课题、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等课题1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完成环境保护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新疆科技计划、甘肃省社科规划等课题10余项。承担了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20余项。出版《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建构》《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等著作3部,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30余篇。科研和教学成果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一等奖、兰州财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6项。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经济协同模式研究》突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的主题,探究了乡村振兴中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可行途径与模式,系统回答了环境经济协同的五个基本问题:协同的指向何在、谁来协同、如何协同、怎么协同、协同什么,全面回应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环境经济协同的目标、主体、策略、手段和领域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该书是国家社科项目的最终成果,在环境经济模式构建、环境经济协同机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地理论创新,提出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甘肃省的乡村振兴实践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该书的研究领域具有跨学科性,经过扎实的理论分析和深入的实地调研,使该书在绿色发展、协同发展等理论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价值,所得的研究结论对乡村振兴中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而实现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

该书通过搭建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科学交叉融合的平台,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理论关系的探讨上,构建了系统论与协同论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该书关照现实重大问题的核心观点,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总要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对于以美丽乡村助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社科环境保护协同
社科成果展示
环境保护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